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小说的选编状况与特点分析

2014-12-17 11:36周志红向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人教版中学语文小说

周志红+向蓉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小说选文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所选的小说以短篇为主。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小说选文在契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到选文的多样性、经典性与时代性,小说选文按主题和体裁进行混合编排。

中学语文教材 小说 特点分析

语文教科书作为法定文本,其选文的价值倾向要符合主流的意识形态,一定要承担起社会控制的任务,这是它作为法定文本得以存在的必要前提。同时,语文教科书更要完成语文能力培养的学科任务,以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的选文要符合语文教育本身的价值诉求[1]。语文教材主要由不同的篇章组成,是语文教学的凭借和中介,篇章的选择与加工将决定教材的质量,因此,深入研究教材的选文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意义。

一、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小说选编状况

1.选文数量和所占比重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小说的数量在任何一个年级的课文总数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七年级的小说有8篇,占该年级课文总数量的13.33%;八年级小说有3篇,占该年级课文总数量的5%;九年级小说数量为12篇,占该年级课文总数的24.49%。综观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总课文为169篇,其中小说选文有23篇,占总课文的13.61%。

高中语文教材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必修共五册书,必修1、必修2和必修4都没有小说,小说集中在必修3和必修5。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课文总数为27篇,可见,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看,课文总数呈现了大幅度下降,而其中小说选文的数量在总体上也大为减少,整套必修教材里只有6篇小说,但小说选文数在总课文中所占的比重却在大幅度提高,高达22.22%。选修教材包括《中国小说欣赏》和《外国小说欣赏》两个部分,编选的小说数量大体相当,前者略高,小说数量分别为18篇和16篇,选修教材中的小说数量远远高于必修部分。显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和高中语文教材的小说选文总数和小说选文在总课文中的比重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2.选文作者的国别与时代

南北朝时期只有七年级上册选录了1篇小说;元代明代选文共8篇,其中九年级选录了2篇,高中必修5选录了1篇,《中国小说欣赏》选录了4篇;清代小说共10篇,其中七年级上册选录了1篇,下册编录了2篇,九年级上册选了2篇,高中必修3选录了1篇,《中国小说欣赏》选录了4篇;现当代小说除八年级下册无小说选文外,其他都是1到10篇不等的选录,共22篇;外国小说除《外国小说欣赏》的16篇外,其他每册书中外小说选文都有,总共7篇。

3.选文的出处和类别

中国小说作品的选录,有的出自四大名著,还有的出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笔记体小说的代表作《虞初新志》、拟话本短篇小说集“三言”。另外还有被称为讽刺小说典型的《儒林外史》、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官场现形记》。《鲁迅全集》及1999年6月《亚洲周刊》推出的“20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第一的《呐喊》和第二的《边城》以及现当代大家的著名小说文学代表作都有选录。

义务教育阶段小说是以短篇为主。高中阶段小说是以长篇为主,必修部分短篇小说有3篇,与中长篇小说数相同;选修部分选录的短篇小说为17篇,中长篇小说有23篇,可见,中长篇小说更多。看得出,较之义务教育阶段而言,普通高中阶段选修部分中长篇小说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4.选文的编排情况

语文教材在编选选文时,除了考虑选文的数量外,在其编排方面也有一定的讲究。从对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小说选文编排情况的统计来看,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小说主要从主题和体裁两个方面来进行单元编排。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科学知识”为主题编排了《山市》(小说)、《化石吟》(科学抒情诗)、《看云识天气》(科普说明文)、《绿色蝈蝈》(记叙文)和《月亮上的足迹》(记实报道)5篇课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编排了《喂——出来》(小说)、《敬畏生命》(议论性散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报告文学)、《旅鼠之谜》(科学小品文)和《大雁归来》(知识性散文)5篇课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了《孔乙己》(小说)、《蒲柳人家》(小说)、《变色龙》(小说)和《热爱生命》(小说)4篇课文。很显然,九年级的这四篇课文从主题方面来看,都还有个相对集中的主题即“世态人情和社会时代精神风貌”,但从体裁方面来看,它们已经都是小说,并没有出现其他文体。可见,九年级的小说编排已经由与其他体裁的课文混编于同一个单元走向独立存在于一个单元的转折。到了高中阶段,在同一单元,就完全以体裁来编排,不再与其他文体混编在一个单元。如必修3第一单元编排的3篇课文就是《林黛玉进贾府》、《祝福》和《老人与海》,很显然,这三篇文章在主题方面就不集中,他们之所以能编排在同一个单元就是因为他们的体裁一样,都是小说。总之,小说选文的编排由义务教育阶段七、八年级的分散逐渐走向九年级的集中整合,最后到高中阶段小说选文已经编排到同一个单元或贯穿于整本教材。

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小说选文特点

1.小说选文契合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科书要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2]这是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理念。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教材小说的数量和比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大为提高。这种选文的出发点考虑到了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从篇幅上来看,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七、八年级的小说选录以短篇为主,因为这个阶段是学生接触小说的初步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短篇小说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九年级对中篇小说的接受和学习。在此基础上促进高中阶段不同数量的长幅小说的学习、欣赏和把握。这正体现了语文教材小说编录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阶梯性特点和循序渐进的特点。endprint

