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恩,黄丽群
死亡态度(death attitude)指人们对死亡现象的不同情绪反应、评价和行为倾向,包括对死亡的恐惧、焦虑、逃避、威胁、否认、好奇、关切、接受等各种态度[1]。死亡态度的调查及研究是开展死亡教育(生死教育或生命教育)的前提及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是一个照顾病患、近距离接触生老病死各种生命现象的行业,因此,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科学的死亡教育知识。死亡教育在发达国家已非常普及[2],但在我国仍然处于“避讳”阶段,大众对死亡话题不愿谈及,采取回避态度,这导致我国死亡教育非常缺乏。作为护理人员,应认清死亡的现象和本质,帮助自身及服务对象积极预防和应对各种死亡事件,使病患更加热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拥有更有意义的生活,实现人生价值。本研究通过对603名护理专业在校大学生(含正在实习的学生)的死亡态度进行调查分析,初步了解该人群的死亡认知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开展死亡教育提供基础依据。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择陕西省某医学高校护理系在校大学生635名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者解释调查目的及注意事项,填完问卷后当场收回。共发放650份,回收643份,排除填写不完整及无效问卷,有效问卷603份。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及环境背景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年级、家庭信仰、父母是否健在、是否经历亲近的人死亡事件、是否经历威胁生命的事件、家中是否有人罹患重病、是否有接触自杀者的经验及家中谈论死亡的情形等个人情况资料。②死亡态度描绘修订量表(death attitude profile-revised,DAP-R):该量表由Wong等于1994年编制,共32题,包括5个维度:死亡恐惧、死亡逃避、中性死亡接受、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采用Likert 5点量表计分法,非常同意、同意、无所谓、有点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别计5分、4分、3分、2分、1分。5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6,0.88,0.65,0.97,0.84,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71,0.61,0.64,0.95,0.83。该量表在我国已使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4]。朱海玲等[5]研究也表明中文版DAP-R量表在中国城市中老年基督教信徒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输入、整理、统计及分析。运用描述统计得出死亡态度中各维度的平均值;用t检验对一般及背景资料中的性别、民族、有无宗教信仰、父母是否健在、是否目睹亲近死亡、是否经历威胁生命的事件、是否接触过自杀者的经验等因素对死亡态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年龄、年级、家中谈论死亡的情形因素对死亡态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本组603人,女生582人,男生21人,这是由护理专业性质所决定;年龄19岁~23岁;98.7%为汉族学生,1.3%为少数民族学生;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分别为162人、157人、155人、129人,分别占26.9%、26.0%、25.7%及21.4%。98.2%的学生无宗教信仰,仅11名(1.8%)学生有宗教信仰,其中6名信仰伊斯兰教,3名信仰佛教,2名信仰基督教。绝大多数学生父母均健在,占98.5%。
2.2 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死亡态度(见表1)
表1 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死亡态度得分(±s)
表1 护理专业大学生的死亡态度得分(±s)
得分死亡恐惧维度2.86±0.97死亡逃避 3.04±1.07中性死亡接受 4.35±0.65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 2.35±0.67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2.09±0.84
2.3 影响护理专业大学生死亡态度的相关因素 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603名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死亡态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家庭信仰、经历亲近人的死亡、家中谈论死亡情形、印象深刻的死亡经验、接触自杀者经验对死亡态度的某维度产生影响,详见表2。
表2 影响护理专业大学生死亡态度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死亡恐惧指面对死亡情境时所引起的害怕、恐惧等负面想法和情绪;死亡逃避指逃避思考或讨论与死亡有关的话题,使自己暂时免于对死亡的恐惧;中立接受是指个体能接受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果,是生命的一部分;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是指将死亡视为通往快乐来生的通道,相信死后有幸福的世界;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是指将死亡视为解决痛苦的途径。本研究结果显示,中性死亡接受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维度,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能理性认识死亡,科学地对待死亡这一生命现象。而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和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两种维度得分都偏低,说明很少一部分人会将以向往及逃避苦难来接受死亡。
