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英
过去我们一谈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原料问题、成本费用问题,节能减排问题,谈得最多的是缺乏创新精神或是创新意识不够。尤其是当经济环境不理想时,行业自身并不能改变我们要面对的外部环境时,我们就要审视行业自身发展,到底缺了什么。我想重点谈谈“创新”。
坦率说,当前的形势是十分艰巨的。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周期的低谷,很多企业都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尤其是小微企业,关停破产不在少数。我们讲,现在是转型升级深度调整时期。什么是深度调整,就是要在没有需求的时候创造需求,有了需求,产品卖出去了,资金盘活了,企业的日子也就好过了。可是,怎样创造这个需求?大家都会讲转型升级,可是怎么升级,升级什么?过去,我们一说升级,就是要进口设备,提升装备档次,可是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中国的纺织业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我们有的企业花了大价钱进口了国际上最好的设备,但是产品还是卖不出去,变成了库存。这又是为什么?我认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绝不仅仅是投资设备,更是创新,是技术,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也是行业发展的源动力。尤其是当我们拥有和发达国家同样的设备,却无法完成同样品质的面料,无法做出同样感觉的服装时,我们更要深思我们对转型升级的理解,对创新的理解。
我们鼓励企业在产品研发上下苦功夫,因为好的产品才是占领市场的根本。我们已经走过同质化竞争、价格竞争的老路,并正在为此付出着沉重的代价。但是,我们也欣喜地看到,重视产品研发的企业,坚持创新的企业不断涌现,这些企业普遍反映,这一年多来并没有受到国际国内宏观经济不利的影响,他们的产品始终供不应求,企业经济效益反而比往年好。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有的企业认为,不需要自己的研发团队,只要去市场上看一看,拿回面料来分析一下,就可以做出一模一样的。可是你不知道,这样做,永远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跑。市场好的时候,可能会跟着沾点光;市场不好的时候风险就大了。尤其是现在消费理念的改变,市场对新品、对流行趋势的变化要求很高,只有自主研发设计的产品才能引领市场,也只有产品引领了市场,需求才会追着你跑。
过去的十几年,纺织业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以2014年上半年为例,我国出口贸易总额为10619亿美元,其中纺织品服装占13%。但是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总额为1029亿美元,其中1231亿美元,超过100%是由纺织服装业完成的。这一比重在2008年时是57.87%。可见,纺织业对我国出口的重要性。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出口的很多中间产品在国外转了一个圈后,会以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进口回来,尤其是面料。我们讲出口竞争力,不能局限在价格竞争上,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我们正在失去这一优势。我们必须要为我们的产品注入真正的国际竞争力,只有不断创新,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才能实现。
只有懂得原料、懂得一块面料,才能设计出有风格、有特色的终端产品,这样的产品才能有内涵、有品牌、有文化。这一切,都需要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我们拥有最好的设备、最娴熟的技术,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于创新,做好产业链衔接与资源整合,就能够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走出当前的低谷,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