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娜
摘 要: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以坚实的语言知识和宽泛的知识面為先决条件的,没有一定语言材料的输入,学生很难讨论有思维深度的问题。因此,缺乏英语思辨能力的学生在工作中参与国际交往时往往处于劣势。本文将探讨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国际交往需要的通识型人才。
关键词:视听说教学;思辨能力
一、研究背景
思辨能力或称批判性思维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是指个人为了决定某物的真实价值,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国外高等教育界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耶鲁大学一直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奉为其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而我国的高等教育界也逐步认识到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近年来,许多学者就英语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阅读、写作及口译等方面的研究颇多,但针对视听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寥寥无几。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思辨缺席产生的原因
视听说教学过程中思辨缺席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存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问题。从学生方面来看,不少学生有内容上和有语言上的困难,即缺少可以表达自己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因此容易习惯和满足浅层次的会话和交谈,结果使思辨能力在无形中削弱了。从教师方面来看,在视听说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机械性的语言操练较多,替代型、复述型等浅层次活动较多,功能性交际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激发思辨的讨论和专题讨论较少,学生的思维因此便长期处于呆滞状态,使难以形成思辨的习惯和方法,从而限制了学生深入开展话题讨论和辩论,使其在课堂活动中出现思辨缺席现象。
三、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课前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布置听说任务。课前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给学生布置听说任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这个大的平台将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这种多维度的教学条件使得学生拥有的听说材料更为立体化、形象化。如通过建立QQ群,教师可以将许多视频资料上传,供学生下载学习。笔者的学生就比较喜欢跟着美剧学口语这个环节。这种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不仅让学生接触了许多地道的英语日常口语表达方式,而且还让学生透视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学生可以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中的精华部分相结合,从而发展成为自己特有的思辨能力。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根据课前提供的视频和音频资料进行单词、句型及段落的由简到难的反复模仿操练,以便打好听说的基本功。此外,督促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多多关注其他学科,让自己的知识面变宽。这样做也非常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课上改变传统视听说课教学方式训练听说能力。(1)问题讨论式。教师选取合适难度和长度的听说材料,并就资料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使用预测和听要点的听力技巧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教师就听力内容多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就某一话题开展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解和讨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还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自主搜寻解决问题的方法。(2)角色扮演式。课前学生已通过QQ群下载的视频资料进行了预习。视听说课堂上教师要在这一基础上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观看一遍视频后,找几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之后,教师可以当场指出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和思维疏漏,也要适时地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此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分析、综合、推理和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活跃和发展自己的思辨能力。(3)故事复述式。故事复述式这种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将听和说、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小故事,告诉学生要复述这个故事,复述的内容需要包括五大要素,即who,where, when, what 和how, 并要求学生做简单的记录。在此之前,教师应事先提供给学生一些语言技能的指导,如语音、语调和停顿的使用等等。在过程中,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分析后再进行复述,即进行了语言的输出。这对于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能最大限度地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课后运用有效的形成性评估手段鼓励学生。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上采用形成性评估模式,不断激励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估时可采取灵活多变的评估手段,例如学生回答问题、资料的收集汇报、即兴演讲、角色扮演、故事复述、语音语调测试等。这种评估模式有利于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更积极地思考,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发现学生的困惑和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结语:单纯的语言教学不是教育,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考。英语人才的基本能力不仅仅是表达能力,还有比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敏捷的思辨能力。我们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具有较强思辨能力的通识型人才,以便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