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强
(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肥城 271608)
承压含水层富水区上覆煤层安全开采技术
张 强
(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肥城 271608)
分析了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影响突水因素,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通过地面注浆站集中注浆,井下施工注浆孔,向介于煤层和奥灰强含水层之间的薄层灰岩注浆,改变其富水性”的防治水技术。
承压水;富水区;上覆煤层;注浆改造;安全开采
肥城煤田位于鲁西断块,肥城断陷盘盆地内,为第四纪覆盖的全隐蔽式煤田,由于第四系底部发育一层隔水性能良好的粘土层,使第四系潜水及地表水对矿井充水无影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是五灰(徐家庄灰岩)和奥灰(奥陶系灰岩)。奥灰厚800m,岩溶裂隙发育,地表广泛出露,直接受大气影响降水补给,含水极为丰富。动水量2.8×104m³/h。上距本溪群五灰仅10~16m,五灰厚10m,含水丰富,由于受构造等影响,两含水层水位动态变化和水质都相似,水力联系密切实为一个含水体。五灰之上20~35m为太原群底部的九、十层煤。
肥城煤田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太原群九、十层煤及部分七、八层煤受底盘五灰和奥灰承压水的严重威胁,全局可采储量中受水威胁达47%。自66年以来,发生出水120余次,85年8月陶阳矿9507面突水17940m³/h,淹没中一井。通过认真分析突水原因,在不断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本着“主动治理水害,防患于未然”的防治水原则,逐步探索出“以预注浆改造五灰的富水性,上封导水裂隙,消除导高,加固煤层底板,下堵奥灰补给通道,切割水源,达到改造、加固、封源之目的的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预防了工作面底板出大水,实现安全开采。
采掘过程中,底板承压水突出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肥城煤田历次突水情况分析主要有以下因素。
2.1 矿山压力
采矿过程中矿山压力对工作面底板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致使裂隙发生,导致出水,是承压水突出的诱导因素。随着工作面推进,工作面底板任一断面,总是经历超前支撑压力而压缩,采后悬顶卸压膨胀,再后顶板冒落压实的再受压过程。
1)超前压力压缩区:在工作面前方0~30m,压力峰值在2~10m煤体内,煤壁前方的底板岩层受到支承压力被压缩,岩体内由于应力升高而聚集了大量的应变能。当支承压力超过底板岩层的极限时,底板岩石出现塑性变性,产生斜交及垂直于底板岩层的采动裂隙。
2)卸压膨胀区:距煤壁0~-30m,工作面向前推进,位于采空区的工作面底板因卸压由压缩状态转入膨胀状态。岩体内应变能释放,逐渐消耗在对岩体的破坏上,位于上部的直接底板在矿压作用下产生底鼓,由于底板岩层每一层厚度及力学性质不同,因而层与层之间上鼓程度不同,岩层间产生离层裂隙。同时,在每层上表面产生垂直裂隙。因而此阶段产生的裂隙最多,底板破环最严重,最容易出水。
3)采后应力恢复稳定区:随着工作面推进,顶板不断冒落压实,底板岩层由膨胀状态经缓慢岩体变性逐渐恢复到原始状态,采动裂隙减少,甚至闭合。应力恢复区的位置一般距煤壁-30~-70m。
在工作面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时,顶板的悬顶面积最大,底板受破坏最大,采动裂隙最发育,再加上老顶垮落时的巨大冲击力,底板最容易发生突水。工作面自切眼推到60m这段距离时,即初次来压与第一次周期来压时,底板发生突水的总概率最大。
2.2 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的存在破坏了底板的完整性,降低了隔水岩层的强度,缩短了煤层到含水层的距离,在矿压、水压作用下易充水导水,成为突水通道。
肥城矿区突水,绝大部分与断裂构造有关,如查庄矿2003年10月27日8500皮带巷14﹟残采洞,遇一落差3米断层回撤,后因内应力变化地层受挤压发生变形而使断层导水,最大涌水量706 m³/h,致使矿井处以半停产状态。陶阳矿9901工作面,因开切眼没留足东8号断层煤柱,推采12m,出水1083m³/h。9507工作面是由北东向宽20cm的构造裂隙,出水1794m³/h而淹井。
一般情况下在断层交叉、尖灭,拐弯等地段易发生出水;向斜轴部、张性裂隙发育带易发生出水;隐伏裂隙构造处易被忽视,导致出水。断裂构造为承压水提供了通道,是造成突水的重要因素。
2.3 隔水层
隔水层对出突水起限制作用,其阻水能力是由其厚度和抗张强度决定的。厚度越大,抗张强度越强,越不易出水。而且煤层底板岩性及地层结构是控制底板采动影响的重要因素。
隔水层厚度是指煤层到底板含水层之间的距离,由采矿对底板破坏深度和有效隔水层厚度及导高三部分组成。导高是承压水沿导水裂隙上升的高度,起阻水作用的主要是有效隔水层厚度。如果采矿对底板破坏深度大,导高又大,则有效隔水层厚度相对减小,就容易出水。
2.4 含水层的富水性
含水层的富水性是突水大小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着突水后的水害规模,及对矿井的威胁程度。含水层的富水性与埋深、岩溶发育程度及构造发育程度有关。
2.5 水压
水压是工作面出水的动力,分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两种,未出水前表现为静水压力。出水后承压水头降低,部分势能转换为动能,这时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同时起作用。
静水压力对隔水层原生裂隙具有楔劈扩大作用,水压愈高,作用愈显著,回采中在静水压力作用下,底板隔水层薄弱部位常常发生出水。
动水压力作用主要表现出水后对裂隙的冲刷及物质搬运作用,在动水压力作用下,裂隙被冲刷扩大,充填物质不断被带走,水源通道越来越畅通,出水量越大。
肥矿集团在开采承压含水层上覆煤层过程中发生多次出突水。因此,如何实现承压水上覆煤层的安全开采,成为急待解决的大问题。
1)留设防水煤柱。是防止断层、陷落柱突水的有效措施之一。
2)对五灰进行注浆改造。五灰位于太原群下部煤层和奥灰之间,虽与奥灰水联系密切,但其厚度小,容易治理。从影响底板突水因素分析,如果想法切断五灰与奥灰水联系,减少其补给量,充填五灰及上部隔水层裂隙,改变五灰本身的富水性,就能有效地预防工作面底板出水,实现安全回采。
对五灰注浆改造的作用是:①改变五灰富水性。在注浆压力作用下,浆液沿裂隙扩散、沉淀、结石,充填五灰岩溶裂隙,改变其富水性,使其成为弱含水或不含水。变含水层为隔水层;②切断了奥灰水向五灰补给通道。注浆过程中浆液沿着奥灰补给给通道向下扩散、沉淀、结石,堵塞或缩小通道断面,减少或杜绝奥灰对五灰的补给水量;③加固底板隔水层。在注浆压力下,浆液沿五灰裂隙上升,扩散、固结、封堵。消除了原始导高,增加了有效隔水层厚度,提高了底板强度。
3)建立足够疏排水工程。
4)完善隔离工程。建造水闸门、密闭墙,把矿井的两井、两翼、各水平、上下组煤之间有效隔离,限制灾情扩大。
5)回采面切眼挑顶布置,按规定放顶,缩小最大控顶距,支柱穿鞋等,减少矿压对底板破坏。
肥城矿区在承压含水层富水区上覆煤层开采中,采用注浆改造的方法,对于类似水文条件的其他矿区的水害治理是一个启发和借鉴。
张强(1979-),男,汉族,现从事采矿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