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卫 李红玲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演化理论下武汉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研究
冯少卫 李红玲
(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武汉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我国在光电子产业领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标志性品牌。本文通过演化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对其发展路径展开研究,从中找出其演化发展的基础要件和动力支撑,并形成经验供以借鉴。
演化理论;创新集群;武汉;光电子产业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境界,与之相关的经济学的研究也进入多元化时代。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和地区之间为了提高各自的竞争力,催生了创新集群这一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
创新集群的概念是从波特的产业集群概念发展而来的。就现有的关于创新集群概念研究的理论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创新集群与集群创新含义近似,是创新性的产业集群,代表学者有王缉慈、龙开元等。另一类则认为,创新集群是国家创新系统的简化版,是一种经济互动网络组织,代表学者有肖广岭、钟书华等。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梳理和总结,本文认为:创新集群是以产业集群为基础,以地域聚集为特点,以创新为中心,以知识链和价值链为链接,以企业、高校、风险投资和服务中介等组织为创新主体的复杂经济网络系统。
2001年,武汉在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基础上建立起第一个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发展,武汉市在这片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建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而且它也已成为我国在光电子产业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志性品牌。因此,研究武汉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演化,对于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如何实现快速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如何适应科技发展速度、区域经济如何实现集群和创新集群发展模式和如何采取更加有效地政策措施来持续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活跃的创新研究与集群研究等背景下,演化经济学理论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动态演化的思想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认可,我国有关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并将演化思想引入创新问题的区域科学研究和产业演化研究等领域。
1.1 演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经济演化理论是纳尔逊和温特两人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引入经济学而开始的,他们认为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1]。
此后,经济演化理论开始在不同方向有所发展。一是关注经济系统中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Volberda&Lewin(2003)认为,经济系统中的共同演化主要反映其子系统之间在较长时间段内互相反馈之关系。子系统出现变异都是其他子系统对环境选择的必然影响而造成的。这里的子系统主要指知识、组织、价值、技术和环境[2]。Mikko Jouhtio(2006)将共同演化定义为:两个或者多个具有共生关系、共栖关系或者竞争关系的单一物种,在演化轨迹上相互交织、适应的状态[3]。二是持续就经济系统的创新性进行研究。Freeman,C,and L Soete.认为演化理论为研究创新系统提供了有效地理论框架,它强调经济过程中的动态性,并且认为创新是导致经济系统变革的最基本要素,而这与创新系统不谋而合[4]。三是强调演化需要影响度的深刻变化。Johann Peter Murmann(2003)在其获得熊彼特奖的著作《知识和竞争优势:企业、技术和国家制度的共同演化》中试验性的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产业、技术和制度,得出只有当演化中的两个种群能够相互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生存能力方面时,才算是共同演化[5]。
国内方面对演化理论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 细化演化理论的研究维度
刘志高,尹贻梅(2007)在研究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框架时指出目前演化经济学涉及的维度主要是组织、技术和制度,以及空间地理维度。[6]
1.1.2 细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产生影响
黄凯南(2008)认为共同演化的定义是互动的两者之间一者的适应性变化会改变另一者的适应性变化轨迹,而后者的变化又反作用于前者的变化。共同演化的特征表现在:双向或者多向因果关系、多层级和嵌入性、复杂系统性、正反馈效应以及路径依赖[7]。
1.1.3 确定了演化理论的研究价值和研究领域
贾根良(2012)将演化经济学看作是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并列的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认为演化经济学对解决当前世界经济危机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8]。
通过简要梳理演化理论的发展现状,本文认为动态演化的思想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的认可,演化经济学理论已经成为分析和描述复杂经济现象的重要方法,并且十分适合用来指导研究创新集群的发展演化。
1.2 创新集群的演化理论综述
演化经济学理论与创新集群研究的结合是利用演化理论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研究创新集群这样复杂系统非常符合实际需要。而且,国内学者能够迅速将这一新兴理论与现有实际相结合,既推动了理论发展又实现了现实意义。
当前国内对于创新集群的演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产业组织演化方面的研究
例如,陆瑾(2005)关注产业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宏微观影响,认为产业组织演化是建立在产业系统这一宏观层面受到微观层面组织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上,这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自组织过程[9]。而靖继鹏,王欣,薛雯(2008)更关注演化机制的作用,他们通过对信息产业演化机制的分析,认为演化分别是由创新机制和选择机制来推动的。系统通过创新产生多样化,选择环境则影响多样化。演化产生多样化,多样化推动演化[10]。赵卓,王敏(2012)对产业演化动力机制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梳理,指出演化的基本动力是市场需求导致竞争的动态变化,并延伸到技术、制度和环境的协同演化影响[11]。
