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团队合作训练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2014-12-24 04:26:23曾玉湘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31
物流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供应链案例课程

曾玉湘(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1)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团队精神逐渐成为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供应链管理则是在全球供应链竞争背景下团队精神的重要外化形式。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目标和任务不仅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供应链管理的设计、方法、库存策略、信息策略等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运用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念进行以团队运作为重要特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尤其是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笔者在讲授该课程时,对把团队合作训练融入到该课程实践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技能。

1 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难点分析

1.1 课程内容繁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供应链管理作为核心课程,信息量大,涵盖知识面广,包含了生产计划和控制、库存管理、采购与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重要内容,同时涉及管理学、物流学、生产运作、运筹学等多种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易觉得该课程像“万金油”,知识点抽象,学习起来有点“虚”,缺乏清晰的学习思路和明确的学习目标。与此同时,很多高校教师由于学时或者实践条件的限制,在授课中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1.2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案例分析难以深入透彻

在供应链管理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供应链管理运作案例进行讲解,对这些成功的或者失败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国内教材所列举的一些案例过于简单,而不少教师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在上课过程中对所举案例的介绍趋于表面化,难以对供应链管理案例的背景、过程、影响、成功或失败因素等进行深入的剖析,致使有的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3 实践教学评价难度大,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平时考勤、作业、上课参与度、实训、期末考试各占一定比例。平时会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计算机模拟等实践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每次实践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客观量化有较大难度,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的教学效果。

2 面向团队合作训练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过程设计

进行团队合作实践学习,教师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对学生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把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协作环境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尽量使团队合作实践学习真正发挥作用。

2.1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应该是合作学习的主体。但教师应以组织者、倡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团队合作技能的指导,真正发挥团队合作学习的作用。首先,明确团队活动目标。每次开展团队合作实践项目前,应让学生明确团队活动的达成目标,明确的目标可以促使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其次,合理设置团队活动评价体系。团队要想取得好的实践成绩,需要所有团队成员共同努力。如果没有团队精神,没有凝聚力,每个人仅从个人的喜好出发,不服从大局,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通过正确引导,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团队合作学习做好铺垫。再次,培养和建立“相互支持和帮助”的团队合作氛围。如一个团队成员在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团队领导要召集其他可利用的人在较短时间内对其进行帮助。

2.2 设置团队合作情景

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进行团队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告知学生团队合作学习项目的规则,然后给学生分配角色并明确各角色的具体分工。如在“啤酒游戏”中,将所教班级分为4个团队,每队12~13人。每个团队内部自己进行分工,确定角色扮演学生:消费者1个(并负责记录)、啤酒制造商1个、批发商2个、零售商8~9个,每个角色从事各自的业务活动。如,批发商接收零售商的订单,然后考虑现有库存、安全库存、采购提前期等制定自己的订单,再向啤酒制造商发出订单。

2.3 开展团队合作实践训练

团队合作实践训练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要让团队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认真做好准备,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实施不同的团队合作实践训练策略。在学生开展团队合作实践训练时,教师应到各团队间巡视,适时适当指导,促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所在团队的活动中去,对出现问题的团队进行具体的指导,保证团队合作实践训练有序、有效的开展。

2.4 运用评价,鼓励团队合作

评价是检验实践教学质量并使实践教学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重要环节。团队合作实践训练的评价应注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合作,大胆探究的积极性。对各团队合作实践训练的过程和结果,应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做出评价。可以团队自评和团队间互评相结合;可以对团队集体评价和团队成员的评价相结合,但应重点评价合作团队,强化团队的集体荣誉感;可以对团队活动秩序、队员参与情况、团队学习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3 面向团队合作训练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方法设计

团队训练的方法很多,但因课程特点、班级特点不同而有差异。供应链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难点,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间的合作与共赢,教师应灵活选用一些富有团队训练效果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职业能力。

