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模式的构建和应用

2014-12-23 04:56:41王孔义
中国信息化 2014年19期
关键词:业务流程信息化信息技术

文|王孔义

当前,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任何身处竞争环境中的企业都需要抓住机遇。通过信息化武装企业架构,并在这一过程中,正确理解信息化的目的、作用与内涵,依照本企业的条件与客观实际,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便使其管理工作能够在创新体系中达到时代的要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实现国家兴旺发达的长久动力,现代企业只有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才能保障对企业改革、改造与改组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优化业务流程与组织架构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缩短和世界先进企业的距离,提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现代企业对信息化关系相对盲目,管理创新工作的推进效果有待提升,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解析

1.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指的是借助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对企业现有生产、经营、设计、制造与管理进行设计,以便为企业决策提供及时、有效、准确数据信息的运作模式。在当今时代,现代企业要向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胜,除了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加以更新和优化外,还应按照市场规则和市场取向,对竞争对手、消费者的诉求做出积极、迅速的反应。而为了实现这一点,除了要对企业的资源与能力进行全面整合外,还需要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实际上,企业信息化以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内核,通过不断有机融合人、信息技术与组织管理等相关生产力要素,为企业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要不断应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与应用,构建相对于其他企业更强的竞争能力。总体而言,企业信息化主要表现在对其运营过程进行信息化设计,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做出更多、更积极的努力,以此保证信息的快速、准确传递,使企业的不同部门、不同职能之间能够有效协同。此外,对于身处供应链上的企业,其信息化和商务活动还要进一步实现网络化和基于信息的管理等。

2 企业管理创新

当前,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取决于其竞争优势的强弱,而在管理方面谋求创新将是新经济时代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时期,企业管理的涵义被人为扩大了,除了要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加以执行外,还要在管理创新方面做出更多的选择,以此实现管理绩效和竞争绩效的提升。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带来的冲击,管理和管理创新的含义更加深刻和多变。不但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计划和指挥,还要通过创新思维对企业中的人、财、物等因素进行充分协调,在发现和与重组各种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各项的积极性与主体性。

信息化导向下现代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构建

1.通过整合资源扩大竞争范围

现代企业在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与复杂的社会环境时,通常要借助信息化的理念与技术,使对企业资源控制界定在相关范围之内,一旦超越了企业边界,延伸到企业以外的其他地方,将会使这些资源难以控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在企业管理创新的状态下进行,使之能够始终以核心企业或者核心业务为出发点,借助对信息流、知识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完成从采购到最终产品的整个供应链(实际上,供应链理念在信息化背景下体现在知识管理模式之中,指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中要在知识的指引下完成延伸与拓展,而这其中就包括了企业的战略伙伴与最终用户等)。

2.加强基础管理

在信息化社会中,我国企业所面临的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问题便是基础管理。这是因为,企业管理需要根据不同的层次进行。比如,在投资决策领域,要借助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保证企业最高决策的进行,使企业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而在经营管理层面上,现代企业要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具体战略的方案设定和最终实施,以此提高管理效率,使企业的实际工作与战略目标的执行保持较小的距离。在基础管理方面,现代企业要对其基本业务加以始终关注。比如,对制造企业来说,从原材料到生产成品,从产品生产到产品销售,无论是其中的哪个环节,其存在的终极目标便是为消费者或者客户服务。而为了保证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彼此衔接的,就需要通过信息化管理使企业的成本、人力、资金等都处在可供范围之内,保证企业各项决策最大限度的实现。

3.注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

对现代企业来说,在应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实践的过程中,要使之与企业的管理思想与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期起到从局部到全局、从内部到外部、从战术选择到战略执行的演变,并将其在企业内部全方位、深层次的展开。实际上,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指向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还涉及到通过科学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引进,在企业内部构建一套符合信息化要求的先进经营管理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组织结构和运行结构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进行有效的业务流程重组,在突破现有组织结构与职能界限之后,全面提升企业的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

4.借助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在传统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其经营实践通常只关注一些单一的业务流程,对知识流程等的存在与价值较少给予关注。这种做法不但有碍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还会对其业务流程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企业要借助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率,而重组的目的便是要将企业内部知识和信息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通过知识流程对业务流程的运行加以指导,以此保证企业的知识流程构建处在较高的效率水平之上。此外,在企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借助业务流程重组,能够保证企业知识资源管理能够从战略视角出发不断突破现有的职能部门界限,最大限度地促进组织之间的沟通和对员工的授权,在不断服务顾客的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合理的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的构建,最终实现对企业现有资源——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有效管理。

信息化视角下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实际应用范式

1.树立“信息为先”的管理创新思想

对现代企业来说,为了实行信息化管理,应该得到企业高级管理层的全面重视,也就是说,为了推行信息化管理,需要树立“信息为先”的管理创新思想,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保证企业的每一个细节和每一个角度都能够体现出信息化的特征,在企业内部构建起信息化运行的良好氛围。此外,还应对信息化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将信息管理软件的引入看做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结束,而是要在引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不断加强对软件信息化的管理和实践。此外,还应认识到企业信息化管理属于全新的管理模式,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摒弃原有的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管理过程能够实现信息的环环相扣和彼此相关,在企业系统中形成连锁反应。

2.执行“信息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对信息的竞争将会与对人才的竞争一起,成为主要的竞争形式。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就需要在树立“信息为先”的管理创新思想的基础上,全面执行“信息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将信息化管理全面贯彻到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中,才能不断借此增强企业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还需要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加以重视,因为企业中的工作人员不但要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与使用,还应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如信息统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发挥关键作用。因此,现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一方面,要求企业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企业的管理创新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执行下去,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信息系统加以使用和维护,确保员工可以熟练使用该系统,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身素质,服务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

猜你喜欢
业务流程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RPA机器人助业务流程智能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STK业务流程优化的探究
电子测试(2018年23期)2018-12-29 11:11:28
企业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中整合ERP之探索
基于财务业务流程再造的ERP信息系统构建探析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