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自身强项 延伸报道链条——浅析《中国环境报》食品安全报道

2014-12-21 09:33文/徐
中国记者 2014年2期
关键词:餐厨转基因食品

□ 文/徐 琦

(作者是《中国环境报》新闻专题部主任)

编 辑 王清颖 wangqy1012@gmail.com

抓现象更要抓本质

《中国环境报》以环境新闻报道见长,而食品安全问题背后往往蕴藏着环境根源。基于此,环境报的食品安全报道较少涉及片段式、简单化的动态资讯,不是追着其他媒体后面跑,仅仅热衷于抢“一手”新闻,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环境与食品安全问题的交叉区域,探究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力争抢占“第二落点”。

食品安全报道包括食品生产、食品加工技术、运输储存技术、政府相关立法、监管执法行动,还涉及宗教、道德、人生的自我选择、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等各方面问题。而《中国环境报》的报道则在此基础上,继续拉长这一报道链条,以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反观食品污染的原因,给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总的来看,环境恶化是拉低食品安全指数的一大黑手。从源头来说,一些地区GDP越来越高,工厂越来越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排放量越来越大,加上农药的大量使用,使重金属元素等有毒物质残留在土地和水中,且多年难以分解。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产出的农产品难以满足食品安全要求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从过程来说,食品工业中的食品包装、餐具等环节存在的环保问题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从末端来说,餐厨/厨余垃圾的处理不当,也将直接造成地沟油横行肆虐。

如2013年5月媒体曝光“湖南镉米事件”,《中国环境报》在第一时间刊登评论《鸵鸟还能当多久?》。由于湖南有色金属矿业发达,初始阶段,有不少人怀疑这是当地土壤由于受到工矿企业的污染而将镉转移到水稻中。然而,根据我们的分析,镉米的产地湖南省攸县并非邻近矿业,且有湖南省环境监测站的数据支持,那么镉又是从哪来的呢?在这篇评论中,作者做出大胆推测,镉主要来自于化肥的过量施用。因为磷肥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镉,不当施用磷肥会造成土壤镉污染,已经得到国际公认,在部分欧美国家,磷肥中的镉含量被严格立法限制。

之后报社派出记者赴湖南当地调查,通过采访专家,了解到湖南是目前全国土壤酸化面积最大的一个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活性较大,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导致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以及不合理耕作等。此次“镉大米”危机的爆发,便是敲响了环境容量到达临界点的警钟。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粮食离不开化肥农药的支撑,另一方面是化肥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我们似乎陷入了两难的抉择。记者并未停留于此,还进一步介绍了化肥减量化的解决方案和相关研究进展。

既要看病也要抓药

从“瘦肉精”“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增甜剂”“染色花椒”到苏丹红、毒奶粉,细数这些被曝光的不合格产品,虽然分布在全国各地,但在经过各级各类媒体竞相转载与争相解读之后,受众从这些报道中推及其余、主观想象,把“个案”推而广之到整个行业、整个社会,造成公众不敢消费、不放心消费,社会诚信体系进一步瓦解、社会焦虑加剧。

诚然,由于我国食品工业企业数量大、规模小且分散,监管体制不顺,监管力量不足,食品安全问题确实普遍存在,媒体发挥“瞭望哨”的作用,作为“第三方”进行监督无可厚非,但如果纯粹为哗众取宠,只报忧不报喜,或是极力渲染夸大而罔顾科学性,不经论证随随便便就抛出“有毒”“致癌”等耸人听闻的字眼,不仅打击了整个食品工业,也让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随着政府信息公开和公众风险意识的加强,再加上媒体一边倒的议程设置,极易让人产生不安全感。然而,这些问题都是无解的吗?当然不是。报道的宗旨在于平衡、客观,除了报道食品安全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应关注地方的一些实践经验,为读者传输正能量。

