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金丽
(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 凯里 55600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出现较晚然而发展迅速,其操作的便捷性、套管维护的快捷性与对血管的保护作用使得该技术深受医疗工作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儿科患者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其心理需求不同于成年人,更需要使用这一手段进行护理。笔者在充分理解静脉留置针发展情况的前提下,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门诊实例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了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指出了相应对策,希望能对改善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益和工作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1.1 一般资料: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随机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的患儿120例,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龄在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0.8)岁,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与自身疾病等方面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穿刺方法,在患儿的头皮静脉穿刺;实验组选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法对患儿进行护理。
保证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和护理条件相同,以此为前提,对两组患者进行穿刺并根据特制的调查表对穿刺情况进行观察、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试验选取的患儿共60例,通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后,对照组患儿在注射后发生渗漏与感染的情况较多,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较高(98.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穿刺情况与家属的满意度
3.1 无菌操作:穿刺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穿刺部位需用2%的碘酒消毒,由里至外旋转消毒且保证消毒的范围在5c m以上,在输注浓度高、刺激强的药物时,应先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免发生管堵塞。
3.2 留置针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较细、较短的留置针,进一步减少患儿血管的机械性损伤,最大程度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3.3 穿刺部位的选择:因小儿特殊的生理条件,其血管的分布较集中、血管的弹性与通透性都较差,应选择较粗、较直的静脉,并要求所选静脉供穿刺的选择部位较多,可供选择的有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与腹股沟静脉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据相关资料显示,患儿的年龄及身体状况,也会直接影响穿刺效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穿刺时根据患儿的年龄与实际情况对穿刺的部位做相应的改变。经过对临床的经验总结后发现:选择患儿的头皮静脉进行穿刺有较长的针管保留时间,下肢静脉留置时间较短;在一般情况下,幼儿可首选头皮静脉与上肢静脉,学龄儿童最好选择上肢静脉,而配合程度较高的的患儿,可选取颈外静脉进行穿刺,并相对增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增加护理工作的便捷性。
3.4 进针角度:由于患儿还处在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其皮下血管相对集中且脆嫩,套管针又极其锋利,容易造成患儿的血管损伤。因此,护理工作者应准确选择进针角度,在穿刺时避免进针角度过大,刺破患儿的血管壁。常规情况下,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穿刺以5°-15°为宜。
3.5 送管方法:要求护理人员在充分掌握患儿静脉的分布情况下送管。就新生儿而言,其头皮静脉的分布呈树枝状,护理人员在送管时可分多次返出针芯,保证针芯能够充分发挥支撑作用,防止外套管出现打折状况。另外,如果送管过程因各种因素不太顺利,可松开调节器,待局部去渗漏后再行送管,通过药液压力的作用保证外管套的顺利入管,这样还能同时避免凝血块堵塞官腔。
3.6 固定方法:可用3 M的透明胶带对穿刺点进行部位粘贴,在针管部位固定后再用6-7c m的透明胶布固定针翼。对于,配合程度较低、情绪波动较大、易动的患儿,可以辅助物在穿刺部位下方固定针管。
3.7 封管液的选择:封管的原理是用过在管腔内增加液体从而增加管腔内的压力,防止血液的回流。一般选择肝素钠或0.9%生理盐水封管,封管量为3-5 ml,具体封管用量为按患儿年龄有所区别,对新生儿,以0.5 U/mL为宜,对小儿,以1-5 U/mL为宜,对学龄期儿童,以5 U/mL为宜。另外,对于某些凝血机制不太好的患儿,可用盐水封管,避免病情加重。
3.8 留置针的护理:一般在穿刺后,留置针可保留5-7d,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需对留置针进行全面观察,主要观察项包括有无脱落、有无渗漏,以及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及体温升高等。一旦发现异常,应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开展相应的措施。
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不仅操作便捷,而且留置的时间长,在保护患儿血管、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疼痛的同时也极大较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全面地提高了医院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儿科护理中加大对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杨翠琼.影响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13(06):136-136
[2] 罗锦兰.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3(06):375-376
[3] 李晓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几点体会[J].医学信息,2013(07):46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