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指南》背景下的保教结合

2014-12-15 14:57邓丹妮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52期

邓丹妮

摘要:随着幼儿教育指导新指南的深入实施,进一步确定和强调保教结合贯彻和实施的重要性,只有全面地抓好保教结合的细节化工作,将其深刻渗透至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中,才能真正保障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新指南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保教结合工作,进行了详要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新指南》;保教结合;教中有保;保中有教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2-0232-02

《幼儿园教育指导新指南》中明确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由此来看,幼儿园教育不是单纯学习知识、生活技能的简单教育,而应将其转化为实现幼儿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幼儿园的教师担负着保育幼儿和教育幼儿的双重使命,幼师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幼儿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优劣,幼儿只有通过保教结合的良好教育,才能获得自身的全面发展。多年的幼教实践经验证实,幼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占据着决定性作用,于是形成了“以幼师为中心”的教育格局。由此,幼师必须正确认知自身所处位置的主导性作用,只有采用保教结合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才能切实保证幼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保教结合的基本含义

“保”就是指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师要全面保证幼儿在身体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能健康成长。身体方面主要指预防各种疾病的侵袭、补充营养和加强体育锻炼;心理方面主要指塑造幼儿健康、良好的精神状态,注重对其健康、积极心理上的全面培育;社会方面主要指塑造幼儿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具体指培养幼儿掌握与他人友善交往的技巧,以及处理各种问题的协调能力。

“教”主要指幼儿园制定一系列战略发展目标和计划,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的性地对幼儿开展全面能力培养的综合教育。其中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以及智力、体能方面的提升;培养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积极的情感和不畏惧的个性品质;推进他们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保与教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但是却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两方面是相互结合、相互影响、不能割离的统一整体。教中有保,即教育中蕴含着保育的相关内容,幼儿教育的开展以保育工作为基点,由于幼儿年龄太小,一些生活常识和生活行为都不能独立完成,所以幼师首先最应教会幼儿学会如何吃饭、如何盥洗和如何如厕等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这既指保育的内容也指教育的内容。通过这些基本生活常识的教授,幼儿不仅掌握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保中有教,指保育中蕴含了教育的相关因素,保育一方面要保护幼儿不受任何伤害并健康成长,一方面还要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积极的心态,让他们了解和掌握健康的重要性。所谓真正的保教结合,其完全渗透于日常、每天的常规保教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中,教师的岗位职责中有相当明了的条文规定,明确要求当班幼师应抓好对于幼儿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及全面周到的生活护理,而在幼师参与的日常生活组织活动中也应完全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教育契机,借此来塑造和培养幼儿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二、培养幼儿形成身心发展的健康状态

随着新指南的进一步深化开展,为保教结合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契机。保教结合完全符合幼儿身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幼教机构对于3~6岁幼儿实施保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推进幼儿身体、心理的健康正常发展,生活环节的把握就是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做不到保教结合就不能实现幼儿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一,应参照我国关于儿童膳食选择的具体要求,为幼儿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比如肉、奶、蛋等高蛋白食物以及谷物、蔬菜和瓜果等,杜绝单一的饮食习惯,实现荤素搭配的合理营养饮食搭配,采用蒸、煮、炖等科学的烹调方式,尽量不使用烤、煎、炸等方式来制作,营造一种整洁、舒适、安逸的就餐环境,教育幼儿餐前不能做剧烈运动,进餐前或进餐过程中绝不训斥幼儿,提醒幼儿细嚼慢咽、不挑食、不撒饭菜,嘱咐幼儿不能老吃饭、不吃菜,应饭、菜、汤交替吃,不能剩饭;第二,确保幼儿每天都能有良好的睡眠质量,不能低于11个小时,并且每天都能保证一定量的午休时间,午休时间可依据季节变化、天气变化和个体差异合理进行增减;第三,积极鼓励和提醒幼儿主动喝定量的水,确保每天三次,每次保证200ml,依据天气温度变化和干燥程度以及幼儿自身活动量的大小,适量增减饮水量;第四,时刻注意幼儿的形体姿态,教会幼儿站、坐、走的正确姿势,对于姿势不准确、身体失衡的幼儿及时纠正和调整,有骨骼发育异常或迟缓的现象出现应及时给予矫治,同时要确保椅、桌、床的高度应适合幼儿使用,椅子的高度应以幼儿自然坐下双脚自然着地、腿蜷曲的角度为90度为宜,桌子的高度要以身体挺直、不耸肩、不驼背为适宜,床不应太高,不宜过软;第五,每年定期组织为幼儿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对于出现身体状况异常的幼儿应及时送医院就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三、积极培养幼儿的身体平衡协调能力和耐力

