国家应急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知识管理体系构建

2014-12-24 08:57汪志远薛文斌邵玉平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应急中心

汪志远,薛文斌,邵玉平

(军事交通学院 国家应急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300161)

国家应急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研究中心)于2012 年4 月13 日在军事交通学院正式成立。这是我国应急交通运输领域首个国家级科技平台,以服务国家应急交通运输理论和装备工程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为目标,开展技术攻关、装备研发、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提高我国应急交通运输能力,推进应急交通运输装备产业化,引领国家应急交通运输行业进步,对于提高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后勤保障能力将发挥重要作用。为促进国家研究中心快速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应急交通运输行业,有必要对国家研究中心知识管理体系构建进行研究。

1 国家研究中心知识体系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关于知识经济与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的研究报告》中明确:“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过的信息、数据、形象、意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知识中的重要部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商业活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和知识,人们获取、运用和创造知识的知识,以及面临问题作出判断和提出解决方法的知识。”[1]国家研究中心是应急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领域知识生产和创造的主体,也是相关科研知识的重要应用、传播和扩散者,知识成为重要资源。其知识体系由以下6 部分组成。

(1)科研产品知识。既包括应急交通运输科学研究的成果、专利、科技开发产品及核心技术,还包括著作权、软件登记权以及单位品牌等无形资产。

(2)科研过程知识。包括科研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如科研规划、项目申请、项目实施方案、项目验收、成果鉴定、科研经费、科技管理制度等方面知识。

(3)人员知识。包括交通运输及相关科研领域专家知识、人力资源知识、研究生培养知识等。

(4)机构知识。包括国家研究中心下属科研所、实验室、课题组以及科研协作单位等机构的知识。

(5)领域知识。包括铁路交通运输领域知识、水路交通运输领域知识、公路交通运输领域知识、航空交通运输领域知识,各领域知识又分别包括装备知识、工程知识、技术知识以及制度、法规、标准及规范知识等。

(6)文献知识。指实现了按一定主题,运用智能技术组织和关联的期刊、会议录、学位论文、图书、报纸、技术报告、专利、标准、网络文献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 国家研究中心知识管理的功能

知识管理就是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营造良好的知识创新氛围,充分利用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为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化搭建新的平台、提供新的途径,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实现相关知识之间的连接和推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传播知识,促进知识共享,实现知识创新,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科研机构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过程[2]。根据国家研究中心的性质以及使命任务,其知识管理应具有以下功能。

(1)促进知识增值和产品化。国家研究中心要建成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信息与技术交流中心、人才培训中心,都与知识的积累和产品化密切相关。作为新成立的国家级科研机构,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不仅负责本领域制度、法规、标准及规范的制定,还承担着装备体系的构建和新装备的研制以及技术的创新。尤其应把握世界范围内本领域的动态、发展趋势,制定出行业的发展战略。因此,知识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大量积累行业及相关领域知识,促进知识增值并产品化。

(2)加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在国家研究中心的知识构成中,隐性知识比重较高。科研人员进行研发的经验和试验过程的技艺,都是蕴藏在科研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同时,在项目进展的过程中和科研团队中,都蕴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需要通过有效的提炼、转化和学习,才能成为科研机构的内部资源,才能加快其交流与共享的速度、扩大交流与共享的范围。知识管理的核心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管理。根据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的相关理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分为知识群化、知识外化、知识融合、知识内化[3]等4 个过程。

(3)增进知识交流与共享。知识管理是为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科研机构的应变与创新能力,从而使机构更好地发展。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掌握了别人不懂的技术,而在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与别人共享并革新这一技术。只有在知识充分共享的基础上,才能促使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以及两者内部的转化和创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知识链,并最终创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知识型组织。知识管理就是基于知识管理,通过知识活动,创造知识价值,其在内容、活动以及价值上是统一的[4]。知识管理不等同于文件管理,知识管理的目的是知识创新并实现知识的增值。通过交流,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知识和经验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同时这也是旧知识得以发展、新知识得以产生的源泉。一方面,团队内部的交流可以加强团队成员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引发合作,从而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共享;另一方面,团队之间的知识交流可以让不同项目组的成员之间分享其他项目的知识和经验,实现知识有效转移。由于国家研究中心由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等领域的多个课题组组成,下辖多个部门和实验室,各自既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因此,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就是知识管理流程中的关键环节。

(4)加强知识保密和保护。国家研究中心的知识需满足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要求,既包括军事新装备的研制,又包括新的军事技术和理论的创新,还包括新制定的制度、法规、标准、规范和收集的情报。这些都直接关系到部队新时期6 大军事能力之一的战略投送能力的建设,许多知识的涉密等级较高,涉及国家安全,因此,必须加强涉密知识保密和保护工作。对那些难以编码的隐含性知识,由于其与单位的经验和历史紧密相联、存在于个人和组织之中,一旦转化为编码知识,就容易被传播和分享,因而,这就加大了保护的难度。国家研究中心作为非盈利的科研机构,其主要的产出是知识产品,知识产权关系必须清晰,知识产权的保护必须严格——这既是保护科研人员积极性的需要,也是机构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图1 国家研究中心知识管理体系架构

