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
【摘要】人性问题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大命题,一直是前秦儒家乃至整个中国哲学界争论不休的焦点。《三字经》开篇便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正与儒家人性论的主流思想——孟子的“性善论”相吻合,然而“人之初”,是否真的“性本善”呢?笔者认为不然。本文从荀子“性恶论”的观点出发指出了孟子“人性本善”论存在的诸多疑点。
【关键词】人性问题 孟子 人性本善 荀子 性恶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86-01
1.引言
“人之初,性本善”的言论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人之初”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性”,即与生俱来的东西。前秦时期大致形成了四种人性理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之后宋理学兴起,“性善论”逐渐成为主流。
2.“性善论”的发展
2.1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
孔子之后,思想家告子提出“性无善无恶说”,他认为“生之谓性”,而人生来并不具备善恶,所以善恶必然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因此他主张性无善或不善之分。“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人性就像是湍急的水,从东边开了口子,就流向东边,从西边开了口子,就流向西边。但是人虽然没有善恶的定向,却可以接受教化,所以善是教化的结果。
2.2孟子对告子的批判及其人性本善的理论
孟子不赞同告子的理论,他认为如果性无善恶之分,就取消了人们为善的基础,只有坚持人性为善,才有根据行善,进而成就道德。人性向善就像水向下流一样确定无疑,他进而提出了自己的“性善论”:
首先,性善的根本在于心善。孟子认为人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因为人人都有“四心”,所以人人都固有仁义礼智的善。
其次,道德品质之所以各有差异,恶之所以出现,是由于后天坏的环境影响了人的善良本性的发展。
再者,道德观念是人的本性固有的仁义礼智这种“善端”从内心扩展开来的结果,所以孟子十分注重道德内求的路线。
3.“性善论”的疑点
荀子驳斥了孟子的“性善论”,创立了自己的“性恶论”,他认为人生而固有各种欲望,任其自由发展则必然引发恶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恶的发生,必须用礼和制度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笔者认同荀子的性恶说,认为人之初,并非性本善,孟子的人性本善理論存在着以下诸多疑点。
3.1不辨性伪与善恶
荀子认为,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说是因为不知道“性伪之分”。“性者,本始材朴也。”“性”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先天性的,先天的东西无所谓善恶,不能用后天形成的善恶来评价先天的人性。与性相对的是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伪,即人为的意思,具有明显的后天性。所谓善,是一种的道德评价,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而道德是人类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关于人的行为规则和行为评价标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体系下道德标准。何谓善?何谓恶?其实,善恶评价标准取决于对于人的欲求的态度:适度抑制欲求,不使之泛滥就是善;放纵欲求,不择手段地去加以满足就是恶。“人之初”的欲求不过是求生本能,没有也不可能自觉地超过“度”,所以无所谓善恶。
有人会说,既然人性不可以言善恶,那么荀子的“性恶”之说也是有误的,其实不然。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他所谓的“性恶”,并非人性本恶,而是说人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恶”。尽管他认为人性本身包含着“好利”、“疾恶”、“好声色”的因素,但还不能说这些因素本身就是恶。恶只是这些因素被过分或不加节制的放纵,即“顺是”到一定程度所转化出来的结果。
3.2 人性本善,恶从何来
根据孟子的学说,假设人性本善成立,那么人性中的恶从何而来?孟子说是由于沾染了社会环境中的恶,那么社会环境中的恶又从何而来?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既然每个人的善都是与生俱来的,那么社会里又怎么会产生恶的呢?进一步讲,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就应该向善容易向恶难,而实际情况却是向恶容易向善难,孟子并没有解释这些问题。那么“性恶论”又如何解释这些问题呢?荀子解释说,人之所以能够合乎礼仪而归于善,是圣王师法和礼仪教化的结果。那么圣王是如何出现的?为什么不能人人都成为圣人?——“可以而不可使也。故小人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君子可以为小人而不肯为小人。”因为有些人一味地顺从放纵自己的本性,不肯沿着圣之道走,因此便成了小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他们自己努力修习礼义来合理限制自己的本性,并对此加以引导才成为圣人,由此便解决了“人性本善”论的缺陷。
3.3 忽视了“他律”的重要性
“性善论”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只要发觉本心,反求诸己,修身养志,不必外求都可以成为仁人君子,这样就弱化了外在礼仪法制对人的规劝约束。古今中外的政治实践也证明,单纯的自我道德约束是不可能完全阻止“恶”的发生的,自律固然需要,但是他律更加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孟子的“性善论”容易使人导致盲目乐观主义,那么荀子的“性恶论”则会使人陷入悲观主义,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荀子“性恶论”的重点不在性之恶上,而在于性是可以化“伪”的,在于性的可塑性。佛家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与其说是表达了人性中有善根的美好愿望,不如说正是印证了“拿起屠刀”的恶是可以化为善的。“性恶论”发现了人性固有的缺陷,但是可以通过“隆礼”、“重法”对人性的缺陷予以弥补,对人性的恶加以约束和惩戒,以防止政治权力被滥用而使人民权利遭受侵犯,这与当前法治社会的思想不谋而合。
4.结语
由以上论证笔者认为:人之初,本无善恶之分,而是生而有各种欲望,任其无限度发展必然导致恶,若以礼仪加以教化则可以成善。相比如“人性本善”说,“性恶”说似乎更接近真理,因为它发现了人类生存需求的重要性,发现了教育引导和外在约束力量的极端重要性,自律与他律双管齐下,才能更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王先谦.荀子集解[M](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88.
[4]中国古代哲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