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建校际同盟促进教师流动

2014-12-20 23:55
江西教育A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宜丰县轮岗县城

(记者 潘中原)2014年秋季新学期开学之际,宜丰县校际同盟内60名城乡教师交流、24名初中教师到小学支教、20名中小学校长轮岗等工作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且校长交流面达50%,这是该县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宜丰县自2011年秋季在小学阶段开始全面实施“建立教育同盟,加强教师交流,促进均衡发展”改革实践活动以来,目前该项活动已推广至全县初中学校。

宜丰县文教局结合各校的不同特点,将全县城乡小学异质划片,建立四个教育同盟,每个教育同盟由一所县城优质小学(牵头单位)和四所农村小学(成员单位)组成,围绕教学技能、班级管理、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探讨、校园文化建设、学科评讲等六项交流活动展开。

据悉,该项活动要求牵头学校坚持学科基本均衡的原则,每学年按不低于本校教师总数的10%派出交流教师到成员学校,并且每轮必须选派一定比例的学校中层干部参与交流。各成员学校按对应数量选派教师到牵头学校交流任教,规定县城学校教师聘任中、高级职称时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农村学校交流工作经历。在教师业务提高上,要求同盟学校教师互相上亮相课、示范课,举办课题研究讲座,县城各学校在教学科研、课题研究等方面给农村学校以指导。在学校管理上,县城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的中层干部则要把管理观念和方法带到农村。

2014年2月,在总结小学教育同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宜丰县又进一步完善了教师交流工作方案,出台了《关于建立中小学教育同盟,进一步推进城乡教师交流的实施意见》,逐步形成了城乡小学教师交流、初中教师到小学支教、校长交流轮岗的三种交流轮岗机制。该项工作自2011年启动以来,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农村学校的管理也更规范、更高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宜丰县轮岗县城
在小县城仰望浩瀚星空
公立医院“关键岗位”轮岗制度分析与完善
常态化教师轮岗谨防“过客”心态
基于GST法与AHP法的传统村落资源评价体系的构建——以江西省宜丰县为例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乡村教师轮岗交流缘何如此难?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
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宜丰县寒露风变化特征及对双季晚稻的影响
吃配方肥 结大香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