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升硕”视点的图书馆馆员学科服务研究

2014-12-17 01:42:16梁光德李闽军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院系馆员

梁光德,李闽军,胡 瑛

(乐山师范学院 图书馆,四川 乐山614004)

1 “升硕”的意义与学科服务的作用

“升硕”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一所大学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高校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效益.新建本科院校更应注重学科建设,发展学术、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形成核心竞争能力,争取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完成重点学科升硕.因此,学科建设是一所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是高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图书馆作为学校的图书资料情报中心,应以“升硕”为视点,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层次和学科建设特点,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投入到学科建设中来,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和知识服务.[1]

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为学科建设提供全面的信息调研、政策咨询、文献信息服务、定题服务、课题服务和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持.图书馆把服务学科建设制度化、常态化,紧密联系教学院系,改进服务,建设重点学科导航,建设学科服务平台,将院系专家、学术带头人、重点科研项目和课题服务、教学与实验等结合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科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重点学科建设的质量,[2]对于一个新建本科院校能否成功升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学科服务中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不仅是对学校建设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近一步扩大学校在高校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 “升硕”视点下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与组织模式

“升硕”院校重点学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它涉及到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资金投入、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社会需求以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如果对学科建设内涵不清,观念模糊,难免会走弯路,出现策略性失误,阻碍学校的发展.而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是一种面向一线教学科研的专业信息资讯服务.学科馆员借助图书馆海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全国高校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利用虚拟网络服务平台,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面向研究院所、教学院系和课题组提供信息服务、知识咨询等.通过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的服务,为教学院系提供有力的信息保障.[3]很明显,“升硕”视点下学科馆员的角色应该在学科服务和信息服务中扮演信息顾问、系统设计师和知识导航员的角色.在重点院系学科建设中担当学科专家、学科联络员、学科咨询员和学科信息员等多重角色.

学科馆员的组织模式首先要结合校情,分析人员数量和网络环境,找准自己的定位.从图书馆的顶层设计开始,需要全馆上下高度重视,需要在岗位设置与迁移、业务重心调整、业务结构重组等方面加强规划和设计.这需要全馆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学科馆员的共同协作,需要全院师生的共同参与.将学科服务制度化和常态化,建立以学科服务为核心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与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图书馆的所有业务工作都要围绕学科服务工作的需要而开展.

图1 以学科服务为核心的学科工作组织模式

具体的学科馆员组织模式有多种形式,可以是学科馆员一对一的独立服务模式,一个学科馆员对应一个学科,一个学科馆员对应一个学术梯队或是课题组.一对一的好处在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对整个服务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容易满足用户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也可以是学科小组服务模式,由负责相近学科的学科馆员组成一个学科小组.学科服务小组的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发挥个人特长,共同完成需要组织与策划的团队服务.还可以是矩阵服务模式等.针对“升硕”院校,此类院校学科服务起步较晚,需要面对的问题较为复杂,最好是采用领导协同的团队模式.由院领导和馆领导签头,为每个学院配备学科馆员,指定具体的学科馆员和院系联络负责人和院系建立对接.把责任落实到院系,把服务延伸到院系,把创新融入到院系.[4]由指定的学科馆员和院系联络负责人建立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保持长期的、稳定的协作关系.团队支撑的学科服务小组协同完成相关院系的各项学科服务工作.如图2.

在具体的学科服务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服务的需要,采用“单打独斗”的一对一模式,团体模式,培训组、情报组等专兼职学科馆员混合模式并存的多元化模式等.

3 基于“升硕”学科服务的主要内容

3.1 学科资源建设

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介于文献资源建设的规划和服务之间,既是规划者也是服务者,具有双重责任.学科馆员要做好资源需求测评,对学科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与评估;辅助馆领导做好经费预算、学科资源发展规划;编写资源使用指南和特色资源馆藏与建设.本着资源满足学科建设,服务利于学科建设的目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图书馆资源建设和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学科馆员要保证图书馆文献采购质量,广泛征求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意见,让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参与到图书采访工作中来,确保所采图书资料能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加强学科专业特色数据库建设,如针对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优势,建设“特殊教育专题数据库”,提供专题化、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便是一个成功的应用.

3.2 学科建设决策咨询

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以“升硕”为视点,学习和借鉴“985”、“211”重点院校学科建设的宝贵经验,结合本身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学科建设现状进行全面调研与分析,为“升硕”学科建设提供依据.围绕重点学科建设,提出适合学校校情的学科服务模式,并注重服务多样化和服务效果.

