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尔伦·卡森(1948— )出生于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毕业于女王大学。他家庭的第一语言是爱尔兰语,是土著的爱尔兰人。他做过公务员和教师,后任北爱尔兰艺术委员会官员。他出版的诗集包括《新领地》(The New Estate,1976)、《用爱尔兰语说不》(The Irish for No,1987)、《贝尔法斯特五彩纸》(Belfast Confetti,1989)、《第一语言》(First Language, 1993)和《薰衣草上尉》(Captain Lavender, 1994)。2007年,卡森获得福沃德诗歌奖(Forward Prize for Poetry)。
《贝尔法斯特五彩纸》一诗来自诗集《用爱尔兰语说不》,诗集主要由“普鲁斯特”式的个人记忆组成,通过意义和比喻的滑动,个人记忆渐渐构成了一系列辛酸和温柔的故事。诗集也是对20世纪80年代分崩离析的贝尔法斯特的解读,场景常常是酒吧,人物常常在饮酒和高谈阔论。酒吧有两扇大铁门,进入需要口令,人物永远有一种被人监视的感觉:检查站、直升机、单面透镜、夜视镜等等。这些人物常常是酒吧油子、释放犯人、警方探子、社会弃儿、准军事人员等等,他们往往处于一种无望的境地。回忆的目的可能是要抚平痛苦和创伤,然而却发现创伤无法弥合,反而产生更多的痛苦。因此,许多暴力事件都经过了人物心灵的过滤,以闲谈、流言、猜测、黑色幽默、误读等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片断串联起来,构成了当代贝尔法斯特的历史。
《贝尔法斯特五彩纸》一诗中的“五彩纸”指恐怖爆炸后留下的一片狼藉,“螺丝帽、螺丝钉、铁钉、汽车钥匙”散落一地。在卡森的其他诗歌中,“五彩纸”也指贝尔法斯特街道冲突中留下的砖头、玻璃瓶、石头以及可以用作武器的其他投掷物品。诗歌中的场景从“爆炸”开始,然后是“防爆警察”到来,立即把道路封锁起来,对爆炸嫌犯进行围堵。我们看到防爆警察戴着“面罩”,拿着“对讲机”不停地联络等等。这些细节都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危险四伏的城市,那里曾经是诗人童年居住的地方,他对那里迷宫式的道路和小巷非常熟悉。即使如此,他可能都无法逃出围堵,何况那些并不一定熟悉这个区域的爆炸者。
有意思的是,这个恐怖袭击与诗人的创作构思纠缠在一起,相互映衬、相互比拟。比如“爆炸”被比喻为地图上的“星号”;散落一地的爆炸碎片被比喻为“一堆乱码”;被堵死的大街小巷被比喻为创作思路的“卡壳”;堵死的大街小巷的路障和警察被比喻为“标点”;他们拦住行人进行盘问的问题被比喻为“从机关枪中扫射出来的问号”。随着道路被堵死,诗人的思路似乎也被堵死。他无法完成这个句子,无法想象这个场景,因此他的诗歌也是一堆乱码,是散落一地的碎片。现实的危机导致了想象力的危机,它的恐怖使诗人无法语言去表达,造成了暂时的“失语”。
我们可以看到,《贝尔法斯特五彩纸》是一首具有后现代意识的诗歌,它为我们显示了现实与语言之间的相互纠缠。现实与语言之间的界限模糊了,我们不知道我们所看到的究竟是现实的世界,还是语言的想象。这也许是这一首诗歌的最显著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