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伊斯兰国”的资金链及其影响*

2014-12-15 07:47
阿拉伯世界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丝路

李 景 然

一、“伊斯兰国”发展历史梳理

2014年6月,恐怖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al-Sham,下文简称“伊斯兰国”)宣布占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北部重镇摩苏尔,伊拉克局势随之急转直下,引起各方关注。“伊斯兰国”起源于由扎卡维(Abu Musab al-Zarqawi)创建的“统一和圣战”组织,其发展历史参见表1。

表1:“伊斯兰国”组织发展历史一览表①钱学文:《中东恐怖主义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年版,第187页;王亮亮:《“圣战者协商委员会”宣称处死两美军士兵》,2006-06-20,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daily.com.cn/hqkx/2006-06/20/content_621910.htm;《伊一武装团伙宣称建“伊拉克伊斯兰国”》,2006-10-16,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6-10/16/content_5207857.htm。表格内容由作者整理而成。

“伊斯兰国”领导人阿布・伯克尔・巴格达迪(真实姓名为易卜拉欣・阿瓦德・巴德利,Ibrahim Awwad Ibrahim Ali al-Badri)自2010年开始逐步掌权,并最终将该组织发展成为独立于“基地”组织,甚至比后者更为极端、更为血腥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从“基地”组织脱离的原因可追溯至2011年。当时活跃在叙利亚境内、由尤兰尼(Jawlani)领导的极端武装组织“胜利阵线”(Jabhat al-Nusrah)最初是由巴格达迪派往叙利亚的武装力量,目的在于颠覆阿萨德政权。然而随着叙利亚战乱的持续,“胜利阵线”的规模和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逐渐拥有了独立的资金来源和物资补给渠道,这时候的尤兰尼也希望独立于“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AQI),直接向扎瓦希里汇报,巴格达迪和尤兰尼由此产生矛盾。2013年4月,巴格达迪宣布不再使用“伊拉克伊斯兰国”和“胜利阵线”,而将这两者合并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①Abu Bakr al-Baghdadi,“And Give Glad Tidings to the Believers,” Al-Furqan Media Foundation,April 2013. See Seth G. Jones,“A Persistent Threat: The Evolution of al Qa’ida and Other Salafi Jihadists,” 2014,pp.7-8. http://www.rand.org/content/dam/rand/pubs/research_reports/RR600/RR637/RAND_RR637.pdf,Acce-ssed:Oct. 06,2014.,希望通过此举凸显其领导地位。但尤兰尼对此公开表示不满,拒绝接受,并要求“基地”组织头目艾曼・扎瓦希里直接介入此事。到了2014年4月,在扎瓦希里数次调解和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基地”组织选择与“伊斯兰国”撇清关系,巴格达迪遂与扎瓦希里等人反目。

行事残忍、血腥是“伊斯兰国”的重要特征,2014年8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170号决议,其中列举了“伊斯兰国”数项罪行,如把平民当作攻击目标,既对平民也对士兵进行大规模的枪决和法外处决,迫害异教徒和不同派别的穆斯林群众,绑架平民,强迫少数族群的成员流离失所,杀害和残害儿童,招募和使用儿童,强奸等性暴力犯罪泛滥,任意羁押、攻击学校和医院,毁坏宗教文化场所,阻碍行使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受教育权利等②《联合国安理会第 2170号决议》,2014-08-15。http://www.un.org/zh/documents/view_ doc.asp?symbol=S/RES/2170(2014)。。

据统计,中东地区萨拉非—吉哈德主义团体(Salafi-Jihadist groups)在2010~2013年间增长了53%,其中沙姆地区最典型的代表是叙利亚,北非地区则是利比亚,失势情况仅在埃及出现。③Seth G. Jones,“A Persistent Threat: The Evolution of al Qa’ida and Other Salafi Jihadists,” 2014,pp.x-xi.http://www.rand.org/content/dam/rand/pubs/research_reports/RR600/RR637/RAND_RR637.pdf, Accessed:Oct.06,2014.目前,萨拉非—吉哈德主义运动已呈现出“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特征,似可分为四大“阵营”:一是以扎瓦希里为首、位于巴基斯坦的“基地”核心部分;二是对“基地”核心宣誓效忠、分布在叙利亚、索马里、也门和北非的“基地”分支机构;三是诸多并不效忠“基地”,但宣称要建立酋长国的萨拉非—吉哈德主义团体;四是受以上三方启发或影响的团体和个人。④Seth G. Jones,“A Persistent Threat: The Evolution of al Qa’ida and Other Salafi Jihadists,”p.xi.从“伊斯兰国”的出现及其行为模式和政治诉求看,它所折射出的恰恰是中东地区萨拉非—吉哈德主义团体快速增长的严峻现实。

