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锦游
(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广东 中山 528400)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是党中央于我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提出的新思想新战略。中山市作广东省宜居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原则和试点建设工作要求稳步推进城镇化发展。在城市进一步优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开发利用现有条件优化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搭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活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突破方向。笔者通过走访和调研,认为有必要通过以城市主干道为轴心构建现代公共交通体系,把城市主干线沿线建成主城区高端要素集聚、现代服务业完备、辐射效应显著的交通中枢和适宜创业、创新、居住的示范片区。本文以中山市博爱路为例,分析博爱路沿线现有条件,勾画博爱路沿线发展蓝图,为加速城镇化,优化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提供参考。同时为翠亨新区和岐江新城等新城区以及镇区城镇化建设提供先导经验。
博爱路快速接驳广珠西线高速广澳高速和中江高速联动珠三角经济圈位价值十分显著。博爱路区是中山城区向东西两冀扩展的战略片区,极潜力发展成为一个环境优雅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片区。
1 道路规划建设较好
博爱路是中山城区东西走向主干道,规划和设施好,从沙溪镇的宝嘉上筑至火炬开发区的君华新城全长约16公里,与南北向的悦来南路、兴中道,起湾道、长江路、逸仙路等主干道相交,是城区的交通大动脉。
2 通行效率高,交通流量大
博爱路沿线设有分隔带,建有下穿隧道 4座,下穿人行地下通道7座,只有4个平面交通路口设有红绿灯,通行效率较高,是贯穿中山市城区东西方向最快捷的道路。博爱路由于路面宽、红绿灯少吸引了众多车辆通行,交通流量日益增大。按博爱路沿线28个楼盘5.9万户住户,每户拥有1辆汽车计算,汽车拥有量可达5.9万辆,加上外围主干道进入的车辆,今后的交通流量将不断增大。
3 绿化景观水平较高
博爱路绿化选用包括乔木、灌木等70多个苗木品种,一改以往单一树种的模式,间种了香樟树、菩提榕、木棉、苏铁、红背桂等品种,植物色彩层次分明,城市景观水平较高。
随着博爱路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沿线的楼盘数量逐步增多。从西线博爱一路的宝嘉上筑起到东线博爱七路的君华新城,博爱路周边住宅项目密布,新旧楼盘布局从中段分别向东西两端延伸,脉络清晰,被誉为“中山黄金居住长廊”。据博爱路沿线28个楼盘统计,住宅套数已达59131套,按2012年城镇居民户均人口3.19人计算,总人口可达18.8万人。大型的住宅区有远洋城(7990套)、世纪新城(6274套)、宝嘉上筑(4000套),还有多个大型楼盘正在开发。随着博爱路沿线楼盘不断建成,住户纷纷入住,对沿线的交通、消费、教育、文化娱乐设施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目前博爱路片区还处在外延快速扩充发展阶段,内涵式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
博爱路沿线的商业设施少,城区中心成熟的生活区相比还有差距博爱路沿线居民购物消费不够方便,商业设施的数量和档次还需逐步增加和提升。随新建大型楼盘自身配套设施的完善,小区内的超市使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得到部分满足,但一些旧小区由配套不足,居民购物消费十分不便。如第一城小区由于配套不足而自发形成流动小贩占道经营,地面污水横流,垃圾随处可见,严重影响小区环境卫生。
1 交通路口需要改造