如《中国环境报》2013年7月15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篇报道《种田新理念 蛙声唱丰年》,介绍了上海积极探索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模式,在这里,有不施化肥农药、全靠青蛙捉害虫的生态“蛙稻田”,有利用茭白——水稻体系减少氮磷污染的养分梯次利用水田,有变废为宝利用秸秆减少白色污染的蓝莓基地。2013年5月2日头版头条的《引来“治土草”解去“环江毒”》则详细介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推广种植“治土草”修复中毒土壤的经验,通过“边生产、边修复、边监测”,使农田产量恢复到原有水平。而2013年6月11日生态版的报道《播种无农药的明天》则从陕西省洛川县的一位普通果农的亲身经历入手,为读者指出又一个新路径:停用三氯杀螨醇等有害农药,通过应用新技术,同样可以大幅提升农产品的内涵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经常在媒体中看到大量打击地沟油的法制新闻,而《中国环境报》力主从推动餐厨垃圾资源化的角度,从源头上防止地沟油的产生,并长期关注各地餐厨垃圾的管理经验。如2013年8月29日的城市版刊出整版报道《厨余/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路在何方?》,深入剖析地沟油背后利益链条的同时,还介绍了一些小区的成熟经验,得出的结论是:之所以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在全社会难以推广,根本原因在于尚没有哪种工艺在成本控制、循环利用、安全低碳等方面实现较为适宜的综合效益。实际上,这已经为解决问题指明了努力方向。

更通俗才更专业

专业,是环境报多年来风格年建设的一大诉求。一份专业的报纸,并非要把报道做得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才叫专业,恰恰相反,如何把原本非常小众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向广大读者传播,才是体现专业的试金石。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食品安全报道自然也要让老百姓读得顺口、看得明白。当前食品安全报道一直以告知性消息为主,即所谓的“爆料”,这样的报道虽然富于爆炸性,但却容易浮于表面。但现实是,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并非简单的造假制假,往往涉及复杂的专业知识。许多媒体只传播信息而不作解释,往往会让公众接收到无效信息;或是解释不到点上,简单传播“每天吃1000颗苏丹红鸭蛋才能致癌”“每天6颗铬胶囊才会有危害”等言论,看似阐明了食品安全的量效关系,却丝毫没有考虑到公众的心理接受力。

科学的报道需要通俗、生动,同时,要把主要内容用中心思想的方式提炼出来。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时,环境报把科普作为体现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在“应知”版中用大量篇幅对食品质量安全卫生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同时结合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等社会热点,对相关媒体报道中涉及的科学参数和专业术语作通俗化解释,做到知识性和时效性的完美结合。

“有机食品”凭什么这么贵?杂草全凭拔,虫子靠人捉。“有机食品如何认证?认证过‘三关’,耗时几个月。”仅从以上两个问与答,环境报食品安全知识科普的轻松活泼的特点可见一斑。

针对近期社会对转基因食品产生的怀疑态度,《中国环境报》推出专题《什么是转基因食品?》,在介绍转基因食物的“前世今生”、分类、优劣外,把正、反方意见摆出来,让读者自己判断。同时还把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进行介绍,尤其是有力澄清了“美国人不吃转基因食品”的错误说法进行澄清。报道除了引用袁隆平、顾秀林等国内一流专家对转基因食品的观点外,还进行客观中立地评述:“对于一种新生事物,争议是不可避免的,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好事,可以促进新生事物不断完善。现在应该做的工作是,尽快完善现有技术,争取在最短时间里取得更准确的科研结果;同时,要加强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管理,严格审批,强化标识等,让民众明明白白购买,放放心心消费……至于转基因食品到底吃还是不吃,把选择权交给公众自己吧。”

而在4家乳制品进口企业被曝光其产品可能受肉毒杆菌污染后,《中国环境报》也及时推出专题报道《对食品污染,你了解多少?》,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猜你喜欢
餐厨转基因食品
探秘转基因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转基因,你吃了吗?
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热电气联供系统优化
小型堆肥箱用于餐厨垃圾连续堆肥的性能试验
食品造假必严惩
餐厨垃圾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行业分析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