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洛
她是中国当红的文化名人,头顶着各种光环:北师大艺术传媒学院副院长、影视策划人,畅销书作家……有人称她为“女易中天”,也有人叫她“学术超女”。但于丹却不喜欢这些称谓,她更喜欢让人把她看作一个九岁小女孩的妈妈。那么,面对当今社会上家长们为了让儿女“不输在起跑线上”而疯狂地报奥数班、英语班、海外游学班……常被人视为“心灵导师”的于丹会要求女儿也满腹经纶,走精英教育路子吗?
于丹认为,中学生的心智发育已经基本趋于成年人,有了较强的判断与自我控制能力,这个阶段要对他们进行规范的训练,重点培养做事及思考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但是,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阶段,让孩子对于他的尊严和自由有一种确认性才是最重要的。她相信尊严与生俱来,不是被父母赋予的,也不是可以向任何人乞求的,一个人的尊严是其自己的选择。
于丹的女儿苗苗5个多月大时,在选择玩具这件事上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个人取向。她的周围堆满了长毛绒玩具、电动娃娃,各式各样好玩的东西。可她偏偏坐在一堆玩具里边拧一个空药瓶子,来回拧,反复地拧。
家里的小阿姨见了从苗苗的小手里抢过瓶子说:“这个不好玩,你看这个娃娃多漂亮啊,你看那个玩具多好玩啊。”可是苗苗不屑一顾地把电动娃娃推到一边,顽强地去抓那个瓶子,继续痴迷地拧瓶盖。小阿姨还试图去纠正苗苗,却被于丹制止了。昂贵的电动娃娃更好,这只是成年人的标准。也许在5个月大的婴儿眼里,这个瓶子就是世界上最经典的玩具,孩子的尊严是与生俱来的,不该粗暴地剥夺它。
后来于丹去咨询了儿童心理学专家,专家说那个阶段正是孩子的手指开始学习精细化动作的时候,拧瓶盖这个动作对孩子肌肉的发育大有益处,可比玩电动娃娃好多了。
深有感触的于丹对此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我们今天并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我们越来越失去了一种审美的眼光,而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同一种功利标准的筛选。我们越来越成功了,但是我们失去了成长的力量,失去了那种在漫山遍野的鲜花中漫步时心灵上的愉悦。
于丹所居住的社区经常举办孩子们的游艺比赛。有一次苗苗得了很多奖券,可以兑换玩具或是家庭卫生用品。之前她都是换气球的,但那一次她特别犹豫,一个人自言自语地说:“我已经是大孩子了,不要气球了!”那时候正闹“甲流”,她就选了一块洗衣皂。回家以后,她一天十遍八遍地提醒其他人:“你们洗洗手吧,那个肥皂是我带回来的!”放弃了洗手液,洗手全用苗苗拿回来的洗衣皂,那段时间于丹全家人的手都特别粗糙。不过没有谁提出异议,大家觉得要充分肯定苗苗的劳动,因为那是她牺牲了自己的气球,在为别人着想。在于丹看来,“尊严”关联着“责任”,苗苗有这种意识,觉得能为别人做事很光荣是值得肯定的。
常有人会问于丹,你为女儿报奥数班、英语班、书法班了吗?于丹笑着回答,苗苗的确学过钢琴、跳舞以及画画,但这些都不是在父母的逼迫下进行的,而是她自己对此非常感兴趣,主动嚷着要去学的。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于丹从不强求她要拿回多大的成绩,只要她能在里面找到一种快乐的能力就够了。
初次去于丹家的人都会很意外,因为没有想象中的书卷墨香,古朴典雅,而是五彩缤纷,简直比幼儿园还幼儿园。于丹甚至把本应该放在游乐场的儿童游戏气垫都搬回家来了。
美国早教专家玛思博士有这样一句话,于丹非常赞同:“让孩子出类拔萃的并不是提前识字,而是游戏、游戏、再游戏!”每次于丹一回家,就会像炮弹似的冲到苗苗面前说,咱俩“疯疯”吧。大小“疯疯”立马勾结起来,摸爬滚打,把家里折腾得跟狗窝一样。
在家里人眼里,于丹这个当妈的完全没有个“妈妈样”。姥姥和爸爸不许苗苗吃巧克力,但于丹又特爱吃巧克力,所以有时候于丹回家会悄悄地把苗苗拉到一边说:“苗苗,咱们吃巧克力吧。”于是母女俩就偷偷躲小屋里吃巧克力。
不过女儿对这样的妈妈却是格外热爱,常常会死死搂着于丹的脖子说,就跟妈妈,就跟妈妈!对此于丹骄傲地说,因为家里的其他人老是对她说不可以做什么,而我却经常告诉她可以做什么。
于丹因为在百家讲坛上讲《论语》而一夜成名。为此,不断有人问她:“你会几岁教你的孩子背《论语》?”一两岁就开始识字,4岁学习《论语》,5岁就看《红楼梦》的于丹否定说:“我的孩子跟我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我那时的孩子们没什么可学的,也没有电视。而我孩子的这个时代,她从这么小就看动画片,就上亲子班做手工,她周围到处都是信息,她可以向世界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她不简简单单只有《论语》要背。”
不过对于古典诗词,于丹却非常提倡应该作为一种童蒙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因为古典诗词有节奏有韵律,有一种朗朗上口的节奏。一个人学习古典诗词,不一定要等到懂意思的时候。小孩记忆力超好,背下来会一辈子受益。
只是于丹教女儿背诗词的方法也有些另类。她不是让苗苗手放在背后一本正经地背诵,而是在玩中背诗,也从不限制她如何使用和想象。苗苗第一次使用诗词是在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于丹出差回来,问她:“你想妈妈吗?”她冷不丁地说了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女儿背诗居然能“活学活用”,让于丹大大惊喜了一把。
