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沁河端氏至润城段综合治理规划设计

2014-12-16 08:25段宪楠
山西水利 2014年9期
关键词:沁河山口蓄水

段宪楠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24)

1 规划背景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晋城市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山水风光,而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

沁河是山西省仅次于汾河的第二大河流,也是晋城的母亲河。本工程治理段河道长约31 km,平均坡降1.09‰~3.28‰,沿岸共有桥梁16座,电站拦水坝3座。工矿企业和村镇密集分布,人类活动频繁,是水质重点污染区,废水、废渣肆意倾倒,河道及水生态环境遭受较大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在沁河干流河道实施了重点城镇防洪堤工程和局部护地坝工程建设,但区内的其他城镇防洪工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防洪工程标准低,防洪体系不健全,堤防工程不达标一直是多年来流域内县城不断遭受洪灾危害的主要原因,区内防洪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河道内私挖乱采现象和涉河行为难以规范化管理,造成河道行洪能力下降,增大了河道的不安全性,直接威胁到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进一步提高晋城市品味,晋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围绕沁河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两条景观主线,以生态修复和水景营造为核心,绘沁河流域山水画卷,展古堡历史遗韵风情,创宜居宜业和谐生境的发展战略。

2 规划思路

2.1 规划范围

沁河沁水端氏至阳城王家庄桥段总长31 km,涉及沁水县端氏镇、嘉峰镇及阳城县润城镇3个乡镇。其中沁水15.8 km,阳城15.2 km。端氏至王家庄桥段村镇及工矿企业较为集中,是沁水、阳城两县的主要工业区。

2.2 规划任务

工程主要任务是防洪治理、生态蓄水、两岸节点景观建设。

防洪治理:通过河道堤防的防护加固和堤防岸墙型式的调整,消除沁河两岸的安全隐患,满足沿线村镇、工矿企业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10年一遇的耕地防洪标准。

生态蓄水:通过对治理段河道的整治及设坝蓄水,改善工程区的生态环境。

2.3 规划内容

对沁河端氏—王家庄桥段31 km的堤防进行改建、加固,使其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彻底解决两岸居民的洪水之患。

此次规划将沿河31 km按居民聚集程度分为重点治理段和一般治理段。在重点治理段修建16座壅水建筑物,营造水面景观。在一般治理段修建10~30m的沿河绿化带,形成生态走廊。

结合当地文化和群众需求,沿河打造景观节点,形成集农业观光、古堡文化、树理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长廊。共形成31 km绿色长廊24.8万m2,建成7个生态景观公园。

3 规划设计

3.1 防洪治理

3.1.1 堤防治理

堤防治理主要是在《山西省沁河重点段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治理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治理及景观要求,对端氏至润城治理段内堤防岸墙型式进行满足蓄水和生态要求的调整。

3.1.2 劈山口段治理

劈山口段河道是20世纪70年代对原河道改河、将原河道截弯取直的结果。现状河道长约200m,宽30~50m,不满足20年一遇防洪标准。

本次治理改造的思路是:润城镇的防洪安全由润城公园(原河道)和劈山口河道共同防护,由于劈山改河段两岸现已被开发为居民集中住地,为减少房屋拆除量,在不考虑超高的前提下,劈山口段河道底宽由现状的15m扩至46m,上口宽度74m,边坡1∶0.5。

雨水箱涵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建设施工中需根据实际情况,明确规定施工设计、规范、技术应用等,各部门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使其对自身职责明确,确保贯彻落实施工制度,加大施工监督的力度[3]。使施工质量和雨水箱涵技术的规范化操作得以确保,从而将技术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

3.1.3 润城公园段

润城公园段古河道规划结合劈山口段进行,即20年一遇洪水由劈山口通过(不计超高部分),将润城公园段古河道重新疏通,分流一部分20年一遇洪水以解决劈山口段安全超高不足的问题,减小劈山口段改河道段的行洪压力;另外,由于疏通了原古河道的功能,解决了古河道间支流——小东河入河口段的顶托淤积问题。

3.1.4 沿河支流入口治理

端氏至王家庄桥段沿河共有5条支流汇入,分别为端氏河、李庄河、潘河、殷庄河、半峪河。规划拟对以上5条支流入河口治理,采用重力式浆砌石结构,并对入河口水流顶冲段堤脚采用格网石笼进行防护,宽5m,厚0.5m。

3.2 生态治理

3.2.1 治理模式及规模

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对治理段31 km河道进行生态建设。共分为一般生态治理和重点生态治理两种治理模式。

一般生态治理:在人口较少区域规划一般生态治理段,治理内容为打造绿色长廊,长廊规模根据河道两岸地形为10~60m不等,绿廊布置河段位置分别在端氏村—坪上村—曲堤村、郭南村—潘庄村、长畛村—屯城村、望川村—上伏村,共计绿化长度11.64km,绿化面积24.8万m2。

重点生态治理:在人口密集区域规划重点治理段,治理内容为护岸的生态化、营造水面及湿地景观。共布置5段,分别位于端氏村—坪上村、窦庄村—郭北村、刘庄村—殷庄村、长畛村—屯城村、王村村—润城段。河道蓄水及湿地覆盖长度累计11.17 km,共设7座3~3.5m高的橡胶坝,2座4m高的钢坝闸,7座1~1.5m高的壅水堰,蓄水总面积130.7万m2,蓄水总量 171.7 万m3。

在蓄水区末端或利用河滩低洼地段形成湿地景观,湿地面积12.87万m2。

3.2.2 蓄水建筑物和壅水建筑物设计

在沁河主河道上的壅水建筑物推荐采用橡胶坝蓄水。同时考虑到端氏河洪水流量大、河道窄、洪水历时短,为保证汛期壅水坝安全运行,在端氏河上采用钢坝闸。

为了维持河流的天然形态,根据河道现状地形及景观规划,在曲堤村、殷庄、长畛村及屯城村营造7座景观叠水堰,叠水堰基本断面型式采用重力式浆砌石坝,并可根据周围景观塑造不同造型。

4 结语

本工程以“水”为纽带,形成了“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旅游景区,对改善沁水、阳城县的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起到积极作用,成为城镇、乡村人们休息、娱乐、晨练、健身的好去处,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

(省水利厅政法处处长王彦平作)

猜你喜欢
沁河山口蓄水
2022年巴西水电站水库蓄水率达50%
神奇的沁河杨庄改道工程
论《明史·河渠志》对运河与沁河的记载
西藏在建大型水电站工程通过蓄水验收
沁河
副省长贺天才在沁河巡河调研
nevi 加维亚山口的雪
「李香蘭」の真実に迫る——山口淑子さん没後1年トークセッション
北京20座下凹式立交桥汛前可蓄水
雨水集流微蓄水技术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