1.2.2 肯定创新要素在演化过程中的作用
李微微(2006)从演化经济学角度分析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将演化经济学中技术演化的互动与创新路径依赖进行结合,从而更充分地解释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12]。张敏,张肃(2012)回顾了熊彼特的演化思想,并通过对应用领域的演化研究、演化模型研究等方面总结,认为: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规律性创新导致了创新集群的产生。演化过程中学习和创新环境在诱导、改进和选择创新方面都有重要作用[13]。
1.2.3 重视多维度的演化分析
严岭(2013)通过制度、组织与知识分析视角,探讨了集群的发展演化动因在于制度变革、组织变更和知识创造[14]。而丁魁礼,钟书华(2013)从技术史的角度分析出创新集群中知识、组织和制度共生演化的路径。他们认为重视知识、组织和制度之间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是培育创新集群的必要条件,同时在培育创新集群的过程中,要减少政府干预和增加知识引导[15]。
1.2.4 关注路径演化机制的研究
李平(2012)将创新集群的演化路径总结为:市场自组织、政府主导和混合驱动型[16]。黄少坚(2013)认为,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下的演化机制还是依靠市场竞合产生的自发演化机制都难以形成创新集群,只有产学研形成互动机制才能促进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17]。
总之,我国有关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并将演化思想引入创新问题的区域科学和产业演化研究等领域。而且,创新集群的演化研究在演化动力机制和演化路径分析方面有长足发展。演化动力主要集中在知识、组织和制度方面;演化路径则是基本分为:自上而下的培育模式和自下而上的自发模式。同时,市场需求和创新环境都对创新集群的演化产生积极有效地影响。
无论是创新集群的自发演化模式还是培育演化模式,其主要演化动力和基本演化路径是相似的,可以称之为多因素的互动演化机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影响,武汉市政治经济文化开始产生深刻变化。同时,世界光电子技术的日渐积累,知识更新步伐加快,信息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巨大市场;武汉市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院所在知识富集之后开始产生溢出效应。国家和武汉市为推动武汉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依托高度密集的光电子知识、技术资本,制定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光电子技术的产业化。日新月异的光电子技术发展,要求市场中的组织必须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发展。市场的竞争性和多样性对社会知识产生积极的反馈,会促进知识,组织和制度进行更加复杂的新变化。显而易见,武汉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在外动和内动因素的双重影响下,走出自己的演化之路。
2.1 武汉市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演化的基础要件
武汉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的演化过程是在国内外政治、经济和市场环境影响下和本地物质、技术、文化等条件下良性互动形成创新经济网络的复杂过程。武汉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演化路径模型的建立需要充分实现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完善且通畅的创新网络、各自发挥作用的网络节点和充满竞争的市场多样性。
2.1.1 完善且通畅的创新网络
武汉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有完整的知识溢出链、生产价值链和市场反馈链。高校和科研单位一般出现在知识溢出链中,但是有部分会控股企业参与生产价值。服务中介连接知识和生产,调和链条间缝隙。企业在复杂系统中生存发展,面对的不仅是集群外的市场竞争,更有来自集群内的激烈竞争。想要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企业会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自己在集群中的地位。这些手段可能包括:与知识溢出单位更密切的联系,及时的更新技术及设备,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更便捷的市场信息交流等等。通过各种链条将集群中的相关企业进行整合,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结构调整,既能保证产业链的上下游契合,又能体现集群整体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通畅的网络结构不仅会使创新成果迅速的在集群中流动,提高行业的整体实力,而且会使其产品的市场效果迅速反馈到产业链中,有利于集群结构的再调整。
2.1.2 能动发挥作用的网络节点
创新集群的创新网络是知识溢出链、生产价值链和市场反馈链的相互耦合,其关键节点主要是以下组织:高校、科研单位、企业、服务中介、政府等等。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创新集群的网络节点根据各自的利益需求能动发展,开展互动。
首先,武汉光电子集群所赖以发展的相关光电子知识溢出的起点是武汉富集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研发机构,这为知识转化经济的酝酿、发端准备了必要条件。就光电子信息行业来说,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即烽火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等成为光电子技术的主要知识溢出载体。特别是2003年11月,以上述单位为依托的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建,为武汉光电子行业发展和产业创新提供多方位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除了以组织整体形式出现的知识溢出机构外,还有生产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企业中的研发机构一般以团队的形式,在敏锐接触市场的情况下,依靠企业的研发经费来完善技术或者更新产品。
其次,科技中介机构沟通知识溢出单位和生产实践单位,以提供服务的方式为集群组织快速发展助力。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比较特殊的中介机构,是统一利用政策资源和社会资本,将新生脆弱的科技企业集中在一起,从而降低风险和成本,促进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1987年武汉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东湖创业服务中心。30多年来,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进步巨大,截至2010年,武汉市市级组建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63家,其中有1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
