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亮
这个流行语起源于一篇名为“ 男子明知被骗仍汇54万,想看骗子究竟能骗多少”的新闻报道。2014年4月,老刘在网上买了一款男性保健品,在4个月的时间里总共给骗子汇去了54万余元。离奇的是,老刘明明在他被骗了7万元的时候,自己已经发现被骗了,但仍然马不停蹄跑银行,给对方汇钱。老刘给出的理由是“我就是想看看,他们究竟能骗我多少钱?”老刘说“才这么点钱,公安应该不会管的”,正是印证这句话,大智若愚的老刘成功解决了骗局,但也被广大网友调侃“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微博知名漫画家使徒子11月14日发布了一组漫画,并写到:“最近发现周边出现很多任性的有钱人,看了看感觉是这样的……”漫画里有钱人种种任性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有的有钱人喝酸奶的时候只舔盖子上的,剩下的扔掉;有的在评论微博的时候,“赞我的人每人送一包辣条”;有的养很多光头,统统做成茶叶蛋,想吃的时候就舔一舔……当然,还有遇到欺诈的时候,不断用钱砸骗子,“我就是TM想看一看死小子能骗多少钱”。而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只有一个:有钱,任性!由此,“有钱,任性”,以及同义语“我有钱,我任性”、“有钱就是任性”、“有钱就是这么任性”等词语开始逐渐在网络上热起来。
本意是调侃兼嘲笑有钱人令人大跌眼镜的做事风格,而现今多出于好友间或者微博、空间论坛上调侃用语。
如果说穷人的任性是在吃麻辣烫时选两份粉丝而不是一份,那么有钱人的任性就早已升级到把iPhone plus 6掰弯当C字裤穿的低调奢华有内涵的高级阶段。只是前者的任性在后者的任性面前,则显示出一种无可辩驳的怯懦,所以任性是有钱人的特权。“有钱,任性”的正确解读则是:只有有钱人才能任性,至于穷人,却总是没钱,也不能任性。
一个人的晚餐,六菜一汤。别问为什么,就是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在微博上贴一张22块5毛钱的照片,加上一句:“有钱,就是这么任性!”
语言学认为,语言因使用场合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变异,这被称为语言的风格变体。比如“小姐”一词,在富丽堂皇的舞会上,指的是仪态万方的大家闺秀,但是深夜的街头巷尾,响起这句呼喊,可能就有了别的可供玩味的意思。同一个词因不同场合的变化而具有了两种不同的意味。“有钱”和“任性”,在一般的场合,可能都给人以腰缠万贯和恣意放纵的印象,前者令人艳羡,而后者可能招人不快。但因网络世界的娱乐性和非严肃性,当人们打出“有钱”和“任性”的时候,可能自己兜里仅剩下两块坐公交的钱,并且完全吃不起奢华的辣条和卤蛋。语义的严重程度和现实的捉襟见肘之间强烈的对比,使得“有钱,任性”原本具有的嚣张气势消失殆尽,成为人们彼此调侃与自嘲的用词。表面上是“有钱,任性”的宣扬,实际上却是“没钱,认命”的凄凉,调侃是讽刺,同时也是悲伤。
社会学家马尔库塞认为,发达的工业社会正在成为一个“单向度的社会”,即没有对抗的社会,对现存秩序只有肯定面而没有否定面的社会。人的视线被控制在物质的、现实的层面上,情感、意志等属于人类心灵的东西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人的精神世界萎缩,成为“单向度的人”。而在中国逐渐向发达工业社会的时期,整个社会对于金钱的崇拜,以及贫富差距的两极化,都让人们对金钱有着深切的焦虑感。年轻的穷人为金钱所束缚,被房子所套牢,疲于奔命。“有钱,任性”式的调侃充其量只是对现状不满下的无可奈何之叹,人们用搞笑的方式自嘲,内在是对于金钱与有钱人的正面肯定。这种肯定不在于道德上的赞扬,而在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期许。当人们聚焦于对金钱与有钱人的讽刺与调侃,精神世界的萎缩造就的是网络时代的“单向度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