3.1 护理专业大学生死亡态度水平 对护理专业大学生死亡态度各维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对死亡更倾向于中性的接受,得分相对于其他维度最高,均值为4.35分;赵倩[6]对南京大学生死亡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面对死亡能够自然接受或能够很好控制自己情绪的相对于拥有其他死亡态度的人,占有很大的优势。而死亡逃避的得分仅次于中性接受,得分3.04分,说明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避免想象死亡相关问题,从而躲避其带来的心理不适;此外,死亡恐惧居第3位,得分较低,这与陈四光等[7]对436名大学生做死亡态度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但比焦杰等[8]对264名医学生做的死亡态度分析中死亡恐惧的得分偏高,这大概与该研究对象基本全是女生有关。虽然恐惧不占主导,但仍然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生死教育,使其消除恐惧,正确对待死亡。趋近导向和逃离导向的死亡接受得分偏低,说明目前大学生在这两方面存在问题并不突出。
3.2 影响护理专业大学生死亡态度的因素 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死亡态度容易受宗教信仰、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家庭谈论死亡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9,10]。本研究以某校护理专业大学生为特定对象,人群特点在性别、年龄、专业、民族等方面比较集中单一,因此这些因素对死亡态度的影响未体现出来。
3.2.1 家庭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在某些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特别是当人们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时,有宗教信仰的人往往可以从宗教中寻找到依托,从而达到精神和心理上的慰藉与解脱。Wrightsman等[11]的研究表明,对宗教十分虔诚的人相信来生更美好,面对死亡有较少的恐惧及焦虑,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有宗教信仰的学生死亡恐惧得分比无信仰的人偏低(P<0.05)。但国内也有研究显示,很多没有信仰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死亡事实,且在死亡态度上差异不大[12]。这大概与我国长久以来的无神论及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教育有关。
3.2.2 亲身经历亲近的人死亡 本研究结果显示,亲身经历亲近的人死亡事件的学生更倾向于死亡逃避与趋近导向的死亡接受,与未经历过的学生相比得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概由于亲近的人死亡事件对调查对象本身产生较大的应激,使其刻意避免去考虑死亡从而获得心里安宁。
3.2.3 家中谈论死亡情形 本组大学生中避免谈论死亡事件的死亡逃避得分高于公开谈论死亡的家庭(P<0.05)。国外也有类似研究结果,成人在谈论死亡相关的事件时谈论态度与气氛会影响幼儿对死亡的了解与态度[13];国内研究表明,家庭中谈论死亡越公开,越不会产生死亡恐惧;家庭中越是很少谈论死亡,越倾向于死亡逃避[14]。由此可见,家庭中能坦然公开讨论死亡者,对正向的死亡态度有益,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死亡,能够帮助人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因此,公开谈论死亡是值得倡导的。
3.2.4 印象深刻的死亡经验 本组70名学生目睹身边的死亡经历并印象深刻,这部分学生更容易持有中性的接受死亡态度,与未有死亡经验的对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目睹并非亲近的人的死亡,能帮助促进对死亡的科学认识并自然接受,但亲近死亡经历会更容易造成死亡逃避。
3.2.5 接触自杀者的经验 该研究结果发现,接触过自杀者的学生更倾向于中性死亡接受,这与前一个因素,即印象深刻的死亡经验结果一致。大概由于接触自杀者,能给其带来理性思考,促进对死亡的科学认知。
对死亡的思考,反映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开展死亡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科学认识死亡、尊重热爱生命、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只有拥有正确的生死观,才能科学地为病人提供人文关怀服务,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引导其身心健康。
[1] 王申.死亡态度与生命教育需求调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3.
[2] 邹宇华.死亡教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2-13.
[3] 张瑞星,倪居,马国亮.护理专业学生死亡态度调查[J].中外健康文摘,2008(4):164-165.
[4] 吴丽玉,林旭龙,吕昌明.护理学院学生死亡态度之研究[J].康宁学报(台湾),1999(3):83-106.
[5] 朱海玲,史宝欣.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51-53.
[6] 赵倩.大学生的生命观问题研究[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3):93-96.
[7] 陈四光,安献丽.436名大学生死亡态度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4):303-304.
[8] 焦杰,任小红,黄伶智,等.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死亡态度的比较[J].护理研究,2012,28(10A):2621-2623.
[9] Wong PTP,Reker GT,Gesser G.Death attitude profile revised:A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attitude toward death[M]//Nemeyer RA.Death anxiety handbook: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Washington:Taylor & Francis,1994:121-148.
[10] 张敬军.让“生命与死亡”教育走进中国课堂[J].城市与减灾,2004,1:36-37.
[11] Wrightsman LS.Personality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M].CA:SAGE Pub.Inc,1988:22-25.
[12] 张东伟.高校大学生死亡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4):675-677.
[13] Stambrook H,Parker KCH.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death in childhood: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Merrill-Palmer Quarterly,1987,33(2):133-157.
[14] 陈四光.心理健康视野下大学生死亡态度及生命教育研究[J].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