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毅
明信片在中国出现之初,正好是摄影术开始普及之时。一批外国摄影师开始拍摄风光地貌、独特建筑、历史事件和人文风俗等题材,这些典型的场景与摄影艺术相结合,令人耳目一新。由于这些照片所反映的事物较真实和贴近生活,又时值明信片开始风靡世界,不少出版商把具有代表性的摄影艺术照片,有所选择地设计到明信片上,利用明信片介绍各国代表性风光、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使明信片的价值倍增。
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着近300张各式明信片,它们包括1920年代法国发行的昆明风光明信片、滇越铁路风光明信片、民族风俗明信片;1911~1945年间,中华民国发行的国内重要事件与人物明信片;以及20世纪初以来,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以历史景观、人文地理、重大事件等为题材的明信片。明信片内容主要以纪实摄影照片为主,既有黑白影像又有彩色照片,历史信息丰富多彩。透过这些明信片上的旧影,我们可以感受到20世纪初的中国,一个民族的生存和生活状况。这些有时间、地点、标识和影像的实物,让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地的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科学发明、风云人物、城市景观等。
在西南边陲的云南昆明,在那通讯落后、信息闭塞的岁月里,明信片几乎成为远离家乡的旅行者、外出游学的学子亲人们的唯一守望。今日,这些旧影不仅满足了老昆明人的恋故情怀,更是从事市政建设、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旅游文化开发等不可多得的财富。一方面它以外国人早期拍摄的照片为基础,发行制作成明信片,为研究近代云南城市发展、环境状况、交通变迁、风光地貌及民俗风情等,留下了带有准确时间的极其珍贵的影像资料。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世纪前的邮品,各式邮票与邮戳、辗转于各地邮局的记录与标识、具有特殊纪念意义且发行数目稀少以及寄件人字里行间的描述等,都是史学家和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
我们从中挑选一些1920年代法国发行的具有代表性的昆明风光明信片,也许从这些已褪色的影像上,从那些模糊的字迹戳印、发黄的邮票里,还能解读出其中的历史信息,描摹出尚未褪色的记忆,还原历史的场景,把一段段记忆变成故事。
摄影术在欧洲刚刚流行和传播,就被修建滇越铁路的法国殖民者带来边疆一隅的云南昆明城。这些集技术和艺术为一身的摄影师,熟练地使用当时较为先进而又笨重的摄影器材,在大街小巷、官衙与民居陋合之中流连;在滇池的湖光山色与田园农庄之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时代影像。这些历史图照,能够让我们直观地认识昆明的历史和历史上的昆明,解读昆明历史发展的沧桑历程。
昆明是云南省的首府,地处云贵高原的中部,山脉纵横,河流湖泊交错,气候四季如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宜人类居住。清代著名诗人孙髯翁在滇池湖畔的大观楼长联里是这样描写的:“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指的就是昆明城及周边的湖光山色,秀美山川。老昆明城的西南是高原湖泊——滇池,城东是金马山,城西是碧鸡山(也称西山、太华山),自古它们就与昆明城市的变迁、居民的生活相依相伴。传说滇池中有金光闪闪的神马,神马与凡马交配,生下的“滇池驹”可以日行500里;而碧鸡山上则有毛羽青翠碧绿的神鸟。