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鹏
摘 要:本文基于水利渠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渗漏因素的分析,着重阐述了预防水利渠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防渗技术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水利渠道;渗漏;防渗技术;应用
一、水利渠道的渗漏因素
(一)冻胀导致的水利渠道的渗漏。水利渠道的冻胀损坏主要原因在于:冻胀应力分布不够均匀,从而使得渠道混凝土表面被损坏而形成渠道渗漏,主要包括原因包括:(1)持续低温。在我国北方的一些严寒地区,冬天停止输水之后,混凝土板块下的积水接近饱和,受到冷空气的影响而结成冰晶,使得混凝土板抬高了。当气温回升的时候,冰融化成水,又使得混凝土板块脱离板缝滑落,从而导致衬砌板被损坏。(2)渠道土壤的承载能力。土壤在结冰冻结的时候具有非常大的承载能力,一般而言不会被压缩,当土壤发生冻融的时候,其承载能力明显降低,那么就会使得水利渠道的地基发生变形。混凝土板块的衬砌结构板极易遭受损坏,形成渠道渗漏。
(二)地下水反渗因素而引起的。当灌溉区域灌溉之后或出现下雨情况后,水利渠道两侧的土壤中的水分出现饱和,地下水位便会升高。当水利渠道输水灌溉的时候,渠道地下水位也会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因此暂不会存在危险性。然而,灌溉结束之后停止了输水,水利渠道下的水位便会显著降低,从而使得两个地区水位稳定性很差,侧水压力过大,则会向内侧出现挤压的情况,从而导致了两侧土壤里的水向渠道发生反渗漏,使得混凝土板块移位或者被损坏,从而形成渠道渗漏的情况。
(三)水利渠道自身的耐久性。水利渠道是长久性运作的一种建筑工程,经水利渠道引水的不断冲刷会对混凝土墙面及其他的防渗材料造成不断的侵蚀作用,使得防渗材料使用寿命显著变短。若未对其进行定期地维护与建造,便会使得水利渠道发生崩溃,最终使得引水中断,从而使得灌溉不能正常地进行。
(四)地区土壤特殊化。我国某部分地区的土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湿陷性黄土地区,该区域会使得修建水利渠道的施工难度显著提升,且修建成本明显上升,土地土壤变化较大,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加大了在该区域兴修水利渠道的难度。
二、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水利渠道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积极做好渠道防渗工作关乎整个水利工程病险的排除异己工程自身的加固,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的选择应该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来加以考虑,然后拿出一套完整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下面主要对防渗墙施工技术加以说明。实际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防渗墙工艺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采用锯槽法。水利渠道施工人员必须将锯槽刀的刀杆置于合适的倾斜角度,然后在先导孔中进行来回的切割。根据施工地层的实际情况,应该以合适的速度缓缓地向前将开槽移动开,切忌将土体排渣系统按照反正循环的方式将其排出槽以外,然后采用一定量的水泥来对壁体加以保护。在使用锯槽机的时候,可将多规格的刀柄组合在一起进行使用,然后将开槽的深度与宽度进行拓展。此方法不仅利于成墙具有非常好的连续性,而且還能够很好地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此外,还应该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选择黏土作为主要施工材料。
(二)采用多头深层搅拌法。此种方法一般会选择具有多头深层的搅拌机开展一次性多头钻进工作。此外,水利渠道施工人员还应在土层里面喷洒一定量的水泥浆,然后对其加以搅拌,促使土体可以与水泥之间进行充分地混合。此方法属于借助水泥土柱进行防渗墙施工的一种工艺流程,一般沙土、淤泥以及直径在5mm以内的沙砾层属于最适合的施工材料。
(三)采取链斗法。此方法借助链斗式开槽机排桩上面的旋转链斗获取土,与此同时还需将斜放排桩放在下面,其深度应该和成墙深度保持一样。随后采用开槽机对沟槽进行开挖,并且还需采用泥浆用作壁体的保护。这种方法用在浇筑混凝土时其施工工艺和锯槽法差不多,一般砂土、粘土以及砂砾石属于最合适的施工材料。
(四)采取射水法。此种方法通常要借助混凝土搅拌机以及浇注机和造孔机三种施工设备协同起来开展施工作业,直至最后真的成墙为止。砂层、粘土以及粒径直径低于100 毫米的砂砾石最为合适的施工材料,该方法自从98 年洪灾后就被广发推广应用到水利工程施工中。
(五)采用薄型抓斗法。此方法通常借助薄型抓斗进行开槽,随后采取泥浆来保护壁体,另外在制作薄壁防渗墙时常会采用自凝灰浆,也可采用塑性混凝土进行浇筑。在该施工工艺下,成墙最大深度为40 米,所以砂土、粘土以及沙砾层(粒径与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属于最合适的施工材料。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水利渠道施工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渗漏问题,会对整个水利渠道工程的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应该加强防渗技术的应用,以降低防渗的发生率,提高整个水利渠道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磊. 水利工程中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 科技传播.2011(06)
[2] 朱录才.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