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毅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杭州 311217)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疾病,也有少数发生在食管下段,此种溃疡的形成于胃酸的消化作用和分泌有关[1]。最近的研究发现,此种溃疡发生的原因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所以又被称为十二指肠溃疡。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多发生于青壮年。为了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治疗的有效方法,本院分析2年间采用中西医治疗患有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分析后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78例2010年12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中女患者17例,男患者22例,年龄55~72岁,平均年龄为(55.2±21.3)岁,其中曾经做过胃部手术的有5例,实验组39名患者中女患者19例,男患者20例,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为(54.8±21.7)岁,其中曾经做过胃部手术的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手术方式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奥美拉唑口服治疗,每次服用3次,一次300 mg,对实验组的患者给予中西结合口服治疗,即奥美拉唑联合中医药剂口服治疗,中医药剂给予药汤剂口服,基本方:白芍20g,炙甘草15g,没药1og,白芨10g,大黄15g,每日1剂,一般连用2~3疗程。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要求服药2周,在此期间要定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恢复健康的情况,并采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服药期间嘱咐患者要注意调情志,保持乐观积极地态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此期间还要禁忌辛辣食物,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1.3 疗效评定标准[2]:根据标准评分标准,治愈即患者的溃疡边缘再生绒毛浓密,中央凹陷消失,显效即指患者的溃疡边缘有少量再生绒毛,中央凹陷存在疤痕,无效指患者的溃疡边缘无再生绒毛,中央仍有凹陷。观察两组患者恢复健康所用时间,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治愈率及预后调查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健康所用时间及对治疗满意度的情况比较:由表1可知,实验组患者恢复健康的时间(120.30±4.72)天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恢复健康的时间(150.23±5.01)天,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38.46%)。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情况: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71.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43.59%),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的无效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的无效率(30.77%),实验组总有效率(97.4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44%),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恢复健康的时间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情况[n(%)]
消化性溃疡多见于脾胃气虚症,中医上讲脾气亏虚而不散精气,则血行无力,久病入络成瘀。也是淤血的病理基础之一,因而临床治疗时,应注意要对症下药,由于老年人脾胃较虚,胃动力也不能及时恢复,胃酸分泌不足,所以极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3]。消化性溃疡的发作与季节有关,常伴有夜间痛或剧烈腹痛。消化性溃疡多于空腹时发生,进食后可以缓解,若患者出现上腹部慢性疼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可以考虑是否是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老年患者也可有失眠等表现,若疼痛剧烈可影响进食者,所以患者可伴有消瘦及贫血等典型症状。利用超声波检查消化性溃疡时可发现。患者服用奥美拉唑合并大黄期间,要提醒患者禁忌辛辣等食物,以加重消化系统功能,加重患者的疾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对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口服治疗,连续用药2周,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体征,若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对实验组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合并中医药剂治疗,白芍对胃部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炙甘草,没药调节胃酸的分泌,白芨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大黄有祛火消炎功效。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他药物,注意保持心情舒畅。由于中药大黄对消化系统有保护作用,对胃黏膜也有修复作用,所以在临床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对老年消化性溃疡具有恢复快,效果好的功效,在临床的应用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可以在临床上普遍应用。
[1] 刘九如,晏军.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床特征与治疗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25):5235-5236
[2] 师宏丽.观察强化抑酸治疗老年难治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8):107-108
[3] 蔡彦.中西药结合治疗老年人消化性溃疡[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