再次,企业组织是集群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创新集群演化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企业个体独立发展,断裂信息交流,那么其成长会非常艰难。只有企业个体之间通过行业技术联盟或者信息网络来加强交流影响、进行集聚,才能出现集聚效应,实现协同发展。2009年、2010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总收入过亿元企业中光电子技术企业每年都达到60余家。这些企业几乎涵盖了光电子信息技术的全部领域,甚至一些商贸企业通过销售光电子类产品也实现了亿元企业的目标。
最后,政府不直接参与组织生产,但是产业调整和经济秩序的引导需要其直接参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武汉市依托当地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富集优势和大量高新技术人才资源,以项目为手段,强化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横向联系,使这些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协同发展。而且,政府购买也表现出市场中客户的角色。
2.1.3 充满竞争的市场多样性
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企业和产品的多样性是市场多样性的主体。多样性虽然有利于产品在市场中互补,但是,仍然会导致市场的激烈竞争。因为任何新的商品获得市场认可后都会引起相关产品的模仿和竞争。市场的全球化使市场需求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满足,这就使得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而激烈的竞争就会要求生产者努力寻求突破,进行创新。
光电子行业科技含量高、产品更新快,这就要求光电子企业必须加强研发投入,开展自主创新,以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优势来加强市场竞争优势。武汉市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产的产品覆盖光电子所有领域,并建立起第一个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成为生产光电子产品最密集的地区。特别是,其在光纤光缆、光器件、通信系统、激光设备、光电显示、光电仪器、光伏太阳能、半导体照明等领域取得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成就。
2.2 武汉市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演化的动力支撑
2.2.1 知识溢出的及时性
知识溢出是保证创新集群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首先,知识溢出有利于实现生产技术深入更新,而生产技术的更新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其次,知识溢出有利于实现技术发展的多样性,不同的技术方向促使不同的产品面世,可以催生出大量相关的企业。还有,知识溢出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思想在企业间深入,刺激企业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动新技术普及。及时的知识溢出能够使企业迅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市场占有率,赢得市场竞争。
武汉市拥有诸多光电子产业的知识溢出单位,为光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和生产技术革新做出重要贡献。高校主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承接社会企业组织的研究项目或者租借实验设备进行制造、鉴定、检测和改进等等。科研院所现在多控股或者直接改制成企业组织,例如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等。这样一来,新知识和新技术会第一时间得到转化,实现经济效益。
2.2.2 市场反馈的客观性
市场是商品交易、用户体验的平台。光电子市场中商品是否具有竞争力,主要是其使用价值是否满足客户需求。当前,光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相应的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也十分迅速,产品的多样性针对这市场中客户的各种不同需求。因此,只有深刻了解市场需求,才能生产具有针对性地产品来迎合客户。而且,客观的客户反馈也能是生产商迅速改进或者调整产品的生产技术来适应市场需求。
光电子市场的客观性反馈是武汉市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能够不断调整企业战略,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法宝。就现有情况来看,其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40%。巨大的市场份额占有量使其能够系统并全面的接触世界市场动态,能够灵敏地获悉市场反馈信息。正是由于对市场反馈的客观把握,武汉市的光电子企业才能在近十几年来成长迅猛,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
2.2.3 资本投入的增长性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资本投入必然呈现增长趋势。一是因为企业规模的扩大,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来加盟;二是改进技术和更新设备,以及扩建厂房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三是新建厂房和设备等等需要与当地部门和组织产生交集,社会资本产生作用。人力、社会和资金是武汉市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投入资本的三大主体。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光电子企业的研发和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以2012年和2013年产业投资来说,2012年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累计完成投资及比例分别是83.44亿元和33.75%,到2013年则上升到169.16亿元和45.64%。可以看出,资本投入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武汉市密集的高校和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是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的主要人力资源来源。社会资本是企业梳理社会关系和加强企业产业链条的主要手段。
2.2.4 政策支持的稳定性
