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诱导时芬太尼的不同给药方法对其诱发患者咳嗽的影响

2014-12-21 07:00刘小鸣罗小燕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感受器溴铵异丙酚

刘小鸣,罗小燕

(南丰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南丰 344500)

芬太尼是经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过程中常用阿片类药物,但静脉注射后短时间内易诱发咳嗽并导致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临床预防芬太尼诱发咳嗽的方法有预先注射利多卡因、麻黄碱、稀释或缓慢注射等,但效果不确切。本研究拟评价麻醉诱导时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对其诱发患者咳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选择2011 年1 月至2013 年2 月在南丰县人民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420 例,术前无须放置胃管,无哮喘、气道高反应性疾病、高血压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未使用激素及支气管扩张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20 例患者分为4 组:常规组(A 组)、预注射组(B 组)、稀释组(C 组)和后注射组(D 组),每组105 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见表1。ASA 分级Ⅰ级或Ⅱ级,体质量波动幅度不超过标准体质量20﹪。4 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4 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比较

1.2 麻醉诱导

A 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芬太尼(50 μg·mL-1)2 μg·kg-1、异丙酚2 mg·kg-1、维库溴铵0.1 mg·kg-1;B 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芬太尼(50 μg·mL-1)0.5 μg·kg-1、异丙酚2 mg·kg-1、维库溴铵0.1 mg·kg-1、芬太尼(50 μg·mL-1)1.5 μg·kg-1;C 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芬太尼(20 μg·mL)2 μg·kg-1、异丙酚2 mg·kg-1、维库溴铵0.1 mg·kg-1;D 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异丙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1、芬太尼(50 μg·mL-1)2 μg·kg-1。因患者注射芬太尼后1 min 内会诱发咳嗽反应[1],因此本研究于注射芬太尼后2 min 时行气管插管。

术中麻醉维持均采用异丙酚(6 mg·kg-1·h-1)、瑞芬太尼(7 μg·kg-1·h-1)持续静脉泵注。

1.3 观察项目

记录气管插管时患者咳嗽情况(无:0 次;轻度:1~2 次;中度:3~5 次;重度:﹥5 次),异丙酚注射痛[出现面部痛苦表情和(或)手臂逃避动作即判断为注射痛]的发生情况。于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咳嗽时(T3)、气管插管时(T4)记录患者的心率和有创动脉压。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取检验标准α 值为0.05,取β 值为0.1,结合预试验结果,以55%为最大率和30%为最小率时,计算出样本量不低于97,为获得相对准确的研究结论,样本量取105。

采用SPSS1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4 组心率和有创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 组患者心率和有创动脉压

表1 4 组患者心率和有创动脉压

1 mmHg=0.133 kPa

2)芬太尼诱发患者咳嗽的发生率A 组最高、D组最低。与A 组比较,其他各组患者咳嗽发生程度降低(P<0.05);与B 组和C 组比较,D 组患者咳嗽发生程度降低(P<0.05)。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4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4 组患者咳嗽和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的比较

3 讨论

麻醉诱导时应用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等的主要目的是镇痛、镇静,如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及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等。

静脉注射芬太尼诱发咳嗽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1)与咳嗽相关的感受器分为3 种,分别是快速适应性肺部牵张感受器(RARs)、肺部C 纤维感受器和支气管C 纤维感受器。RARs 是咳嗽反射最基本的传入通路,芬太尼可激活阿片类受体,而后激活突触前的感觉C 纤维,引起神经肽释放,刺激肺黏膜上的感受器,导致气管平滑肌收缩或支气管收缩,从而间接地激活RARs,而诱发咳嗽[1]。2)临床使用的主要是枸橼酸芬太尼制剂,枸橼酸是经典致咳药物,通过抑制C 纤维传导、刺激喉部和上呼吸道的RARs、激活神经激肽受体引起神经源性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支气管收缩,诱发咳嗽[2-3]。3)阿片类药物可引起肌肉僵直,导致声带或声门上的软组织增厚,引起刺激性梗阻,从而导致咳嗽[4]。

麻醉诱导时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可明显降低其诱发咳嗽的发生,其中后注射效果最佳,这可能与异丙酚和维库溴铵抑制了神经反射和肌肉收缩有关。而芬太尼稀释用药和预注射均使芬太尼和枸橼酸在血液中得到稀释,与快速注射时比较,其血药浓度峰值较低,难以达到刺激肺化学感受器的阈值,不至于引起激肽或组胺快速释放,避免了气管和支气管收缩或痉挛引起的咳嗽反应[5-6]。

本研究将420 例行全身麻醉的患者,根据芬太尼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A 组)、预注射组(B组)、稀释组(C 组)和后注射组(D 组),每组105 例,结果提示,芬太尼诱发患者咳嗽的发生率A 组最高为35.2%,B 组为7.6%,C 组为9.5%,D 组最低为1.9%。与A 组比较,其他各组咳嗽发生程度降低(P<0.05),与B 组和C 组比较,D 组患者咳嗽发生程度降低(P<0.05)。心率、有创动脉压,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4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麻醉诱导时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可明显降低其诱发咳嗽的发生,其中后注射效果最佳。

[1]Widdicombe J G.Neurophysiology of the cough reflex[J].Eur Respir J,1995,8(7):1193-1202.

[2]Fox A J,Barnes P J,Urban L,et al.An in vitro study of the properties of single vagal afferents innervating guinea-pig airways[J].J Physiol,1993,469(1):21-35.

[3]Karlsson J A,Hansson L,Wollmer P,et al.Regional sensitivity of the respiratory tract to stimuli causing cough and reflex bronchoconstriction[J].Respir Med,1991,85(S A):47-50.

[4]Stellato C,Cifillo R,Paulis A,et al.Human basophil/mast cell releasability.IX.Heterogeneity of the effects of opioids on mediator release[J].Anesthesiolog,1992,77(5):932-940.

[5]马汉祥,张宁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4):382-383.

[6]沈锦春,杨建军,郭海峰,等.等效剂量芬太尼、舒芬太尼和雷米芬太尼诱发咳嗽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9):753-755.

猜你喜欢
感受器溴铵异丙酚
大蛾卵跳小蜂触角感受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研究获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化学感受器瘤诊治经验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手指为什么比其他部位敏感?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