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文摘报的发展优势探讨

2014-12-20 11:07孙婷婷
新闻世界 2014年11期
关键词:文摘报新媒体

孙婷婷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传统媒体尤其是文摘类的纸媒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掘自己的优势所在并寻求突破?本文对此予以探讨。

【关键词】文摘报 新媒体 自信力

2013年对传统纸质媒体来说是颇具冲击之年,新媒体的盛行压缩了纸媒的发行市场和广告份额,导致有些纸媒甚至休刊、停刊。有人说:“2013年是纸媒的寒冬之年”,但笔者认为受众对纸媒需求的内核还在,比如对信息的需求、新闻基本品格的要求。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文摘类报纸的优势更加决定了它的发展转机。

一、新媒体及其带来的冲击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这四大传统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及是更加强调互动和参与的社会化媒体。如今,风行国外的Twitter、Youtube,以及风靡国内的新闻网站、博客、微信、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形式正在为媒体业带来自印刷术发明以来的又一次全新的变革,打造了一个所有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

新媒体对纸媒带来了冲击:“瞬间即时”冲击纸媒的时效性;“海量信息”凸显纸媒容量的短板;“互动聚变”放大纸媒互动性的弱势——微博、微信上互相转发的信息,让时间骤然缩短和空间骤然放大,为万众参与、万人互动提供了充分可能。一家传统报纸,发行量不过数万、数十万份,一个网民微博,粉丝可达数百万、数千万人!“及时广告”削弱纸媒广告份额。调查显示,杂志和报纸赖以生存的广告正在向网站转移。

二、文摘报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优势

新闻报道需要权威性,以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而纸媒恰恰肩负了这个重任。已故的美国新闻记者协会主席詹姆斯·凯瑞曾说,现代的报纸是启蒙运动的产物,报纸的最重要之处,并不在人们所假定的客观性、公正性之类,而在于它维护了公民之间的民主对话。也正是为此,报纸体现着公民责任、社会公义和政治独立的价值。而文摘类报纸是从海量可信度、公信力强的报纸、杂志、权威网站等采集内容,可谓集百家之精华,其观点的高度提炼性、新闻的精编化、信息的高密度整合性,让受众在短时间内能迅速捕捉当下最热话题以及深度解读,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当下,满足受众的阅读快感和阅读心理。

在新媒体时代,文摘类报纸最大的优势在于:

1、权威新闻素材高密度整合

公众所阅读的严肃新闻,大多来自报纸。每天全国各地报纸、杂志、网站信息层出不穷,在当下信息化时代,受众对新闻的掌握不在于占有多少新闻量,而在于占有多少真实新闻以及新闻的真相。文摘类报纸编辑通过对权威媒体海量信息的海淘,筛选出受众最关注、时下最热门的话题新闻,并对此进行高度整合和提炼,让受众在很短时间内一目了然,很快了解新闻事实的真相。而微博、微信、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只是个人发布信息的平台,不是作为新闻平台来使用的,虽然有着海量的内容,但真正高质量的内容还是少之又少,可信度低,受众阅读后容易迷失在海量信息之中。

2、对新闻广度、深度的“深加工”

当热门新闻话题出来之后,文摘类报纸虽然其时效性比不过一般都市报,但是长于做深度、广度,是二次创作。比如纵向上,对新闻背景资料的深度挖掘,更注重可读性和故事性;横向上,对同类新闻事件、国外类似事件或从历史角度挖掘史料,进行解读,这也恰恰是微信、微博等强调快速发声的新媒体所不具备的。

3、更加注重“阅读”性

这里的阅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悦读”,而是一种“深度”,更加偏重思想性和厚度。如《文摘周刊》每周五的“阅读”版,就当下热点新闻和话题予以解读,或对百姓日常关注的事情提出方法论指导,一般通过权威历史学者、心理专家、各领域专业学者进行解读,观点新颖,文章深刻性、分析性和权威性兼备,同时实用性强,深具受众信赖,受众可以边看边思考,引发共鸣。

三、加快文摘类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

1、文摘类报纸新媒体化

其实,网络、数字技术等新媒体的出现,跟当初印刷技术出现给人们带来的震撼是一样的,都是对社会关系的重组。所以当代有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学家马克·波斯特提出了“信息方式”这个说法,像马克思用生产方式来看社会一样,现在需要用信息方式,即符号交换的方式来看待并判定社会不同阶段。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黄旦教授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共时存在的东西,一直说媒体融合,不是指把各种媒体捏在一起,而是指不同的媒体之间的协调和变化。实际上,就像是当初印刷技术带来的改变一样,整个社会关系的形态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了重大变化,应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重新评估理解信息方式,不应该再以以前的方式来使用大众传媒了。”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文摘类报纸应与网络化的形态相适应。现在已有不少文摘类报纸出现网络版,形式不一。比如湖南的《文萃报》、光明日报的《文摘报》、大河报的《大河文摘报》,将报纸上的部分信息刊登网上,方便受众阅读,同时提升了知名度。

2、文摘类报纸增加了相关新媒体的可信度

如今,很多纸媒都出现报纸电子版、微博、微信平台等多种新媒体形式,但无论如何,其电子版得以关注,都与其纸质版本有关。因为报纸的电子版或者网站与一般门户网站最大的不同在于,受众对其信任度来源于其报纸的公信度和美誉度。因此,虽然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其内核还在,比如对信息的需求、对新闻的基本品格的要求,这些并不会因为新媒体而消失。美国著名国际时事刊物《新闻周刊》在运营了80年后在2012年12月为了省钱被迫叫停印刷版,全面转向电子杂志,这无疑释放了纸媒寒冬的信息,但在一年零3个月后,它又宣告回归传统纸媒市场,恢复纸质版,这无疑是令纸媒振奋的消息。《新闻周刊》总编辑吉姆·尹波科称,重新回归的杂志可以看做对在线注册用户的“奖励”。这也可以被看作纸媒与新媒体的积极互动实例。相比之下,美国著名的《纽约时报》更注重电子版的内容,但是无论如何,纽约时报的电子版有人关注,还是与它的纸质版有关。这说明报纸是新媒体的实物支撑。对文摘类报纸而言,文摘类报纸的严谨性、深刻性、广博度更有助于新媒体的可信度。

3、文摘类报纸的新媒体形式增加广告效益

文摘类报纸应更多地服务于中老年读者,广告定位也如此。通过网站互动、栏目的设置可以与广告商更加契合,比如《文摘周刊》“阅读”版每期几乎都会刊登“新书橱窗”栏目,如何和相应的互联网书商链接,可以更加方便读者买到合适的图书;比如该报的各类健康版,“健康”、“养生”、“益寿”、“医学”等版面,在介绍新的健康理念、新的医学新知的同时,把可信度强、美誉度好的广告商的产品推介上去,加大广告流动性;比如对颇受欢迎的健康版面、品牌性栏目以及实时的宣传栏目予以品牌冠名,把好的内容与好的商品口碑结合,以最优组合的广告形式投放等等,更有利于让文摘报在新媒体时代走出新的创收之路。

所以,不管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生命周期有多长,文摘类报纸通过打破自身发展障碍、突破发展瓶颈,在新媒体时代就能战胜“寒冬”,赢得更多受众的信赖。

(作者:《文摘周刊》报社编辑)

责编:周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摘报新媒体
到底谁无聊
新媒体环境下文摘报发展思考
让父母身边多个伴儿2019年《生活文摘报》开始订阅啦!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欢迎订阅2012年《少年文摘报》
《少年文摘报》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