同时,教材的编录从内容上来看,也是关注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特点,编录了儿童、青年到成人阶段的不同小说选文。如从七年级的《羚羊木雕》到九年级的《热爱生命》再到高中的《边城》。这样的坡度真实而丰富地反映了教材小说编录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且适应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体现了“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的素质与能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需要,也促进学生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的需要”[3]的特点。

2.小说选文的选材多元化

小说选文的编录,在内容上体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显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从时间上来看,本套中学语文教材小说选文的编录历经了中国古代、近代、现当代时期和外国不同时期小说的编选;从国别上来看,有中国小说选文的同时,还有不同数量的外国小说选文,当然,其中主要是中国小说,这正体现了选文的民族性与多元性的统一。这种选文有利于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便于他们吸纳人类不同文化的精华,形成正确的文化理念,进而养成积极健康的竞争意识和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对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其实,对多种民族文学的关注,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应该“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的理念。

多元性还表现在选文的内容上,编选的内容丰富多彩,选文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奇观、生态破坏的境况,动物的生存之道,人类的艰辛成长经历与蜕变,黑暗社会中人们的痛苦挣扎以及新时期的美好生活等,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的不同状况与文化情态。如《山市》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山市”从形成、发展和消亡这一历程,引领着学生关注自然,从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之道;动物小说《羚羊飞渡》,从羚羊群面临绝境的无助,反思人类对动物的扼杀、对生命的践踏,领悟动物的生存之道;科幻小说《喂——出来》,警醒人类,敬畏自然就是敬畏自己,促进对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作用;《孔乙己》、《热爱生命》、《聊斋志异》等深刻地表现了炎凉的世态人情和社会时代的精神风貌;《小二黑结婚》、《平凡的世界》等表现了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但是我们也能发现,对多元文化的关注还是不够的,外国小说的选录国别上主要集中于俄国、美国等欧洲和美洲国家,虽也选录了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小说,但数量很少;从地域来看,小说选录涉及了欧洲、美洲、亚洲,但却没有非洲、大洋洲的小说选文,且每个大洲的小说选文在数量上也呈现不平衡的状况。除欧美洲外,外国小说选文都零散地分布在地域相邻很远的国家,且编录的小说数量较低。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选文的范围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对学生知识综合性与全面性的把握还是有些障碍,不利于学生多层次、全方位学习能力的培养、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世界文化视野的开拓。

3.小说选文体现了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教材选文的经典性指的是教材所选的作品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经历史的淘洗和筛选不仅未散失,反而随时间的流逝和历朝历代文人的把玩愈发显得珠圆玉润、弥足珍贵的一批作品。其实教材选文的经典性如何,是评判一套教材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正如黄光硕先生所说的那样,“名篇应是教材中的多数,否则,语文教材是站不起来的”[4]。高中语文教材所编选的小说,如《我的叔叔于勒》、《杨修之死》、《社戏》等,都是随时间的流逝而沉淀下来、得到广泛认可的作品。这些小说无论是语言文字的外在形式还是作品的精神内涵,都获得学术界一致认同。同时,这些小说又都是中外文学史上各个时期最成熟、最具有代表性、最能体现各个文学发展阶段的典范作品。如中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是明清时期,因而,在中国小说选文中明清时期的较多。鲁迅是现代伟大的小说家,更是大量写白话小说的第一人,所以鲁迅的作品选入也比较多。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小说选文在注重经典性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时代性,努力做到经典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结合。教材选文的时代性是指教材的选文要贴近社会实际,反映当代社会生活。其实,语文教材应当是“适应时代,引领时代,穿越时代的”[5]。从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多数小说的选文与学生们的现实距离不是很遥远,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如选自《草房子》的《孤独之旅》和《平凡的世界》的《做客》等等。这些作品,对那些9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学生来说,所隔的时代距离不是很长,阅读时有一定的“共同语言”,容易产生共鸣,阅读起来,学生们也会容易对之感兴趣。

4.小说选文编排方式的多样化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小说选文的编排方式是按主题和体裁进行混合编排,这样的编排方式有利于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断接触不同主题和体裁的文学作品,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并通过对小说不同主题、不同体裁元素的单元模块文学作品的学习,深入把握小说文学的深厚底蕴,包罗万象的精彩魅力以及对世界不可估量的感染力、震撼力和对社会的巨大意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横向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纵向把握,学生知识的点面结合、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塑造。

这一综合编排方式具有扬长避短的作用。从整个中学阶段来看,低年级采用混编方式,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向集中编排方式过渡。这样的编排方式有利于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小说选文学习的基础上、在高中阶段对经典小说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多元地选择感兴趣的小说进行阅读和赏析,提高学生赏析不同国别不同程度小说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而且能增强学生对中外小说的探究、鉴赏、审美和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从小说选文先中国后外国的编排方式来看,体现了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小说编排在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对外国优秀文化吸纳、尊重并促进其在新时代继续发展的特点,有利于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相互借鉴与和谐进步。

————————

参考文献

[1]董美英.新中国成立后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变化的历史研究(1949-2000).课程·教材·教法,2013(11).

[2]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宗威.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特点及试用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4]黄光硕.语文教材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樊化强.经典性抑或时代性:语文教材选文标准辨析.当代教育科学,2013(8).

[作者:周志红(1977-),女,湖南攸县人,毕节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向蓉(1989-),女,贵州毕节人,贵州省纳雍县第一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 关燕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教版中学语文小说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