创新集群想要稳步发展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的稳定性对创新集群的发展演化具有两个方面的有力推动:一是稳定的政策能够持续发力;二是稳定的政策表明具有稳定的政治环境。对于任何行业来说,政策支持的作用都是巨大的有利因素。而稳定的政策支持更是企业占据政治优势,迅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武汉市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在改革开放的稳定政治环境中和扶持光电子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支持下,依靠自身优势,必然能够在世界光电子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武汉市政府政策主要集中在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财税政策、鼓励创业、投融资、知识转化和人才发展等方面。正是依靠政府政策对其不遗余力的支持,武汉市光电子产业才使得自身能够迅速集聚创新人才、风险资金和先进技术等等各种资源,形成完整的创新网络,展现创新集群发展实力。
不难发现,武汉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的快速成长有赖于创新政策的引导、知识资本富集的环境、国内外光电子技术的演进和市场的迫切需求等等许多有利条件。
武汉市光电子产业创新集群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聚集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经济现象,这必然成为国内其他地区学习和模仿的榜样。虽然创新集群的演化发展具有独特性,不能生硬复制,但是,一些共性发展因素仍然具有借鉴价值,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各地政府在研究本地创新集群发生、发展的问题时,必须要从实际出发。首先,不具备条件的地区要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不能强硬上马,更不能迷信“科技园”、“孵化器”之类的发展模式。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聚集,形成以生产企业为主的聚集体,然后逐步延伸产业链条和创新网络。其次,有条件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培育创新集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3.1 完善知识溢出链构建
知识溢出链的完善需要知识溢出单位、知识转化中介和知识转化单位能够无障碍沟通,实现畅通的知识流通渠道。如果本地区没有知识溢出单位或者知识溢出能力不足,就需要尽快开发与本地产业相关的知识溢出渠道,接洽知识溢出单位或者中介,建立新技术或者新制度的试点基地,加快新知识转化速度。如果本地知识转化能力不足,就需要加快建设软硬件设施,提高知识转化效率。
3.2 深化市场有序竞争
培育创新集群过程的前期,地方产业一般竞争能力有限、生存能力不足,其发展需要政府适当的支持。一方面,对产业中还没有形成生产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要加大保护力度,减少市场冲击,保障其存活并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要严格要求、加快发展,严把质量关,创建优秀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3.3 持续增加资本投入
地方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地增加资本投入,以之完善软硬件设施和技术、制度的跟进。资金资本投入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更需要建立完善的招商引资制度来吸引民间资本。因为风险投资更具市场目光,有利于加强地方产业的市场敏锐度和加快市场反馈的速度。
地方产业培育创新集群,必须拥有完善且先进的人才管理制度,需要不断引进创新人才,同时开发和培养本地有潜力的创新型员工。
3.4 稳步推进指导政策
地方产业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必须遵循一定的经济发展规律,地方政府必须在国家宏观政治、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才能制定符合经济规律、行之有效地稳健产业政策。而与产业政策相配套,人才政策、投资政策、招商政策、科技转化政策等等需要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进行逐步的细化和实施。
[1]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胡世凯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
[2]Volberda,H.W.,A.Y.Lewin.Co-evolutionary 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firms:from evolution to co-evolu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3,(40).
[3]Jouhtio,M.Co-evolution ofIndustry and It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Z].Working Paper of the Institute of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6.
[4]Freeman,C,and L Soete.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M].Cambridge,Mass.:MITPress,1997.
[5]Murmann,J.P.Knowledg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Co-evolution of Firms,Technology,and National Institutions[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6]刘志高,尹贻梅.演化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分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6):1-6.
[7]黄凯南.共同演化理论研究评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7-101.
[8]贾根良.演化经济学的综合:第三种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9]陆瑾.产业组织演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10]靖继鹏,王欣,薛雯.信息产业系统演化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08(5).
[11]赵卓,王敏.产业演化动力机制研究新进展[J].理论探讨,2012(4):103-106.
[12]李微微.基于演化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论文,2006,12.
[13]张敏,张肃.熊彼特以来的演化经济学理论发展综述[J].商业研究,2012(422):111-118.
[14]严岭.制度、组织与知识研究:基于演化和空间[A].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协调组.第十二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协调组,2013:11.
[15]丁魁礼,钟书华.创新集群中知识、组织和制度的共生演化[J].科学学研究,2013(12):1899-1906.
[16]李平.创新集群演化模式研究[J].理论探讨,2012(1): 93-96.
[17]黄少坚.创新集群的演化路径:产学研互动机制研究——以硅谷创新集群的演化机制为例[J].管理观察,2013(35): 108-110+112.
李红玲,女,副教授。
F062.9
A
1671-0037(2014)12-6-4
冯少卫(1987,1-),男,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