3.1 开放性实验教学

开放性实验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突出学习主体是学生,开放和研究是主旋律,学生积极参与是关键。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核心问题是确定实验项目,它关系到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效果。如在ERP沙盘模拟对抗训练实验中,将所教班级分为8个团队,每队6~7人,每个团队代表1个虚拟公司,团队成员分别扮演总裁CEO、财务总监CFO、营销总监COO、采购总监CPO、生产总监CMO、信息总监CIO,各队在一定的市场与企业分析运营规则的前提下,连续从事4~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供应链管理经营运作的整体性,认识到供应链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刻理解ERP管理思想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领悟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的互通性,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3.2 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是课堂参与度很高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很多结论都来自于游戏现象的总结,教师可以将游戏重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如在“啤酒游戏”中,将所教班级分为4个团队,每队12~13人。每个团队内部自己进行分工,模拟供应链上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不同节点企业的订货需求变化,让学生在游戏中熟悉供应链运作过程,总结信息流以及库存在供应链中发挥的作用,深刻地理解牛鞭效应的形成过程,提升学生进行供应链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与技能,灵活、创新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法。企业进行供应链管理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不同的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背景各不相同,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及原因也不一样。不同的企业,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管理人员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看法也有差异。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一般不能够对供应链管理实际案例的背景、过程、影响、成功或失败因素等进行深入的剖析。所以,一方面,教师需要精选供应链管理案例,构建案例库并将之放于教学网站上,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探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深度挖掘案例资料并充分探讨交流,使案例讨论更加深入透彻。甚至可以在团队间进行与案例讨论相关的专题辩论以及采访和接受采访等竞赛性的角色模拟,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对当前发生的供应链管理问题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团队合作技能。

4 面向团队合作训练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注意事项

4.1 充分挖掘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团队合作情景及要求

供应链管理课程内容繁多,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团队合作学习。笔者在讲授该课程时,从学生兴趣、爱好、现有水平等实际情况出发,经过认真地取舍选定有针对性的讲授内容,同时充分挖掘该课程的团队合作情景及要求。对于适合采用团队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组成团队进行专攻,进行取长补短的课堂讨论、课后学习与作业训练,即着眼于以团队的形式解决一些独自完成不了的问题,与此同时进行必要的团队精神培养与必要训练。如,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运作案例,分团队进行分析、汇报;分团队让学生分担不同的角色,体验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具体环节等。

4.2 合理组建团队,重视队长的选拔培养

一方面,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方面合理组建团队,团队间应无明显的差异,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应重视队长的选拔培养。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选拔并培养团队的队长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至关重要。首先,每个团队应选拔一名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责任心,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队长;其次,应对队长进行有效的培训,提高队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等能力:督促队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团队开展合作训练交流,使队员养成团队合作的良好习惯;指导队长在组织团队合作训练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要求队长在团队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出现冷场现象时,队长应带头发言,起表率作用,促进团队实践教学的有效进行。

4.3 重视团队合作中的个性张扬

团队精神不是集体主义,不是泯灭个性、扼杀独立思考。一个好的团队,应该鼓励和正确引导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这将会为团队带来永不枯竭的创新能力。笔者的体会是,在十分重视团队训练及相应分数的基础上,又十分重视个性化很强的有关观点、方法、措施或方案的征集及评分,以保证个性张扬基础上的团队合作。

4.4 及时反馈,激励评价

及时的评价激励对团队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有利于各个团队充分展示团队成果,阐述观点,并倾听其他团队的观点,吸纳众长;有利于团队进一步内化知识、归纳出合理的结论和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也有利于激励团队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团队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不断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实践教学效率与效果。

[1] 王叶峰.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S4):184-185.

[2] 李菁苗.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训实验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22):68-69.

[3] 朱佳俐.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教学方法改革”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2(2):105-106,114.

猜你喜欢
供应链案例课程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队活动(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4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中国公路(2017年7期)2017-07-24 13: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