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东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5)
综合类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探议
隋东亮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5)
本文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内涵出发,就当前综合类高等院校开设的该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就业现状作为分析点,依据学校学习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探索如何提高该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方法。目的是让该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真正走向成熟和完善,使该专业的毕业生,通过毕业设计这一段时间的课题实践具有较强的专业竞争力。
综合类高校;毕业设计;改革;创新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作为我国艺术类专业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是艺术类教育各个专业教育中开设最早、学科建设相对成熟的专业。虽然视觉传达专业经历了工艺美术、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几个名称的演变,但其课程设置、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几十年过去了,各个院校都在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但是,一系列问题从其根本上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当今的社会物质高度发达,科技发展迅速,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使得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因此信息的传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信息传达的视觉符号和视觉传达手段也越来越具有多元化。
上述可以看出传统的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已变得相对薄弱,毕业设计作为该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突显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依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可以看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的部分要求,以及社会需求和学生实际设计能力相结合,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培养出具有真正动手能力的学生。毕业设计作为一个较大的课题,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是进入社会前的一次很好的“练兵”,应加强和重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2.1 专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开设视觉传达专业的学校众多,除了专业美术学院外,综合类高校开设的该专业是我国艺术类专业教育的主力军。综合类院校因在师资和教学设备的相对不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专业的发展,更别说适应社会的需求了。这是因为综合类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和教学大纲以及培养计划基本上从最初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借鉴而来,是一种直接的拿来主义,照搬了该校当时的教学方面的经验,各个地方高校并没有考虑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产业特色,教学没有和这些特色结合起来,也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也就没有了创新,因而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也难于付诸实践。所以,纵观我国大江南北,沿海与内陆,各个地方的综合类院校的该专业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都极其相似。一派重理论轻实践的“繁荣”景象,学生在实践设计时,过度的依赖教师,缺乏自信与个性的发挥,也造成了整个专业泥足巨人的景象。
2.2 教师队伍现状
综合类高校的大部分专业教师毕业于同类的综合类院校,接受的也是传统的平面设计教育。由于缺乏自身专业的更高认知和教育教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对专业有新的知识的补充。加上高校招生规模的一味扩大,使得大多数青年教师忙于应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科研量,也很难有时间进行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作为高校中教学主力的青年教师,缺乏有效的“充电”时间与机会,教学中很难有新的提高和创新。也难于在教学上有良性发展。再加上没有优质的教材作为参考和学习,学科前沿知识不能得到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同行之间缺少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的交流,这些都不利于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所以,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深造和培训,使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能脱离社会的前沿知识和社会需求的认知。这对学生的发展有莫大的益处,同时为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有更有效的指导。
2.3 教学设施现状
教学要有固定的、专业的授课地点。特别是艺术类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是以实践为主的专业,所以固定的教室对学生的学习和课后设计都至关重要。但是,这样的现状在综合类高校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教学基础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学生没有固定的上课教室,特别是专业教室,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的个别的学校一个学期学生换一个地方上课,学生的课题训练大部分都是在宿舍完成,久而久之养成在宿舍做课题的习惯,毕业设计师,即使安排了专业的教师为这些学生提供便利,但是,还是很难满足资源的充分利用。这就造成两方面不好的影响,一是同学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同学之间的思维表达没有很好的互相学习;二是教师也很难及时的与学生交流和辅导,甚至教师无法掌握学生课题的制作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很多投机取巧的机会,大大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所学知识的及时的反馈。再者,多媒体硬件设施配置不全,教师有很好的参考资料也难以及时的向学生传达。这一系列不利因素都会造成毕业设计时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
目前中国高等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社会需求人员日益饱和,另一方面学生专业素质逐渐下降。高等院校因上述建设方面的现状,使得学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毕业设计作为检验合格毕业生的条件之一,是检验学生在毕业前整体专业素质的一项课题,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较客观的判定学生对该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专业修养和审美。
通过近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可以给学生有效的学习和锻炼:
3.1 有效地计划整个设计过程
毕业设计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在这一段时间内,规划好自己的选择的课题,设计的表现和设计工作量,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没有很好的时间规划,必定做的设计虎头蛇尾,甚至有些同学将设计草草结束,这类同学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没做完,时间不够用。其实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规划的问题,良好的计划事半功倍,通过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学习这一点。
3.2 专业素质综合体现和运用
毕业设计不再是单纯的某一课题的训练,而是整个四年所学专业的综合体现。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设计规范等综合体现在设计作品上,因此说它是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体现。而且学生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习的目的性增强,对不明白的知识点有了明确的学习;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增强很多;与导师在专业问题上的探讨也逐渐增多;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所以,毕业设计是学生知识迅速扩展和增加的阶段,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在专业认识上有更明确的认识和定位。
3.3 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增强
创新体现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发散能力。毕业设计也是学生集中头脑风暴的时期,它打破以前设计课题的范围,突破自我设计的能力。创新不是灵感的产物,是学生长期设计经验积累后的设计才能。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检验出学生在平时学习积累的重要性,也可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毕业设计是需要大量动手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要求相对较高,是学生毕业进入设计单位前的很好训练。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在这方面得到很好的锻炼,整体专业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提高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毕业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能力,以及把学习转化为成果。因毕业设计对学生的毕业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所以,学生投入的时间相应增长,学习积极性也明显提高,毕业设计一方面强化了原来的知识,另一方面使得四年的知识得到良好的串联,使课题的研究、设计和制作基本上与工作要求相一致。所以,毕业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的重视程度应该再加强一些。综合类高校应该在上述提出的现实问题上给予尽快地解决,以促进高校教学任务的正常进行,对培育学生也起到良好的作用。
[1]方芳.综合类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分析[J].广西轻工业,2010(5).
[2]赵海燕.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探微[J].艺海,2011(1).
G642
A
1671-0037(2014)09-94-2
隋东亮(1978.9-),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视觉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