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农
现代公共行政的一个基本准则,是信息公开透明。包括行踪在内的官员信息,尤其关乎行政权力运行,都是必须公开的政务信息的内容之一。
9月14日开始流传于网络的一组“8·5专案排查提纲”照片显示,洛阳市副市长郭宜品及地产商俞国强等三名男子在伊川县鸦岭乡被挨家挨户排查。郭宜品的失联日期或为8月5日,日前在洛阳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郭的简历已被撤下,对于三人关系、所涉案情、排查结果等消息,官方未有公开说明。
近年来官员失联事件并不少见,比如去年广州花都区政协主席王雁威失联50天下落不明。以往官员“躲猫猫”的案例,大多涉及贪腐潜逃。郭宜品在就任副市长之前,已遭多次举报,指其涉嫌以权谋私等问题,此次失联更加重了民众的“腐败猜想”。
但是,更大的谜团是,从排查提纲中看,郭宜品或于8月5日失联,而专案组直到9月14日才出台排查提纲,其失联事实才大白于天下——这期间,在当地的公共行政领域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从郭宜品简历被官网撤掉、专案排查等情况看,事情已非失联那么简单,是否涉嫌犯罪,公众不得而知。
一位分管洛阳市多个领域工作的副市长失联多日,当地官方一个多月后才成立专案组,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一者,处在机关中的官员,跟普通职员一样有请销假制度,副市长失联多日而不被知,是哪个监管环节出了问题?二者,相关工作需要进行,而分管副市长不在其位,行政又是如何运转的?
像郭宜品这样级别的官员失联,竟然一月之后才专案排查,吊诡之处颇多。在一些地方的行政潜意识中,涉官事项似乎远比涉民事项重要得多,洛阳当地警方迟迟没动,个中隐情令人费解。
一般而言,地方官员失联,往往被视为官场“丑闻”,最起码表明对官员动向的监管形同虚设。但是,现代公共行政的一个基本准则,是信息公开透明。包括行踪在内的官员信息,尤其关乎行政权力运行,都是必须公开的政务信息的内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惮于“丑闻”的负面效应而捂盖子,只能让“丑闻”更丑,让民间对官场的猜测浮想联翩。
副市长去哪了这个问题,固然需要答案,但是,郭宜品与其他二人到底是何关系、涉及了怎样的案情,以及郭失联后当地公共行政领域围绕此事如何运转和应对,需要及时公开。当前阶段,地方政府履行信息公开的法定义务,比“副市长到底去哪了”这个暂时给不出答案的问题,更重要。
(摘自《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