3 知识管理体系构建

要实现知识管理的上述功能,关键在于建立起一个适合的知识管理体系。所谓知识管理体系,就是将科研机构内外部涉及到的知识构造成一条完整的知识链(知识的采集与加工—知识的存储与积累—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使用与创新),并对该知识链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整合,其目的是促进知识的不断增值。一个成功的知识管理体系,不仅要能对知识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而且要能够优化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使知识成为科研机构永不枯竭的资源财富[5]。由于国家研究中心正处于为期3 年的建设期,各建设项目全面展开,各项建设任务逐步完成;又由于国家研究中心是从多个单位抽调的与应急交通运输领域相关的课题组组成,各类知识虽有一定的积累,但没有系统、统一、科学的管理,知识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都较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速度慢,且存在知识共享的壁垒,因此,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知识应用现状,参考国内外知识管理体系建设的经验,国家研究中心应构建如图1所示[6-7]的知识管理体系架构。

(1)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战略是为实现知识管理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规划和行动,其指导与促进知识管理所需资源(人力、组织结构和实现技术)的投资,重点支持知识管理所需的技能、文化变革、内容管理、技术与工具。目前,国内外知识管理战略主要包括编码化战略、人格化战略、知识创造战略、知识转移战略、知识保护战略、知识经营战略、客户知识管理战略、智力资产管理战略等[8]。国家研究中心知识管理战略应能促进发展战略实现,可制定知识创造与知识保护相结合的知识管理战略。

(2)知识管理团队。知识管理团队是知识管理能够发挥价值的组织保障。就国家研究中心而言,应在中心层级设立知识管理决策组,负责知识管理相关工作的决策与总体协调,成员可以包括中心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在部门层级设立知识管理工作组,负责知识管理的日常管理以及相关理论研究、技术引进、验证、技术支持与保障等工作。

(3)知识管理制度。知识管理制度是知识管理体系有效运作的制度保障,贯穿于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组织和知识管理运营的各环节。国家研究中心应制定知识采集制度、知识存储制度、知识共享制度、知识保护制度、知识应用制度、知识激励制度、知识评估制度、知识保护制度以及保密制度等。

(4)知识管理文化。知识管理文化就是要贯彻以共享为核心的组织文化,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创新地学习,提倡科研人员之间的团结协作,激励知识信息共享的行为,培养科研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荣誉感和团队精神等。可以开展以下知识管理文化建设工作:一是利用宣传栏、内部刊物、内部网络等传播媒介,加强知识管理理念宣传;二是通过制定工作职责、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团队关系、工作流程、培训体系等制度和规范,促进知识管理与工作融合;三是利用激励机制支持知识的利用与创新,鼓励科研人员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他人分享;四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倡导知识交流与学习,在促进组织内部知识交流与应用的同时,保持与外部知识的密切联系,提升工作能力与自我价值。

(5)知识管理硬件平台。知识管理硬件平台是进行知识管理的物质基础,是实施知识管理的载体和工具,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因特网、局域网等。要建设好用于知识管理的场馆,以利于设备安装和资料存放;尽快建设好国家研究中心的专业网站,同时加强与学院和军网的信息与数据共享,建立与地方因特网的安全、适当的交互通道。

(6)知识管理软件系统。知识管理软件系统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其将知识管理的各环节有机结合,形成一个闭环的知识管理链以及开放的网络,主要包括知识仓库、知识地图、搜索引擎、文件管理系统、专家系统、知识社区、知识门户、知识博客、在线培训等。通过知识管理的软件系统,科研人员与普通用户将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方便地收集、交流和分享知识,从而提高知识利用的效率和效益。

4 结 语

构建知识管理体系,是国家研究中心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其不仅有利于更加高效地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积累知识、应用知识和产生知识,整合内部的各种知识资源,实现知识资源的全面管理,形成知识共享的良好氛围,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组织的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加快国家研究中心的发展壮大。

[1] 盛小平. 知识管理:原理与实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3.

[2] 李思经,周国民.科研机构知识管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1-121.

[3] 杨楚欣.高职学院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6):4-7.

[4] 刘月华,汪波.咨询行业知识管理特点分析及相应管理策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96-97.

[5] 王曰芬,王新昊,王倩. 国内外知识管理体系的比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4(4):343-345.

[6] 李丽娟,宋涛.研究型组织知识管理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7(9):137-138.

[7] 周志田,杨多贵.科研机构知识管理系统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8(7):330-336.

[8] 维纳·艾莉. 知识的进化[M]. 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41-69.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应急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