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甲佳
E物业有限公司是上海刚刚崛起的一家物业公司,姜总从苏北盐城到上海滩闯荡,凭借着“做家园的保姆,做家园的保安,为家园增值”的朴实作风,先后承接了大上海20多个居民小区的物业服务,被15个小区的业主大会评为“免检物业公司”。E物业公司现有员工1200多人,除了经典的“一只扫帚、一把剪刀、一位门神”的三个一服务之外,还涉及到家政服务项目。
去年以来,E物业在几个高档楼盘的物业竞争中没有赢得优势,姜总很发愁,经过领导班子仔细研究,发现除了服务品质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服务项目可以再开发之外,与竞争对手的重大差异主要集中在业主对于个性化、即时性、高品质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要求有定点巡更服务,临时看管小孩服务,代收货品服务等等,甚至也有代买菜的需求。
E物业想通过信息化手段来进行管理,目前物业公司用管理软件的不少,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账务、物资以及一些小工程的管理上,对于服务方面的管理基本没有,公司也上了专门的物业管理软件,但是显然这是两码事。
E公司目前服务的20多个小区,分布在上海的四个区,地理范围广,如果要受控到位,每个小区需要设20~50个监控点,加上广域的服务,投资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与小区的合约到期不续签,投资如何处理?如果要借助开发商已经部署好的监控系统,以及与小区合作的宽带提供商、有线电视网络等提供资源,再在上面开发应用,那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现在许多小区网站人气不错,但是没有通过物业公司落地,好像是不同小区似的。E物业公司开发按一套基于社区居民服务的系统,看起来很美,沪上有几个大的物业公司曾经也推出过,但是效果不好,还没有具体分析过是什么原因。目前做这个方面的投入是不是经济,还真不好说。再说,这和居委会是不是有冲突?还是和他们合作一起来做?
最难得还是这么一个问题,就是不管后台多么先进,物业行业说到底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90%以上的从业人员处于初中水平。无论是用平板电脑还是台式机,基本不现实。手机倒是人手一部,但是如何融入系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就是手机做一下重新配置,也是不小的投资。
姜总的美好愿望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物业公司的信息化如果再向前迈进一步应该怎么走?这一步在需方,服务要求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充满个性化,对于供应这一方,能使的工具还很有限,最好让他们最少化的操作现代的信息化工具,甚至不要操作。当前虽然有许多资源可以合作和利用,也有诸如云计算、大数据等利好消息或者概念可以支持他的构想,但是如何构架如何落地实在是找不到主张。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超前了?然而通过最近两年感受到的竞争形势,单一的勤劳尽责已经难以满足业主的需求。然而按照传统信息化的模式来进行,那就要把E物业公司演化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结构,也不符合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E物业公司如果不变,就无法在上海滩立足。他所琢磨的是“右手问题”,本来右手是用来做传统的物业服务的,现在要把它腾出来做信息化,以更好地为业主服务,黏住业主。
到底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用IT来武装有抱负的物业公司,IT最好不要那么神秘,它既要投资少又要方便易用。公司虽然还小,但是非常希望能够利用先进技术与理念为业主带来更多的增值服务。
黄昏时分喜欢在黄浦江畔散步的姜总又一次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