目前博爱路存在两大拥堵点,上下班高峰时段路口拥堵现象严重。一是博爱四路银通街路口,东行车龙最长到立交桥上,西行车龙最长到下穿隧道内;另一个是博爱一路翠景路路口,西行车龙最长到中山二桥东段,东行靠近105国道,尤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拥堵更严重,车辆需等待2-3个以上红绿灯方可通过,且常有追尾、剐蹭等交通事故发生。以博爱一路翠景路路口为例,拥堵主要由三方面因素造成,一是该路口的红绿灯设置不够科学,东西向车流量大大超过南北向,另外博爱一路红绿灯设置左转灯号,相应占用车道和时间,造成东西向车流大量拥堵;二是很多车主不按车道行驶,直行、左、右转方向互相占用车道,行驶到摄像头位置前才压线变道插队,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加重了拥堵情况;三是中信左岸小区、蓝波湾小区与博爱路的连接出口无交通控制标志,小区驶出车辆与博爱路的车流叠加,进一步加重了拥堵情况。随着博爱一路片区住宅、写字楼和商业设施的建成,对交通路口的改造势在必行。
2 道路设施需要完善
一是工程收尾需给力,在悦来南-博爱路下穿隧道往东方向入口处旁边,第一城待拆的楼房使隧道口外博爱二路地面被压缩成一车道且限高两米,仅能让一辆小轿车通过,大型汽车需绕道而行,行人和非机动车经过则险象环生,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卫生局门前新铺设的人行道不足3个月已经出现下陷的现象,地面不平整影响通行安全;博爱六、七路建有绿道却没有人行道待建人行道位置杂草丛生等。二是噪音扰民需要改善,中山二桥离民居的距离极近没有设立隔音屏障。一方面影响城市的景观,另一方面交通噪音对附近居民造成影响,建议设立隔音屏障,达到美化环境,减少扰民效果。
1 公共交通线路设置不够合理
博爱路的交通便利只是相对于有车族而言,沿线公交车站和线路少,且公交车站之间距离长,沿线只有36、030路公交车超过3站在博爱路上停靠,没有一条贯通全线的公交线路,居民出行很不方便。文化艺术中心和宝嘉上筑直线距离只有5.2公里,由于没有直达的公交车,市民至少需要换乘1次,行驶里程6.96公里,再加上步行700多米才能到达。有市民认为部分车站设置不尽合理,难以保证乘坐换乘公交的方便。
2 公共自行车站还需加密
目前博爱路沿线共建有公共自行车站18个,桩位487个,、市民出行需求还存在差距,市民希望加大公共自行车站的密度,实现公交车站与公共自行车站无缝衔接。
1 部分路段还需整治
一是亟待三旧改造。由历史原因,博爱路存在工业区与住宅区混建现象。沙岗村的原居民大多搬出,旧居多作为出租屋,有些空置无人居住,造成垃圾成堆,严重影响城市的景观,需要结合三旧改造和工业转型升级对原有用地块进行整合。兴建并完善一批交通、文化等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硬件的现代化。二是景观不够协调。中山二桥下两块空地与城市景观不协调,靠近蓝波湾的空地原是小广场是居民嬉戏游玩的休闲点现被分成多块菜地,杂乱无章。近世纪新城一旁的空地原种植绿化苗木,苗木挖走后垃圾满地与岐江一河两岸美景不协调。三是配套提升不足。紫马岭公园南门广场只铺设沙石路面,雨天过后路面积水和泥泞对市民出入不便。市民希望铺设广场砖,设立停车标志和标线。
2 卫生保洁水平有限
博爱路沿线人行道、绿道和绿化带上饭盒、饮料盒、塑料袋等垃圾没及时清扫,博爱六路和七路的脏乱现象尤为严重,施工的泥头车余泥洒落路面。小鳌溪绿道驿站草地、池塘的垃圾随处可见,附近的民宅施工侵占绿地令脏乱现象更甚使的绿道上的精品工程失色。
博爱路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应当确立人本理念,按照精细、精致的要求,着力完善服务功能,方便市民生活,以功能提升实现品位提升,突出精品意识,创造独特的城市轮廓。
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公交线网和公交站场布局应在博爱路率先实现,便引导市民改变出行和生活方式,消除交通拥堵现象使市民畅通出行。
1 改造交通路口。市民强烈建议对博爱一路翠景路路口进行改造。近期改造可从多方面进行:一是东西向不设左转灯号,西面利用105国道立交桥掉头、东面利用中山二桥掉头;二是优化红绿灯设置,增加东西向车流通行时间;三是上下班高峰时段加强警力巡查,纠正压线变道插队的违章情况;四是中信左岸、蓝波湾小区改造道路出口;五是货车高峰时段限行。远期来看两大拥堵点的改造可将平面交通改为立体交通,建下穿隧道或立交桥。从而使贯穿中山城区东西的博爱路可实现全程快速通行。