随着慢慢长大,苗苗竟然开始给人讲诗了,只不过她的讲解常常很“雷人”。比如杜甫的《春望》,苗苗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说的是杜甫他们那儿地震了。国还在,但是震破了;山河也在,但是走样了。为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呢?因为地震太厉害了,大家很伤心。”对于女儿这个地震版的《春望》,于丹没有刻意去纠正她。苗苗3岁时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惨景,4岁时看到玉树地震,后来她又看到日本海啸地震,她知道地震是一种苦难。所以于丹想,那就让她这样解读吧,长大了老师会给她讲“安史之乱”的。
女儿从小就在乱解经典。但是于丹没有纠正过她一次,因为于丹觉得,小孩子可以胡说八道的自由很值得留恋,这样等他们长大了,还可以保留一些突破常规的思维能力。作为母亲,于丹愿意呵护她这种自由的权利。
虽然从不逼迫女儿背诵《论语》,但于丹却觉得把中华文明自古至今的道德规范、做人道理教给女儿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小孩子有时理解不了太高深的理论,而且也不喜欢听枯燥冗长的说教,聪明的于丹就把这些深奥的道理融入到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里,以此来启迪教育女儿。
而对于女儿的缺点,于丹没有把她拉过来一本正经地说教,或者强硬地要她必须改正,而是在女儿又一次乱发脾气后给她讲了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十分爱发脾气。有一天,爸爸把他带到院子里的篱笆跟前,对他说:“孩子,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钉一颗钉子。”男孩便照着爸爸说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结束的时候,小男孩去篱笆跟前看,他这一天就钉了30多颗钉子,他十分惊讶,怎么自己一天中就发这么多次脾气呢?他自己都没感觉到。这时,爸爸走到他的旁边说:“要想让钉子更少就只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小男孩就尽力控制自己的脾气,于是每天钉的钉子越来越少:十几颗、十颗、五颗、三颗,终于有一天,他高兴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我今天一颗钉子也没有钉!”爸爸说:“那就把钉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钉子全拔了后,爸爸又对他说:“今天一颗钉子都没定这固然很好,但你有没有想到这上面的钉子孔还是会留在别人的心上的。”聪明的苗苗立刻明白了妈妈的意思,以后她真的很少再乱发脾气了。
在女儿的教育方面,于丹始终认为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学怎样做人。我们都懂得“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但是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往往很混乱。一方面我们教孩子要尊重老人,另一方面老人却在伺候孩子;一方面我们告诉孩子要尊重他人、服从规则,另一方面,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依然唯我独尊。
作为家里唯一的宝贝,身边环绕着6个成年人,苗苗自然也难免会有唯我独尊的心态,尤其对疼爱她的姥姥更是颐指气使。于丹没有将《论语》里孔子说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给她听,因为苗苗还小,根本无法理解这样的语句。于丹给苗苗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棵苹果树,一个小男孩天天到苹果树下玩。可随着小男孩慢慢长大,想要玩具却没钱买。于是苹果树让他摘下所有的果子卖钱。然后,男孩好久都没有来看过它。有一天,男孩终于回来了,但他十分不开心,因为他的朋友们都结婚了,他却连房子都没有,新娘也不愿意嫁给他。苹果树听了,让他把自己粗壮的树枝统统砍下来搭房子。于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运走盖房子。过了很久后,男孩终于又回了,他想扬帆出海。苹果树又让男孩砍下了它所有的树干,造了条船。男孩驾船走了,留下光秃秃的苹果树孤独地活着。许多年过去,男孩终于回来,苹果树已经生不出果子来了,也没有树干让他爬上来了,只剩下枯死的树墩。男孩说他感到累了,什么也不想要,只要一个休息的地方。于是他坐在树墩上,苹果树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苗苗听完故事对小男孩十分气愤,说他太不像话了,苹果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他居然从来不知道感恩,只是一味地索取。于丹这时适时地指出,其实父母和长辈们都像苹果树一样呵护着她,对她的爱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苗苗听了立刻联想到自己刚对姥姥发了脾气,脸上顿时觉得火辣辣的。此后她开始懂得关心别人了。从前她和家人一起出去玩时,都会带一个布娃娃,说那是她“妹妹”。但是这之后,出去玩她就不带她的“妹妹”了。于丹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要腾出手来扶我姥姥啊!”
如今的苗苗已经是个九岁的小姑娘了,她活泼开朗热情,同时也礼貌,心怀仁爱,让于丹非常骄傲自豪。虽然她背不下来整段的《论语》,但于丹认为,自己已经把《论语》的精髓全都用心传授给她了。
编辑/李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