活泼好动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户外活动则能完全满足于幼儿喜欢活动的心理。应确保幼儿每天一定量的戶外活动时间,一般不能少于两个小时,尤其要保证1个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同时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可合理调整户外活动的时间。首先,要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和平衡能力,设计多种新颖灵活的锻炼活动方式来塑造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可以采用沿直线行走、走模特步、跳房子和蒙眼走路等游戏活动。还应设计一些活动来训练幼儿整体的灵活性,可以采用投球、赛跑、钻爬和攀登等活动。尤其适当开展荡秋千、拉手转圈和转椅等活动,让幼儿能迅速适应摆动、旋转和颠簸等突然的外力刺激,实现他们身体机能的平衡发展。其次,要积极唤起幼儿身体的潜在力量和耐力,组织多样化、适合不同体育能力与身体机能活动,例如跑、跳、攀、爬等诸多运动,要激励幼儿持之以恒的意识和努力到最后的耐力,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即使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也要教导幼儿自己背书包、自己上下楼梯,尽量少坐车、多走路。最后,要积极训练幼儿自己动手的动作协调能力,为幼儿积极动手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例如,幼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画画、剪纸、折纸和粘贴等活动,提前为幼儿准备好画笔、剪刀、橡皮泥和纸张等材料和工具,还可有效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废弃的材料作素材,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一系列的美工活动中。同时,尤其要全面保障幼儿玩耍的安全性,要确保塑料珠子、玻璃珠子等玩耍材料的安全性,颗粒不能过小,避免出现幼儿不小心吞进去产生的气管堵塞等人身伤害,并用心教导和督促幼儿安全使用画笔、锤子和剪刀等危险用具的正确方法,并提醒幼儿用完后要物归原处,不能手持这些用具到处乱跑和玩耍。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以真正培养和提升幼儿的自己动手能力和制作创新能力。

四、有效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脱鞋袜、穿脱衣服、系解鞋带、擦屁股、洗手洗脸与擦鼻涕的正确方法,会依据不同类别整理好自己的物品,能将书本和玩具放回到原处,根据天气冷暖随时增减衣物,对于他们的不断努力和尝试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千万不要一时心急而代替包办来做。同时,要逐渐教会幼儿掌握生活自理的正确方法,居于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特征,幼师应依据不同层次幼儿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由简到难,可以将一些基本生活常识编写成顺口溜、儿歌以及设计成故事情节等,寓教于乐,使幼儿在自娱自乐中掌握基本的生活技巧。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幼师应及时、经常检查和督促幼儿做好一系列的基本生活活动。

五、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首先,努力构设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做好一切安全保护措施,将剪子、刀具、药品、热水瓶等具有一定危险的物品放在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窗台、阳台等位置应设置防护栏等安全防护措施,要使用防止幼儿触电的可自动断开的电源插座,在公共場合游玩时要随行陪伴幼儿,做好他们的安全保护工作。其次,结合生活实际不断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教导幼儿在家长和幼师的随行和陪伴下行走或玩耍,不能随便和陌生人搭讪,切记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闯红灯,不在马路边和河边危险地带玩耍。第三,及时教导幼儿了解和掌握周围环境中的不安全隐患,避免做一些具有危险性的事情,同时要教会幼儿认知一些日常的安全标识等,例如小心触电、小心火灾、紧急出口、禁止通行等,也应教导幼儿不许别人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最后,教导幼儿在何种情况下采取何种措施来保护自己,教会幼儿准确记住自己家的详细住址、父母的名字和单位、联系方式等,掌握自救与求救的一些有效方法,一旦发生问题可及时进行各种求助,并提供最详细的基本信息;尤其是在遭遇火灾等危险紧急状况时,要准确知道拨打110刑警、120急救和119火警等求救电话;定期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图书和多媒体的多种形式向幼儿传授求救、自救与逃生的诸多方面教育,同时进行多种方式模拟训练,定期开展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逃生演习。

六、结语

总之,新指南对于幼儿教育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各幼儿园将保教结合有效渗透于幼教工作的各个环节中,不仅要确保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而且要推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为幼儿能健康成长贡献我们的绵绵之力。

参考文献:

[1]虞永平.把保教结合落到实处[J].山东教育,2011,(12):30.

[2]董玉珍.谈幼儿园保教结合[J].学周刊,2011,(1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