2 落实公交优先。优化公交线网和公交站场布局,设置贯穿沙溪至火炬开发区的公交专线,加快博览中心公交枢纽站建设,增加公交车投放。规划建设如地铁模式的地面公交骨干网,以博爱路为试点先试先行,设置公交专用道,重点发展大运量、快速度的BRT公交系统。
3 优化慢行系统。完善博爱路绿道网配套设施,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低成本换乘体系,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今后博爱路要加大公共自行车站的密度,实现公交车站与公共自行车站衔接,提供骑乘自行车的良好硬件,让骑行在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绿道上成为市民一种愉悦的出行选择。
加大环境卫生宣传力度,以杜绝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和现象。提高道路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和质量,对纳入环境卫生清扫的保洁公司及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保洁公司负责所承包区域、路段的清扫保洁,城管部门负责对保洁公司实施精细化、规范化的监督和管理;建立道路环境卫生门前责任制,对违反道路环境卫生管理的责任单位按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市民及新闻媒体对清扫保洁不到位、不洁净的道路进行监督和曝光。
搭平台与绿化契合。博爱路可助力中山花卉苗木产业,成为其展示平台,通过搭建优美的展示平台(中山是为数不多的有园林上市公司的城市之一),减轻政府在绿化、美化方面的支出,形成花农展示、环境美化、政府减负、市民获益的局面。博爱路人行道及两旁没有绿化的公共用地,政府可提出绿化的要求和标准,由本地花卉苗木公司承包绿化养护,作为企业展示区域,减少财政支出。游客在博爱路乘车穿行,便可领略到中山花卉苗木的特色。
随着博爱路沿线房地产的开发经营和交通环境的改善,将催旺沿线的人流和物流,形成人口集聚和商业集聚效应。而随着居民密度日渐加大,购买力逐步增强,将带来连串的商机,博爱路沿线成为众多商家开店选址的新目标。针对目前中心城区商业网点分布过于集中的局面,应着力引进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加快博爱路商贸次中心的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新的商业中心,以减轻老城区商贸区的压力。根据人口聚集区域和先期规划完善布局商业网点,通过不断丰富商业层次,合理布局小区便利店、肉菜市场、大型超市、餐饮小店、酒楼和酒店等生活服务设施,吸引市民入住相关楼盘,方便市民日常生活。
中山市主城区的建筑群整体风格偏于朴素,且缺少大型标志性建筑物。博爱路的建筑要增加文化气息,融合岭南文化、中山元素和增加人文关怀。
1 增加文化气息。博爱路建筑要增加文化气息,减少千城一面,体现文化特色。建筑色彩要与博爱路整体协调,和谐一致。建筑物应有立面要求,外观、墙面、高度、亮化等有规划,标志性建筑物要亮化,博爱路两旁的城中村通过改造、或用高大乔木进行遮蔽与广告牌遮挡、美化相结合,沿线广告牌留出一定版面和比例用作公益广告,提升城市品位。
2 融合中山元素。在博爱路沿线打造一批现代化且具有岭南文化和中山元素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将使主城区拥有“首位”的视觉形象,更好地展示中山风采。在博爱路新建筑推广应用骑楼建筑。骑楼与本地的气候环境结合得很密切,适合中山多雨、炎热的气候,解决通风、遮阳、挡雨、节能环保等问题。为鼓励开发商配建骑楼式人行道,以减轻财政压力,在计算超容积率补地价时,骑楼式人行道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指标,以此提高积极性。古镇新城区的沿街商铺很多都使用骑楼设计,既方便顾客选购商品又提高舒适度,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城市交通布局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形态,影响城市环境的性质和居民生活方式,建设和完善博爱路,建设优质生活区,引导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章,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