每逢金马腾飞时,滇池大放光明,周围山川辉煌生色;碧鸡飞翔时,闪耀出灿烂夺目的光芒,悦耳的声音传遍昆明城。金马常在城东山林中隐没,山即称金马山,山脚有金马寺。碧鸡隐于西边的山野,便叫碧鸡山,山上建有祭祀碧鸡的神祠。明代宣德年,昆明人在城内的金碧路与正义路交口处,修建了两座各高12米、宽18米的牌坊,位于东边的取名叫“金马坊”,西边的叫“碧鸡坊”。两坊上有色彩绚丽的斗拱琉璃瓦,精缕细刻的飞檐翘角,跨街巍然对峙,据说当时还巧妙地设计出“金碧交辉”的奇景。“金碧交辉”意为每隔60年,逢秋分、中秋节重迭日的傍晚,太阳将落未落,月亮已经升起时,残阳余晖将碧鸡坊的影子投向东方,而初升月亮的月光把金马坊的影子投向西方,两坊倒影渐近,最后相接、相交、相合,蔚为奇观。这一奇观虽然见过的人不多,但老昆明人却都津津乐道。两坊建成后命运坎坷,两次毁于战火,明信片上的两坊旧影是清光绪年间重建;后两坊又在1960年代被拆毁;1999年,昆明市政府又在原址上重建,虽然采用的材料是现代钢骨水泥,失去了木牌坊的古朴之风,但却满足了老昆明人的“金马碧鸡”情结。
滇池的形成与300万年前地质运动有关,这次运动使昆明像被利剑劈开一样,一半塌下去成了滇池,另一半成为一堵巨大的濒临滇池的红色玄武岩绝壁,也就是今天所见的碧鸡山。碧鸡山在城西边,老昆明也就习惯称其为西山,它与滇池垂直落差近千米。在面临滇池一边的绝壁上,有一条开凿了22年才完成的石道通向山顶,石道开凿至山腰,就变成与人等高、螺旋宛转的隧道,隧道墙壁上开有窗口,可以眺望五百里滇池美景。山顶凿有魁星阁,阁楼入口处立有一小型石牌坊,上题有“龙门”二字。牌坊是在一块天然岩石上精雕细刻而成,构思奇巧,工艺精湛,以“奇、绝、险、幽”为特色。此外,山腰地势较为平缓之处还建有三清殿、灵官殿、三丰殿、玉皇阁等13座道观建筑群,道观皆东临滇池,背靠悬壁镶嵌其间。远眺建筑群,下临深渊重千丈,上接峭壁断崖边。
紧邻碧鸡山旁的是观音山,孤峰突兀伸入滇池,三面临水,观音山素有小海南、普陀山之称。登上观音山之巅观滇池,有一种登高兮临碧海的景象,滇池上的波光帆影尽入眼帘。观音山明代称为石咀山,传说,滇池东岸晋宁县一农户,在昆明城铸了一尊观音铜像,想经滇池运至晋宁供奉,当船行至石咀山附近,水面惊涛大浪,风雨交加,他只能靠岸等候。待到风平浪静后他再度启锚,然而风浪再起,无奈只能将观音像搬到山上的土地庙。观音像在庙中一落地,便是晴空万里,水面风平浪静。他恍然大悟,于是遵从佛的意愿,在山上建了座观音寺。从此,山改称观音山。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成道之日,这一天,山上要举行民间调子会,善男信女汇聚观音山,烧香拜佛,唱歌对调。
晋宁县位于滇池东岸,其处有一座盘龙山与昆明碧鸡山、大理宾川鸡足山同为云南三大佛教圣地之一。元至正七年(1347年),盘龙山开始建造盘龙禅寺。传说建寺前,它是山谷间的龙潭,蛟龙藏身之处,盘龙祖师莲峰和尚念法咒驱赶蛟龙,而后潭水干枯,莲峰和尚就在这里建寺,称为盘龙寺。另一种说法是潭中原有六条龙,其中五条被赶走,而有一条龙不甘心被赶,于是就兴风作浪,莲峰和尚做法将它降服,并且令其为坐骑。盘龙寺经历代增修,到明末达到极盛,曾拥有佛道八大院,成为滇中的佛道名山。如今,盘龙寺依旧如故,可惜自20世纪中叶,山上的林木被大量砍伐,树没有了,泉水就少了,山涧也干涸见底。现在,山上又重新栽种许多树木,等到成林的那一天,又能听到松涛,看到瀑布了。每年农历八月初一,是盘龙寺庙会,朝山拜佛赶庙会的香客和游人成千上万,络绎不绝,是昆明地区庙会最热闹的地方。endprint
老昆明城在群山环绕之中,依山面水,城池相融,城区内外珠联璧合,山水田园、塔寺、楼台构成了独特的田园般的都市景观。明末清初,在城西约4公里有个叫近华浦的地方,南连滇池草海,北接市区,遥望碧鸡山,侧倚通往市区篆塘的大观河。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近华浦开始兴建闻名于世的大观楼,大观楼建成后,楼前挂有诗人孙髯翁撰文,名士陆树堂行书刊刻的180字长联,上联写登临大观楼,所见到“五百里滇池”何等秀美的田园风光;下联抒发对云南“数千年往事”的无限感慨,情景交融,对仗工整。长联的问世,使大观楼跻身于“中国名楼”行列。
