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苏 吕明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郑州 450052
突发性耳聋又被称为特发性突聋,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发病原因,而近年来其发病率也居高不下[1]。突发性耳聋是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属耳科急症[2]。突发性耳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本文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初诊时间、年龄、听力下降程度、耳鸣、眩晕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突发性耳聋及患者预后与转归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01—2013-06我院收治的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男61例,女59例;年龄12~76岁;病程3 h~23d(<15d之内共计102耳,>15d计23耳),伴耳鸣86例(71.7%),伴随眩晕40例(33.3%)。所有患者耳道及鼓膜检查正常,少数患者鼻咽部充血。MRI或CT检查显示颅脑与内听道正常。纯音测试以500Hz、1 000Hz、2 000 Hz平均听阈为标准,听力损失分级:26~40dB轻度聋,41~55dB中度聋,56~70dB中重度聋,71~90dB重度聋,>90 dB极重度聋
1.2 治疗方法 使用针灸+声信息+静滴前列地尔液综合治疗。并给予辅助治疗:静滴能量合剂(250mL葡萄糖(10%)+40mg三磷酸腺苷+100U辅酶A),口服弥可保0.5mg,3次/d。使用北京泰德制药生产的前列腺素E1,10 g+20mL氯化钠(0.9%)静脉推注,1次/d,共14d。针灸治疗:以耳门、听会、听宫、完骨、风池、天柱为主,按照中医的辨证施治分型,并给予相应的辅助穴位治疗。痰火郁结型:辅穴劳宫、丰隆,肝火上扰型:辅穴丘墟、太冲,脾胃虚弱型:辅穴三阴交、足三里。1次/d,14d为一个疗程。声信息治疗:选取S9818-Z型治疗仪器,按照纯音测听评定声强,视患者脑血管、心率、血压情况选择治疗方案。进入治疗状态后,调节辅助音量以平衡治疗声强,使患者感觉声强平衡,1次/d,28min/次。
1.3 疗效判定 采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1997年制定的疗效评级标准[3]:(1)痊愈:0.25~4KHz听阈恢复正常,或达到健康听力水平,或恢复至患病前水平;(2)显效:以上频率段,平均听力提高>30dB;(3)有效:以上频率段,平均听力提高>15dB;(4)无效:上述频率段的听力提高<15 dB。
听力检测选取ITERTA型(丹麦产)听力测试仪,用改良的Hughson-Westlak方法检查患者的纯音听阈,治疗前每7d检查一次患者听力,治疗后定期复查。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年龄与疗效的关系 表1可以看出:疗效与年龄成负相关,年轻患者疗效显著。不同年龄段间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年龄与疗效的关系
2.2 初诊时间与疗效关系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显著。见表2。
表2 初诊时间与疗效关系
2.3 耳鸣、眩晕与疗效的关系 100例伴随耳鸣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为63%,而40例无耳鸣患者中有效率为65%,差异不显著。但伴随眩晕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41.3%,明显低于未有眩晕的患者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听力损失与疗效的关系 轻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极重度损失患者,分别为80%与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突发性耳聋有一定的自愈能力,研究证实,在发病15d内,50%~60%的患者听力会不同程度恢复[4]。目前并无公认的治疗方案,临床以综合治疗为主。
本文结果显示,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因素较多。年龄越大则疗效越不明显,初诊时间越早,治疗的效果就越好,但2周以上的疗效则明显下降;伴随眩晕的患者疗效不理想;治疗前听力下降越明显,疗效越差,术后恢复也不太理想。
本文显示耳鸣并无显著影响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有关耳鸣发病机制的假说很多,如听力神经自动放电说、耳蜗被动或主动机制学说,而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则是耳鸣神经生理模型学说以及外周听觉系统重组学说。耳鸣对突发性耳聋的影响不明显,也提示其发病机制与突发性耳聋并不相同。
与耳鸣相比,眩晕对突发性耳聋的影响较大,伴随眩晕的患者其疗效较差,研究发现,高频段听力损失严重的患者,其伴随眩晕的几率也较高,两相综合,其疗效及预后也较差。
临床上还有多种因素如颈椎病、血压、血脂等是否对突发性耳聋的预后有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但总体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提高疗效。
[1]闫欣荣.突发性耳聋的治疗[J].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11,7(9):1220.
[2]张玉琴,朱国红,张继功等.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混合氧治疗突发耳聋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4):66-67.
[3]中华医学耳鼻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喉科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与疗效分析[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7,32(2):70.
[4]柳查仙.护理干预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5(13):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