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探析

2014-12-22 01:52罗泽银
关键词:转变新课程教学方式

罗泽银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向以“学”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展现其弊端,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因此,转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迫在眉睫。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弊端,并提出了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  教学方式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49-01

虽然新课标标准已经实行了多年,但受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思想的影响,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承袭着这种方式。众所周知,传统语文教学虽然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不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探讨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讲授的方式过于单一、古板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讲课过程中气氛比较死板,教师只是传输知识的“工具”,只是将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处境和思想。教师简单的说教并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很多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显得比较被动,语文甚至成为学生的负担。语文学科与众多学科相联系,如果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割裂开来,这并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建立[1]。而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学生的积极性会降低,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标准答案模式的教学

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语文教学中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如果将语文教学模式规定为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式,这不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构建。实践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将语文教学规定为标准答案式的教学,只是为了应付应试的需要,只是教给学生如何更好地应付考试,让学生接收这种思维方式。这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3.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性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多沿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而且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多是以教师的兴趣和爱好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处于主体的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这种教学方式教师付出的辛苦很多,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措施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首先应该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有一定的遐想空间和自由。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性,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见解,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不同见解,要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教师在转变过程中,切勿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将个人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针对不同的见解,或许不完善,或许有些偏激,教师都要认真听取,并及时进行更正,切勿完全否定或者批评学生的看法,要尊重学生的看法,肯定学生的意见[2]。鼓励和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语文思维,要学会鼓励学生勇敢的发言,积极踊跃地展现自己的才能,让学生在参与收获快乐,感受语文的魅力。

2.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

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文教学的思维方式,要学会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从“教”转变为指引者的角色。新课标下,教师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学习优秀的同学,要让他们继续努力,针对那些成绩稍差的同学,要适时的学会鼓励和支持。在讲授课题过程中,要改变原先只是教授学生如何考试的方法,教给学生标准答案的方法,要改变沉闷的课堂氛围,要学会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收获快乐。

3.创新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在发展学生创新性和沟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探究活动就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而这个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夯实自己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组织语文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相关的演讲比赛、手抄报或者知识竞答等方式开展活动。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设计实践活动,为学生锻炼创造更多的机会。

4.要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改革

我们正在使用的语文教材比较陈旧,很多内容并不能适应现在日新月异的社会,也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改革教材过程中,可以选用那些优美的文章、新颖的图片,也可以选择一些国外大家的名作,扩展学生的视野。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有了很大的提升,与传统语文教材相比,无论是内容的安排、封面的设计或者图片的采用等方面具有了很大的进步。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减少了部分不必要知识的记忆,而且语文理解难度上也降低了。课本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更加注重体现人文精神。

5.要注重遵循教育规律,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新课标下,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遵循教育的规律。在开讲前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板书,使学生明白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3]。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要让阅读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而且课前要精心设计课堂的问题。学会在提问学生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提问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仅需要学生、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学校和整个社会的支持。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是语文教学思想、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要创新原先的语文教材、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推动语文教学的顺利改革,才能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李海艳.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4,09:134.

[2]潘晶.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82.

[3]柯镇林.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8:180+182.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变新课程教学方式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