与学科建设处联合,搜集国研信息等高校决策参考文献资料,形成学科建设文献汇编,为学校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咨料.联合开发应用学科服务平台,通过学科服务平台,完善学科建设、学科信息服务和学科知识服务.如SpringShare公司开发的LibGuides服务平台和维普公司开发的LDSP学科服务平台都可以实现学科信息导航、定制与推送.学科馆员通过学科服务平台向学科用户提供服务,操作方便、快捷,并且能轻松完成一对多的学科服务.用户通过学科服务平台定制自己研究领域的文献信息,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3.3 融入教学,辅助重点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升硕”是实现高校跨跃式发展的重要措施,一个学校重点学科的多少能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5]图书馆应结合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情况,在资源配置、信息服务、科研辅助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信息服务和支撑,同时提供参考咨询、信息素质教学、院系联络、参与学术计划、出版咨询、研究项目、技术应用等学科支持.为学院重点学科“升硕”做准备.因此,学科馆员要深入到学科建设、教学活动与学生实践中去,为他们提供一手的研究资料和必要的文献信息支持.

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图书馆除了提供文献信息、数字资源以外,还要融入教学过程,参与院系的教学计划、教学研讨和课题申报.为学科发展、学科定位、学科动态、课程设计、项目立项等方面提供学科信息服务.[6]

3.4 嵌入科研,组建科研服务团队

配合科研院所搞好科研服务,加强学术研究,为学科科研提供大力支持.直接融入一线用户,为研究所、实验室、课题组或个人提供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的服务.重点对国家级课题开题、申报、科研与结题进行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对国家级课题不易找到的珍贵文献,发挥图书馆知识共享平台的作用,尽量从国内外获得第一手研究资料.学科馆员要重视学术水平的提高,要加强学术研究和管理,根据学校学术梯队建设情况配置学科服务团队与之对口联系和服务.

4 存在问题与对策

学科服务提供的是基于知识组织的全方位、高层次的智慧服务,对学科馆员的专业背景和信息素养能力要求都较高.但目前起步较晚的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基本还是解决引进人才家属、以及因各种原因不能从事教学的转岗人员,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偏低.另一方面,图书馆还有大量借借还还的基础流通服务工作需要开展,学科馆员数量偏少,往往还需要承担诸如科技查新、论文检测、常规咨询、文献传递、特色数据库建设、常规商业数据库检查与维护等多方面工作,在工作中往往需要多方面协调,顾此失彼,学科馆员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在人才需求方面,具有硕、博士学历的高学历信息专业人才往往又觉得图书馆发展受限、待遇低等原因难以引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在管理方面,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不健全,难以培育学科馆员健康发展.

图书馆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科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激励.针对学科馆员数量偏少和整体质量偏低等问题,可在全馆范围内挖掘有潜力的图书馆员从事学科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每个学科馆员的特长,性格外向、擅长交际的可以作为联系型学科馆员;咨询型学科馆员可以负责常规咨询、信息检索和特色数据库建设等工作内容;既具有图书情报知识又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学科馆员可从事研究型工作,深入课题研究,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关于学科人才问题,第一,在馆内人才培养上,完善培训制度,优先考虑学科馆员的继续深造和培训.选拔工作热情高,专业能力强同时又具有图书情报专业技能的学科馆员进行深造培训.鼓励在职读研、读博,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第二,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重点引进博士或专业能力突出的硕士,在分配制度上向高学历人才倾斜.吸引院系一些由于身体问题,比如嗓音问题等不适宜上课的优秀硕士、博士到图书馆参与学科服务工作.第三,在全校范围内招募兼职图书教授,对于学院一些热情度高并愿意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教授和博士可招募成兼职学科馆员,解决一些专业性强的深度问题.第四,加强对院系联系人和资料员的培训,使他们逐渐能够胜任学科馆员的角色,扩大和延伸学科服务队伍.

在馆领导高度重视下逐步完善学科馆员的评估体系、完善学科馆员的激励机制,加强满意度调查等也非常重要.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以进行优秀学科馆员评选,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加强学科服务的宣传推广工作,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务的具体体现.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受“升硕”等发展定位、师资、资金等多重约束,结合自身特点,有目的、有重点地建设标志性学科任重道远.图书馆应与学校发展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在“升硕”学科建设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5 结语

做好学科服务是图书馆开拓创新和个性化服

[1]龙雪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构想[J].图书馆建设,2009(7):30-34.

[2]钟永恒,刘志刚,江 洪.基于学科的所级文献信息服务模式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0(4):18-34.

[3]初景利,张冬荣.第二代学科馆员与学科化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2008(3):10-68.

[4]柯 平,唐承秀.新世纪十年我国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的发展: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4):7-22.

[5]彭国莉.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组织模式探讨——以西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为例[J].兰台世界,2007(2):71-72.

[6]龙凤姣.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与信息素质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J].图书馆,2009(4):83-108.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院系馆员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广东省重点学科:兽医学科
广东省重点学科:畜牧学学科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8年1期)2018-07-09 05:50:56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青海政报(2017年7期)2017-07-24 14:14:41
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大学生(2016年7期)2016-04-29 10:12:06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