由于高原地理位置特殊,昆明城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北窄南宽。市内山水相连,其中较为有名的山是五华山、螺峰山、祖遍山,三山之上遍布名胜古迹。如圆通寺建在螺峰山下,寺庙结构壮丽,殿宇巍峨,佛像庄严,楼阁独特,峭壁千仞,林木苍翠,被誉为“螺峰拥翠”、“螺峰叠翠”,一直是昆明的八景之一。唐代开始依螺峰山南的峭壁修建补陀罗寺,供奉观音菩萨。元朝定鼎之后,重建了毁于战火的古刹,并改称圆通禅寺,螺峰山也随之更名为圆通山。明代,圆通寺围入城内,并得到黔国公沐氏家族的特别关爱,成为沐氏做佛事的主要场所,沐氏也成为圆通寺的大施主,其多次捐资募资修葺扩建,圆通寺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昆明城内最大的佛寺。1927年,寺庙与圆通山连成一片辟为公园。进入圆通禅寺大门后,首先看到清康熙七年(1668年)平西王吴三桂修建的“圆通胜境”牌坊,高大壮观的古老牌坊上绘有三处桂花,喻意平西王自己的丰功伟绩。圆通禅寺历经数百年的沧桑,而今,除周边的树木更加茂密外,其他神韵几乎未变。
祖遍山在元代初年就建有佛寺,大德年间扩建后改名大德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寺内兴建了两座佛塔,从此大德寺又称为“双塔寺”。大德寺双塔形制仿西安小雁塔,位于大德寺接引殿和大雄宝殿之间。两塔高21米,东西相距27米,为密檐实心方塔,塔身每层四面都有佛龛供奉佛像,并嵌有碑记。双塔寺是景致幽奇之地,山上古柏森森,翠荫蔽日。双塔下是大、小绿水河清流潺潺,碧波粼粼。夕阳时分,双塔的倒影和清澈的河水相映生辉,景致优美。因此,有“双塔倒影”和“绿映双塔”的美称。清末民初寺院改为学校,1950年代,寺内建筑早已完全改变,只有双塔依然屹立。后来在维修双塔时,塔四面的所有佛龛被封堵,从此,双塔形体依旧,而面目全非。山下的大、小绿水河渐渐淤塞干涸,人们便将它们填平,建盖房屋,变成街道,街名就叫大绿水河、小绿水河,并延续至今。
在清末民初以前,老昆明城拥有片片水域,翠湖、莲花池、盘龙江以及大、小绿水河和宝象河、金汁河、玉带河等20多条河流,它们组成的庞大水网与滇池相通,使昆明成为舒适悠闲的水城,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汲取生活用水,随处登高而望,就能远眺到滇池上风帆点点,渔舟与航船在风力和人力的推动下,若行若停。由于滇池的水位很高,滇池的水一直连到翠湖。翠湖原为一片沼泽,四季泉水不竭,草木茂盛,成为滇池的一个湖湾。早期的翠湖有“九泉所出,汇积成池”的说法,故名为“九龙池”;周边的居民常年在沼泽地里种菜蔬、栽稻谷、植荷莲,所以又称为“菜海子”。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修筑云南府城池时,将翠湖围入了城内;大将军沐英入滇,在九龙池的西边种柳放马,修建“柳营”,后改为沐英的别墅。清初,平西王吴三桂填平了半个翠湖,修筑王府。1919年,建成公园,定名为“翠湖”。
近百年来,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大,人口的逐步增长,滇池的水位不断下降。如今,昆明的许多地方变成了陆地,只留下一些与水道、桥梁相关的地名,如螺蛳湾、潘家湾、董家湾、南太桥、得胜桥、交三桥、玉带桥、吴井桥等,更无可奈何的是老昆明城连墙带楼被拆得无影无踪,五百里滇池饱受沧海填为桑田的痛苦。明信片上的昆明旧影有的依旧如故,容颜未改,有的早已不复存在,昆明人失去了髯翁先生在长联里写的“……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景象。历史是现实的镜子,失去历史的城市也就失去了自我,回眸百年昆明的沧桑巨变,心中不由泛起阵阵的感慨,这些尘封在博物馆里的影像,定格于玻璃片上,凝固于历史的长河中,留在心头的却不知是喜是悲?
(责任编辑:文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