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劲松
一个时期以来,随着本市适龄教育人口的下降,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普通高中、上大学本科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首选,我市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遇到了生源数量骤减、质量下滑的巨大困难,一些学校开学时面临只有几十名甚至十几名新生的窘境。与此同时,关于北京要不要办职业教育的争论也浮出了水面。虽然职业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举步维艰,招生困难,教师队伍也有波动,但无论是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还是从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看,以及从发展民生、促进充分就业的角度,都必须重视职业教育,办好职业教育。
深刻认识办好首都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从学龄人口数量的变化形势来看,保持一定数量的高中阶段及以上的教育资源才能承载即将到来的就学压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应保证在合理水平。依据学龄人口数量分析,2014—2020年本市常住人口小学和初中教育招生规模将呈增长态势。假设保持现有的中招中考和高招高考政策基本不变,2014—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将逐年提高。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就学压力,保持一定数量的高中阶段及高等教育资源是必要的,职业教育规模应该保证在合理的水平上。
从本市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来看,高层次和部分行业技术技能人才无法依靠劳动力市场机制从外省市调配,本市职业教育层次和专业结构必须要适应这部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当前,首都经济增长方式正向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加快转变,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急需人才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市统计局2012年抽样调查显示,未来两年,本市技能人才缺口60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缺口13万人,而这些人才无法仅仅依靠劳动力市场机制从外省市调配。本市职业教育必须在人才培养层次、规格和专业结构上适应这部分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从教育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来看,保持教育的适度分流和因材施教仍然是必要的,非学术型人才成长必须依靠职业教育。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非学术型人才成长必须依靠职业教育,世界各国普遍实行高中阶段普职分流的制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2006年世界各大洲及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占全部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平均水平约在20%~40%之间,OECD的30个成员国中职学生所占比例平均为34%。发达国家和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直接就业的比例不断降低,而继续升学的比例稳中有升,中等职业教育逐渐向高等教育延伸发展。
从发展民生的角度看,学习困难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弱势学生群体需要政府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保障他们有足够的就业创业能力。从全球来看,青年和职业学校学生都是就业政策重点关注和教育政策倾斜照顾的弱势群体。本市也有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自于郊区县、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和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样属于弱势群体。相对于考入一本和二本的学生而言,高等职业学校也属于这个群体。这部分学生需要政府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应该有更多的倾斜和投入,使得每一名青少年都获得必要的知识和生存技能,以促进充分就业、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北京市具有特殊的城市功能定位,社会稳定、教育进步和产业发展仍然需要职业教育。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制定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办好职业教育。
加快发展首都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议
深化我市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觉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构建适合北京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为主线,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人才。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优化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推动中高职一体化发展,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逐步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沟通衔接,支持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之间、高等职业学校与本科院校之间相互开放课程、教学资源,支持中、高等职业院校举办同层次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鼓励在职人员继续学习,提高职业能力。利用职业教育资源构建城乡继续教育网络,为培养职业农民提供智力支撑,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职业技术、文化艺术、健康生活等教育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促进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构建职业人才成长“立交桥”。鼓励中、高等职业院校、本科院校实施基于专业接续、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衔接(联合)培养模式,创新系统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机制。扩大“3+2”中高职衔接试点范围和规模。开展北京市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试点工作,启动“3+4”中职与本科衔接和“3+2”高职与本科衔接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试点。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研究制定职业院校分类招生考试制度,扩大高职自主招生考试试点的招生院校和招生规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探索以单考单招形式进行中职、高职与应用本科衔接招生考试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进一步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招生考试制度及相关政策。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
推动职业教育紧密对接产业布局。根据首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提升本市职业学校专业布局,实现“四个一批”:针对淘汰退出产业,撤并一批供给过剩、重复设置的专业;针对调整转型产业,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优势专业;针对疏解转移产业,与津冀产业承接地职业学校合作办好一批品牌专业;针对重点打造的“高精尖”产业,优先发展一批新兴专业。
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和机制。制定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规范与促进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招生就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全过程深度合作。支持职业院校和大型知名企业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开发课程和教材,直接有效地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中心、实习实训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使之成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平台。支持开展入学即招工、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
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若干个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专业为支撑,联合各级各类职业院校以及相关行业组织、企业、科研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组织,覆盖全市主导产业的职业教育集团;鼓励大型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职业教育集团为工作抓手,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健全职教集团董事会、理事会等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
创新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育人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紧密合作,采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探索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与职业岗位相适应,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多元化综合性考核评价。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实施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资助计划,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鼓励教师增加企业经验。制定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选聘计划,设立特别教席和管理职位,引入境内外行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和管理人才。支持职业院校教师赴大学、中学和国际学校访学研修。举办系列校长论坛,研讨办学理念,提炼典型经验。开展职业院校校长和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增强其领导和保障学校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
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围绕我市重点产业发展建立若干个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基地,加快培养符合国际职业标准要求的技能人才。加强同国外职业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的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开展中外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教育证书合作项目。加强与在京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实施“北京市职业学校学生留学、海外实习奖励计划”,每年资助300名优秀学生赴境外交流学习。扩大国外职业学校教师和学生来京进修、交流规模。探索学生直接升入境外高一级职业学校的模式。
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发展保障水平
加强政府统筹。落实好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重大问题,统筹制定职业教育重大规划、政策和标准。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行业组织履行好发布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推动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试点在职业院校设立职业资格证书鉴定点(站)。
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政府财政经费投入,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鼓励企业捐资助学。研究职业学校办学规模核定办法,加大职业学校经费保障力度。提高职业学校生均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建立多因素拨款机制。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降低高等职业教育学费。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增强科研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提升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实施职业院校携手发展计划,推动本科院校与职业院校高职、城乡职业学校、公办民办职业院校携手共同发展。面向重点产业、高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领域,建设若干个全市性或区域性的共享性实训基地,创新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形成开放、共享、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提高实习实训设备使用效率。
积极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成果以及教学名师、名校长、优秀毕业生,宣传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尊重技能,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作者:北京市教委副主任)
责任编辑:沈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