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移栽密度对杂交晚稻钱优2015产量的影响

2014-12-18 08:36陈晓阳蒋梅巧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粒数结实率农艺

朱 浩,陈晓阳,蒋梅巧,邓 飞

(浙江省金华市农业科学院,浙江金华321000)

水稻是浙江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钱优2015是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选育的杂交晚籼稻新品种,已通过2 a省区试,进入生产试验阶段,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均表现突出。为探明该品种在金华地区的适宜栽植密度及在浙中地区的种植效果,开展了栽植密度试验,以期为钱优2015在浙中地区生产潜力充分发挥和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2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婺新农业高新园区进行,前作冬闲。供试土壤为壤土,肥力中等。供试品种钱优2015由金华市农业科学院提供。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移栽密度分别为M1(1.0万/667m2)、M2(1.2 万 /667m2)、M3(1.4 万 /667m2)、M4(1.6 万 /667m2)、M5(1.8 万 /667m2)和 M6(2.0万/667m2),具体行株距见表1。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2 m2,3次重复,四周设保护行。试验采用大田湿润育秧方式,于6月14日播种,7月15日移栽,秧龄为30 d。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一般大田生产。

表1 试验处理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1.3.1 生育期 田间记载各处理的播种期、移栽期、齐穗期和黄熟期。

1.3.2 农艺性状 成熟期每小区取有代表性的5穴考种,考察株高、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1.3.3 产量 成熟期去除保护行后,收割每个小区的稻株,脱粒、晒干后换算成标准含水量计算产量。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所有试验数据均采用Excel 2003 和SAS 8.0 进行统计分析,因素的多重比较采用Duncan 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移栽密度对生育期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移栽密度对钱优2015生育期的影响不大,生育期变化幅度在127~129 d。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大,齐穗期略微提前,但是成熟期延后,全生育期则是有一定程度延长。

表2 不同移栽密度对钱优2015生育期的影响

2.2 不同移栽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移栽密度对钱优2015的农艺性状影响很大,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株高、穗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呈现下降趋势,而有效穗数则呈现出上升趋势。各个农艺指标相互比较,移栽密度对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3个重要的产量性状影响较大,而对株高、穗长、千粒重影响较小。有效穗数的变化幅度为16.1万~21.7万/667m2,相差达5.6万/667m2。每穗粒数的变化幅度为138~165.6粒,相差达27.6粒。结实率的变化幅度为75.5%~86.4%,相差达10.9个百分点。

表3 不同移栽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2.3 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移栽密度对钱优2015产量的影响较大。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加,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M3(1.4万/667m2)达到最高产量。M3(1.4万/667m2)的产量显著的高于M1(1.0万 /667m2)、M2(1.2万 /667m2) 和 M6(2.0万/667m2)的产量,产量分别相差54.5、37.8 和58.4 kg/667m2;M5(1.8万/667m2)的产量显著高于M6(2.0万/667m2),产量相差38.4 kg/667m2。

表4 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密度对钱优2015的产量影响很大。随着移栽密度的增大,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采用1.4万/667m2的移栽密度时产量最高。分析原因可知,过低的移栽密度有利于提高穗长,增加每穗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但是由于有效穗不足,产量较低。过高的移栽密度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但是伴随着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下降,同样不利于获得高产,因此只有在合适的移栽密度下才能获得高产。

栽培密度问题一直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的重大课题[1-2],长期以来,广大的水稻研究者一直致力于栽培密度的研究。确定合理的栽插密度是水稻(超)高产栽培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技术,众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3-4]。大多数研究一致认为,移栽密度与产量关系呈现先增后减二次曲线变化,即在一定密度条件下,随移栽密度的增加,水稻单产提高,但过高时会导致单产降低[5],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趋势一致。栽培密度除了影响产量之外,对稻米品质性状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影响也很大[6-8]。密度对钱优2015品质的影响以后将继续研究,此外,播期和肥料等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很大,以后将继续研究其他因素对钱优2015的影响,以便于钱优2015的推广和应用。

[1]袁平荣,孙传清,杨从党,等.云南籼稻每公顷15吨高产的产量及其结构分析[J]. 作物学报,2000,26(6):756-762.

[2]陈荣庚,周宝亚,华正雄.江苏淮南稻区迟熟中粳稻对温光资源利用的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38-39.

[3]金学泳,蔡承一,金官植,等.水稻髙产栽培密度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7(3): 9-11.

[4]陆顺生,曾林,万卫东,等.优质籼稻不同品种、密度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3,19(2): 50-52.

[5]董啸波. 密度对南方双季晚粳稻产量和群体质量及品质的影响[D]. 扬州大学, 南京: 2013

[6]罗明,霍中洋,张洪程,等.稻米品质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吉林农业科学,2005,30(1): 18-20.

[7]韩春雷,侯守贵.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作用及其效量关系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 1997,(18): 18-20.

[8]李熙英,权成武,黄世臣,等.不同密度插植方式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J].延边农学院学报,2000, 22(4):256-259.

猜你喜欢
粒数结实率农艺
抽吸参数对电加热卷烟气溶胶粒数和粒径的影响
小麦穗顶部和基部小穗结实粒数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甘蓝型高角粒油菜不同部位角粒数差异研究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