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宁,吴 瑗,米 娜,刘 仿,冯胜军,赵 毅 (广东医学院微生物免疫学教研室, 湛江 524023)
免疫学是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应用广,相关知识涉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多个领域[1]。该学科自身的一些特点如理论性强、概念多,进展更新快,内容抽象、逻辑性强,枯燥、难懂等,使初学者普遍感到难以接受,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体液免疫应答作为基础免疫学核心内容,以往学生反映本章理论深奥,难以掌握。结合本章节具体内容,谈谈课堂上讲授免疫学理论课的一些心得体会,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免疫学课程内在逻辑很强,每章节都有联系,如果不注意滚动联系会感觉云里雾里。一般教科书编排,先介绍细胞免疫,然后紧跟讲解体液免疫,前后内容联系非常紧密,都是适应性免疫应答的重要内容。上新课之前,一般简要复习上次课重点内容,达到温故而知新。讲新课前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细胞免疫应答基本过程有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主要特征?让同学们先思考并回答。提出问题要有所选择,一般要求是上次课重点内容,同时和这次新课内容密切相关。体液免疫应答基本过程同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应答过程有细胞免疫参与,因此复习细胞免疫可以一箭双雕,既能重温旧课、加深印象,又能更好理解新课。讲授体液免疫应答,首先必须提到应答基本类型,包括针对TD抗原和TI抗原应答,这里就涉及抗原相关知识。有些同学早把这两个概念忘得一干二净,试想如果对TD抗原概念不清楚,怎能学好本章内容呢?教师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同学思考:比如什么是TD抗原?此类抗原刺激B细胞活化为什么需要T细胞辅助?针对TD抗原体液免疫应答过程涉及细胞免疫,这样将前面抗原和细胞免疫内容联系起来,使同学们感觉前后章节知识联系紧密,以便其更好理解与记忆。
2.1 多媒体和板书结合运用 免疫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通过多媒体教学应用,教师将学生难以想象和理解的抽象免疫学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等采用动画、图像、声音等形式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化为浅显,枯燥乏味化为生动形象、声情并茂,有利于学生对学习通过动画播放,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把握体液免疫应答基本过程的三个阶段,使之更好理解与记忆。动画选择要讲究,一是动画时间不要太长,最好不要超过5分钟,二是重点难点部分应播放动画。同时,对于部分重点难点内容,及时在黑板上板书或画图,比如液免疫应答基本过程除了动画播放,黑板上再给出T细胞和B细胞相互作用示意图,并提问此处T和B细胞是初始还是记忆性细胞?板书画图少而精,使同学们印象深刻,如果时间允许,也可让同学上黑板画图,然后老师进行点评。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的有机结合能更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内容的理解[2]。如讲到体液免疫应答基本过程,答的效应,在前面抗体生物学功能已经讲过,由于课时有限,可提出问题让同学们思考,不需要再展开。B细胞在生发中心分化成熟是了解部分,该如何讲呢?笔者认为有两个概念应强调,一个是体细胞高频突变,另一个是抗体类别转换,前者主要指抗体V区改变,后者是指C区改变。提及这两个概念,一方面把抗体基本结构包括V区和C区联系起来,另外也能使学生更好理解再次应答为什么出现高亲和力抗体,并且以IgG类型为主。
2.2 形象运用比喻 前面提到免疫学系统性强、难以理解,枯燥、难懂,如果能运用形象的比喻,不仅激发同学兴趣,有时还能像一首歌高潮部分,让人回味无穷,一扫沉闷。体液免疫应答中T细胞和B细胞相互作用是本次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除了动画播放之外,笔者巧妙贴切运用了比喻[3],同学们爆笑如雷,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喻要求形象生动,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有新颖趣味可比性,给人深刻鲜明印象,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2.3 把握重点难点,切忌面面俱到 免疫学理论发展迅速,新知识、新技术较多,在教学上历来存在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如果教师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学生的印象就模糊不清,结果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从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出发,把握教学重点,找出难点和关键。B细胞识别抗原是个重点,可通过和T细胞双识别列表进行比较学习,也可设问如下:B细胞识别如何体现特异性?为什么B细胞没有双识别?同样,抗体产生一般规律既是本章重点也是难点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联合运用,除了播放动画、图示、板书之外,还可列表比较初次和再次应答特点,也可如下提问: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基本过程有哪些异同?参与抗原提成细胞是不是相同?为什么?对于这些重点难点部分,多花费时间,并且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综合运用,进行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的讲解。而信号转导活化途径在本章是了解内容,是难点但不是重点,无需详细展开。另外,体液免疫应
2.4 适当联系临床内容,达到学以致用 免疫学是一门与临床有着密切联系的基础医学学科[4,5],抽象枯燥的理论只有紧密结合临床才能变得生动有趣。如讲到抗体产生一般规律,要联系到乙肝疫苗一般注射三针才可能获得比较理想的保护性抗体,让同学们来回答缘由。也可结合一些案例分析,比如患者甲型肝炎,发病初期HAVIgM(+)说明什么?治疗后出现HAVIgM(-)而IgG(+),又说明什么呢?在联系临床应用时注意控制好时间,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力。
2.5 融入新信息、新展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适当介绍免疫学及相关知识的新进展,有利于打开学生思路,能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教学过程不仅仅只是传授免疫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并启发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在讲到辅助性T细胞辅助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时,可引导同学们思考有哪些辅助T细胞参与?是Th1和Th2细胞,还是Tfh细胞辅助?目前辅助性T细胞亚群及功能是免疫学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深入,很多辅助B细胞功能的T亚群细胞将会不断被发现。
好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通过图1把本章主要内容串联起来。针对不同抗原特点,机体有不同体液应答模式。本章主要讲述是针对TD抗原应答模式,重点内容包括应答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强调再次应答主要是记忆性淋巴细胞参与。最后提出问题:体液免疫应答基本过程和抗体产生一般规律,两者有何联系?它们分别如何体现出体液免疫应答的特异性、适应性、获得性特点?通过提问把本章重点内容总结起来,归纳体液免疫应答的适应性、特异性、获得性特点。
图1 B细胞对不同抗原应答模式
医学免疫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选择的教学方法合适与否对教学效果将产生直接影响,必须根据不同的内容,结合不同专业学生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讲授。此外,免疫学课程特点要求教师对学科知识全面透彻掌握,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并具备高度责任心,教态诚恳、亲切,举止得体,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 曹雪涛.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免疫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25(1):17 -30.
[2] 赵汉宁,刘仿.本科生医学免疫学理论课教学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85 -87.
[3] 赵汉宁.Th细胞和B细胞相互作用的巧妙比喻[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上旬刊):47.
[4] 韩超峰,李天亮,陆元修,等.融入式医学免疫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324 -326.
[5] 宋巧丽,马微,殷晓宁.加强医学免疫学与临床学科教学联系的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6):附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