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基础研究,是通过技术与产品来创造市场价值的。其中,技术与产品又常常紧密结合,难分难离。
自20世纪40年代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几次重大转折。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产业发生了一个重要的转折,从之前的追求广义一般性智能,变为心无旁骛地走上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条道路:计算性能不断提高的通用计算机与日益丰富的应用软件相结合的应用模式。其中通用计算机平台以“算”得更快为追求目标,应用软件则百花齐放,将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映射为计算过程而加以解决。
如今,计算机经过20年对“越算越快”近乎疯狂的追求之后,计算机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面临着又一个重大转折:更加深刻全面改变现实的应用创新,在产业中将取代计算机基础平台的技术进步,而成为主导整个IT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这一重要的转折时期,产业内风起云涌,热点频出,在社会舞台上风光无限。在娱乐界之外,IT产业几乎成了最善于炒作或最经常被炒作的技术性行业了。
炒作必然要使用一些足够吸引眼球的词汇,而不在乎这些词汇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甚至也没有多少人有兴趣去界定这些词汇的内涵与外延。因此那些被炒作的话题,虚实相间,真假难辨。不仅让业外人士如雾里看花,就是业内人士也常常莫衷一是。在我看来,这种趋势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准确、严谨、理性,才是科学、技术与产品发展的最基本的必要前提,也是技术性产业的灵魂。
虽然,在信息化社会,IT产业必然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种目的的商业与非商业的炒作也在所难免。但作为从业人员,对于产业的发展变化,应该有一个冷静的头脑,不因这些炒作而迷失自己的方向。其实,无论如何炒作,一个产业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不变的。把握住本质和基本的规律,才有可能为自己在产业的发展中找到合理的定位,并符合自己的愿望,并且是可行的发展方向。
技术性产业的基础是理论与基础研究,但是它并不直接产生显著的市场价值。事实上,理论与基础研究,是通过技术与产品来创造市场价值的。其中,技术与产品又常常紧密结合,难分难离。只做技术而不做产品的企业凤毛麟角,只做产品而不掌握技术的企业,则只是组装工厂,处于产业的低端。
真正优秀的企业,特别是创造着巨大市场可实现价值的企业,是那些掌握着关键技术,同时又有出色产品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常常还会投入相当的资源去做理论研究。
那么,对于中国的IT企业而言,又该如何来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呢?
事实上,由于理论与基础研究的突破从来都是稀少罕见的事件,而技术与产品则在不断顽强发展,而且既有客观的市场可实现价值,又有较高的产业影响力。因此,掌握了关键技术与产品的企业,成为了技术性产业的中间力量,决定着产业的现状,并在理论的支撑下推动着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这个环节也成为了整个产业的制高点。
这也就意味着,在IT这样的技术性产业中,一个企业如果想成为产业的领导者,或者对产业发挥重大的影响力,就必须成为一个以关键技术与产品为核心的公司,此外别无他路可走。事实上,如果我们站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也能看到类似的规律。
美国的服务业占其GDP的80%,但更重要的是它同时拥有全球最强大的农业与制造业。如果没有这两个做基础,它还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吗?所以,美国的强大,核心在于其农业与制造业的强大,而不是服务业,尽管服务业很重要。因此,繁荣来自于服务,强大则要根植于技术和产品。
目前,IT产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重大转折,在此之前,产业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主要是与基础平台相关。而未来则会更多地涉及软件应用领域,中国的IT产业要想获得突破,应该向这方面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