二、“伊斯兰国”资金链分析

恐怖组织的资金募集能力与其组织规模和运行情况密切相关,尤其在中东地区,恐怖组织的资金募集能力和全球运作网络均比较成熟,以“基地”组织为例,本・拉登仅个人固定资产就涵盖工厂、农场、林地、矿山、工程集团、公司股票、黄金钻石、建筑房产、船只和车队等产业①朱威烈:《中东反恐怖主义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第366页。,足以对“基地”组织各项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恐怖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宗教慈善、经济犯罪、金融手段、资产转移等途径,此外还会有部分个人和组织进行捐赠。(参见表2)

表2:恐怖组织资金来源途径一览表②朱威烈:《中东反恐怖主义研究》,第366页,表格由作者整理而成。

同中东地区其他恐怖组织相比,“伊斯兰国”的资金募集渠道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特色,主要分为以下几大来源:

第一,石油走私是“伊斯兰国”最为主要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安理会2170号决议指出,与“伊斯兰国”、“胜利阵线”以及与“基地”组织相关的个人、团体、企业和实体所控制的油田与相关基础设施的收入,支持恐怖组织的招募工作,并加强其实施恐怖袭击的行动能力。③《联合国安理会第2170号决议》,2014年8月15日。据美国兰德公司分析,目前“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拥有十余个油田和几家精炼厂,仅该项收入每天可达到100万美元,甚至超过200万美元,直接通过中间商销往叙利亚、伊拉克、土耳其甚至伊朗的石油市场。值得一提的是,“伊斯兰国”保留了熟练的操作工,仅将领导替换成自己人①Howard J. Shatz,How ISIS Funds Its Reign of Terror,RAND Commentary,September 8,2014,see at:http://www.rand.org/blog/2014/09/how-isis-funds-its-reign-of-terror.html,Accessed: Oct. 08,2014.。因此对该组织而言,石油走私是其最为“驾轻就熟”的资金渠道,在其尚未与“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决裂之时,就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做到自给自足。大约在2005~2006年间,该组织的大部分资金都靠偷窃,外部捐赠仅占5%左右,但在2006~2009年间,该组织的石油部门通过石油走私募集到了200万美金。②同前。

图1: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走势图③参见:http://www.cnyes.com/futures/flashchart/BREN.html,2014-10-04。

由图1可见,自2014年6月“伊斯兰国”宣布占领摩苏尔起,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巨大波动,尤其在2014年7月到9月间跌幅近1%,可谓“伊斯兰国”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直接证明。然而,比“伊斯兰国”大肆进行石油走私更为严峻的是,它对全球石油市场甚至是全球能源安全的潜在威胁。眼下“伊斯兰国”已控制伊拉克境内相当比例的油田,它压低油价“贱卖”的方式已造成全球油价下跌,损害了其他产油国的利益,扰乱了全球石油市场的秩序;看未来,石油正逐渐成为“伊斯兰国”与各方博弈的筹码之一,一旦停止开采或停止供给势必造成全球能源供给缺口,即使其他产油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口,但无法改变“伊斯兰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安全隐患这一事实。与早年“基地”组织在沙特制造恐怖袭击导致国际油价上涨④朱威烈:《中东反恐怖主义研究》,第439页。不同的是,目前“伊斯兰国”正在构成另一种形式的“石油恐怖主义”。

第二,较其他恐怖组织而言,绑架人质获取赎金是“伊斯兰国”独特的资金来源之一。绑架人质、换取赎金较之恐怖袭击、石油走私等渠道,具有“成本低、风险小、收益高”的特征。一旦“伊斯兰国”与对象国达成协议,获得了赎金,那就不仅获得了巨额资金,而且还变相地扩大了“伊斯兰国”的影响,这对于“伊斯兰国”显然“有利无害”。目前“伊斯兰国”绑架人质主要针对美、英、德、法等国,对外国公民在伊拉克、叙利亚境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参见表3)。

