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小龙
人的消化管从口腔开始,到肛门结束,大约长10米左右,它是一条连续的有弹性的管道,胃是这条管道上最膨大的一段。胃的上端与食管连接部叫贲门,下端与小肠连接部叫幽门。
胃的主要功能有贮存和消化食物两个方面。食物进入胃后,通常5分钟左右通过幽门向小肠流动。正常人饭后2~3小时,胃内的食物就全部排空进入了小肠,然后,胃空闲休息着等待下一次的进食。由此可见,一日三餐只是人们的习惯而已,只要你自己愿意,一日一餐或一日十餐,只要胃感觉舒服都是可以的。
胃在休息时,里面并不是空的,而是始终保持着约50毫升的胃液。纯净的胃液是一种无色的酸性液体,pH为0.9~1.5,正常成人每天分泌的胃液量为1500~2500毫升。保持胃液的量和酸碱度对于进入胃内食物的杀菌和消化是必备的条件,胃液多了少了或酸度高了低了都会出毛病。比如,过酸了就会感觉“烧心”,酸度不够食物就不能很好地消化,停留在胃里而感觉“胃胀”。胃液正常运动时应该往小肠里流,如果倒过来向食管反流,就会“烧”坏贲门和下端的食管,就叫做“胃食管反流病”。胃里面的食物通过幽门到小肠里去,小肠里的液体是碱性的。如果幽门口关不紧,小肠里碱性液体倒流到胃里来,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就叫“反流性胃炎”。
胃黏膜的上皮细胞每10天左右全部更新一次,这种正常的细胞更新,保证了胃的特殊的屏障保护作用,才使胃黏膜、胃壁免受各种有害物质的损伤。正常情况下,胃黏膜具有很强大的保护作用,它不仅能防止胃液中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强烈消化作用,还能抵御各种食物的摩擦、损伤及刺激,从而保护黏膜的完整性。
人到中老年后,胃部会出现一些毛病,这不足为奇。其中,最多见的叫慢性胃炎,约50%的成年人都有慢性胃炎。如果得了慢性胃病,不必过于担心,一般十来天后就可自然恢复。还有一种胃病叫溃疡。100多年前,医学家认为“无酸无溃疡”,胃酸高了会把胃黏膜烧坏,从而导致溃疡。但这个结论在30年前被两个澳大利亚医生推翻了,他们发现了引起溃疡的细菌——幽门螺杆菌(Hp),这种细菌在胃里面感染就会导致胃黏膜的上皮细胞坏死,然后就会烂出一个窟窿。目前,由于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都比较大,比较紧张,所以得胃溃疡的人比较多。得了溃疡并不可怕,也不需要担心,通常胃黏膜7~10天就能修复,如果你越担心它就越不好,安心休息、适当调养,溃疡大多可以自己愈合。
中国人胃癌的发病率比较高,那么胃癌是怎么来的呢?它不是一天两天长成的,它的基础病变就是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有萎缩性胃炎和非典型增生,前者和癌没有直接关系,而非典型增生才跟癌有关系。得了胃癌人开始时没有任何感觉,唯一的办法是做胃镜,看看胃黏膜的细胞跟癌肿的距离远近。定期做胃镜,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可以在还没有发展成胃癌的时候采取对策,也就不会发展到无法治疗的严重地步。
(摘自《家庭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