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秀芳
(作者是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博士。本文获得“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的支持)
本文作者于2009年和2013年在澳大利亚国家电视台驻悉尼总部,就澳大利亚人对中国哪些方面的事务感兴趣、这对澳媒对华报道带来的影响、澳媒对华报道存在的误区等问题采访了澳大利亚国家电视台首席执行官布鲁斯·多佛(Bruce·Dover)。这位媒体高管的回答,对传媒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也是一种有启示性的参考。
问:澳大利亚人对中国哪些方面的事务感兴趣呢?
答:澳大利亚人对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深表敬佩,迫切渴望了解中国。中国人民衣食住行的变化,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文化的变迁,以及改革开放的现状与进程等是澳大利亚人关心的话题。他们特别想了解中国经济的增长情况,以及这对中国国际地位产生的影响,也很想了解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
问:这对对华报道的“战略决策”带来哪些影响?
答:我认为报道的“战略决策”是指报道方式,即如何报道中国。我们要求记者客观全面地报道中国的发展。“战略”在这里指不能仅用西方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更要从中国社会文化视角阐释中国,这就要求媒体工作人员提高对华报道能力。记者往往从“西方视角”出发,忽视了用“中国视角”来采写和评论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层面的事务。
澳媒报道范围的“宽”与“窄”影响澳洲人对中国的印象。台里急于加大对华报道力度,拓宽对华报道范围,不再局限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新闻题材。计划把位于西部地区的重庆列入重要报道对象,以它为依托,详细地向公众阐释中国东西部之间的差异。西方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处于片面、一鳞半爪的状态,普遍认为中国所有事物都是崭新、现代化的,上海浦东和壮观的北京奥运会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缩影。但中国大城市以外的其它地区在农村发展、教育、健康和服务业等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西方民众必须了解中国政府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众多棘手经济问题的方式与途径。西方人常用惯性思维模式认识和判断事物,但中国的问题很复杂。我们必须报道发生在中国大城市以外的新闻事件,向观众呈现一个真实、完整的中国。
问:澳媒对华报道存在哪些问题?
答:澳媒在涉华报道上应更慎重些。受媒体本质的影响,澳媒热衷于追逐有刺激性和冲突性的新闻事件,一味渲染两国间的冲突,对双边关系中正面、积极的事务避而不谈。因此,要引导澳媒关注双边关系中的正面事务,分析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特点、趋势及走向,避免草率地对新闻事件下好与坏的判断。这项任务紧要且艰巨。
澳媒对华报道有时一边倒,形成模式化的追风趋势。某位记者报道了某个新闻事件,其他记者对事件的真实和准确性不做调查就一窝蜂地跟进报道。西方受众生活在24小时滚动新闻的“怪圈”,渴望获取即时、及时与全面的新闻信息,但信息不等于事实。要满足全天滚动新闻播报的海量需求,记者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展开深入、透彻的调查,但其职责在于报道事实,而不在于复述缺乏核实的信息。再者,我们的记者习惯用西方文化视角来报道国际事务,对中国历史、文化和语言的认识不足,匆忙对中国事务做报道与评论,难免报道失实,误导受众。我们的记者还过于关注中国取得的成就,对大片贫困地区和人口的现状不够重视。
问:澳方记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对华报道能力呢?
答:要鼓励澳方记者和通讯员延长驻华时间,努力学习汉语,增进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国情复杂,驻华记者和外交部官员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充分了解中国。他们的驻华时间一般为二到三年:在第一年,记者对中国了解不多;两年后,开始真正地认识这个国家;三年后,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和报道中国事务,但记者们在第三或第三年后却被派到其它国家。澳方要加大对驻华记者和通讯员的投入,给他们创造学习汉语的良好条件,帮助他们消除语言障碍,促使他们乐意在中国驻留更长时间,培育对中国文化、政治和人民的深刻认识,通过这些途径改进澳媒对华报道中存在的模式化趋向和刻板印象。我们在这些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
澳媒对华报道必须做到客观、公正和全面。澳大利亚和其他西方国家受众很想了解中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但单纯报道农民贫困的生活状态有失偏颇。记者要充分交代新闻背景,向观众说明中国大部分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不高,帮助他们适应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难度很大,中国政府实行了哪些措施提高了全球12亿多人口的生活水平,取得这个成绩绝非易事。再者,澳方记者要向受众诠释新疆和西藏某些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中国对外推行防御姿态跟它在历史上多次遭受外来侵略有关,这促使中方更重视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再次遭受侵略或威胁。记者不能简单报道说中国军队平反了西藏叛乱,应全面告知公众事件的来龙去脉,回答如下问题:谁发动了叛乱?真实情况是什么?幕后指使者是谁?事态为什么仍在发展,为什么又有了转机?事实上,中国政府在西藏花巨资兴建了大量的城市设施、学校和医院,对西藏的暴乱及无辜民众的丧生感到无比悲痛。
问:中国现阶段的国际形象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中国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这是很深刻的思想。
总的来说,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负面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冲突的价值观、固有偏见、对中国社会、价值观和政策认识的匮乏,以及对中国经济和政治崛起的恐惧。
问:您作为资深的媒体高管,对塑造或提升中国在澳大利亚的形象有哪些建议?
答:我认为,双方媒体在对方事务的报道上面临诸多挑战,须增强两国媒体和记者间的交流,在加深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对彼此事务的报道能力。双方媒体应集中精力向公众说明两国虽在实力和文化上有很大差异,但相关性和互补性很强。在经济和地理政治格局上,两国联系密切,稳定的亚太地区形势对双方发展至关重要,都不希望朝鲜发生战争,也不愿意见到巴基斯坦局势失控。两国连接东方国家与西方世界,都必须处理好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
中国政府的防范意识有时过于强烈。其实,对外界批评大可不必过于敏感,理性客观地阐述你的观点和立场就好了。政府越强烈地回应外界舆论,公众必萌发猜疑:“你到底在隐瞒什么?”“为什么强烈表示不满?”
言少胜多,沉默是金,这是中方回应西方媒体应采取的策略和艺术。中国政府认为对任何有争议性的事件都必须表明态度,但在某些情况下无声胜有声。西方媒体实行24小时滚动新闻制,胃口很大,需要海量新闻资讯来填补时段空白。中方对新闻事件做出强烈回应会让媒体有机可乘,伺机炒作。因此,政府面对媒体有时保持沉默,反而有利于事态发展,或低调表示尊重他国政府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发表此言论不意味着中方同意对方的观点,但表明尊重对方的话语权。这就是中方应对西方媒体炒作时可借用的对策。
许多澳洲人觉得中国文化难以理解与接受。我们得深信能跨越肤色和宗教信仰的差异,发掘两国间更多的共同利益和信念包括价值观,对彼此共性和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有着多元文化的澳大利亚相当年轻,历史遗留问题少;中国历史悠久,国情复杂。随着中澳人际交往和文化认知的加强,澳大利亚对外来文化更能采取宽容、接纳的态度,进一步认识到两国在亚太地区是重要的合作伙伴,与中国关系将朝着更友好、融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