表3:“伊斯兰国”绑架人质一览表①环球网:《媒体揭秘美德日三国在叙利亚遭绑架人质境遇》,2014-08-26,http://world.huanqiu.com/article/2014-08/5117454.html)、人民网:《人质危机迫近奥巴马进退两难》,2014-08-22,http://world1.people.com.cn/n/2014/0822/c157278-25515730.html)、凤凰资讯:《美记者在叙被绑近两年后获释》,2014-08-26,http://news.ifeng.com/a/20140826/41725496_0.shtml。表格根据上述网站内容整理而得。

此外,“伊斯兰国”组织还为外国人质明码标价,亚美尼亚人质价码高达10万美元,美国记者被斩首前曾被要求1.32亿美元赎金。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法国已成为对“基地”组织“贡献”最大的国家,在过去的5年间,一共支付了5810万美元赎金。紧随其后的是卡塔尔和阿曼,都支付了1990万美元赎金,另外,瑞士、西班牙和奥地利三国也分别支付了1211万、1078万和315万美元。据专家分析,“伊斯兰国”组织在绑架人质、获取赎金这方面,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制化”和“商业化”运作。

第三,“伊斯兰国”组织依靠地区大国和域外大国的资金援助。对此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派观点认为,美国从伊拉克撤军后留下的“权力真空”和叙利亚危机爆发是“伊斯兰国”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关键外因,尤其是为了加速颠覆阿萨德政权,部分地区大国和域外大国在叙利亚危机爆发初期对“伊斯兰国”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使“伊斯兰国”得以借此积累的大量实战经验和物资储备,进一步恶化地区安全形势。德国美因茨大学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负责人迈耶尔认为,该组织的资金主要来自沙特、卡塔尔、科威特和阿联酋等海湾国家,但主要来自民间富人,而不是政府。①德国之声:《谁在为ISIS提供财政援助?》,http://www.dw.de/谁在为isis提供财政援助/a-17721582,登陆时间2014年10月2日。另一派观点认为,“伊斯兰国”继承了其前身“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行事方式,在伊拉克、叙利亚境内拥有独立的资金来源,无需依靠大国支持。“伊斯兰国”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根据兰德公司对来自美国五角大楼的约200份资金报告的分析,“伊斯兰国”的资金体系基本依靠本地收入,每一个下层单位(cells)会向其上级缴纳20%的收入②Scott Lucas,Iraq Analysis: “Who Funds the Islamic State of Iraq?” — The Surprise Answer,”http://eaworldview.com/2014/06/iraq-analysis-funds-islamic-state-iraq-surprise-answer/,Last Updated: July 5,2014; Accessed: Oct. 8,2014.,目前仅石油走私、绑架人质、抢劫银行的资金来源已经足够支持“伊斯兰国”开展各类恐怖袭击。

2013年,“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各类恐怖袭击达 7681起之多。③Alex Bilger,“ISIS Annual Reports Reveal A Metrics-Driven Military Command,” Backgrounder,May 22,2014,p.4,http://www.understandingwar.org/sites/default/files/ISWBackgrounder_ISIS_Annual_Reports_0.p df,Accessed: Oct. 05,2014.从2012~2013年“伊斯兰国”在伊拉克进行暴恐袭击的地区分布看(见图2),与叙利亚接壤的尼尼微省受袭次数最多,此外,从图2柱状图对比也可以大致看出,较之2012年,2013年“伊斯兰国”已逐步显现出从叙伊边境向伊拉克全境扩散的发展趋势。

图2:伊拉克各省遭“伊斯兰国”恐怖袭击比例图(2012~2013)①Alex Bilger,“ISIS Annual Reports Reveal A Metrics-Driven Military Command,” p.2.

此外,根据“伊斯兰国”2012年和2013年年报,该组织开展的袭击方式共计18种,其中包括暗杀、武装攻击、轰炸和制作简易爆炸装置等。通过表3可知,“伊斯兰国”在过去的两年内中采用简易爆炸装置(IEDS)进行恐怖袭击的次数最多,2012年共计2764件,2013年增至4465件,其次是暗杀,2012年为585起,2013年为1083起,数量上两者几乎实现了翻倍(参见表4)。

表4:“伊斯兰国”恐怖行动分类及数量一览表(2012~2013年,单位:次)②Ibid,p.10.

车载简易爆炸装置 69 25136 27 48 125 44 38 33 23 68 47 32 26摩托车载简易爆炸装置2 1 2 0 0 1 4 2 7 4 6 4 1 2简易爆炸装置 136 789501672318 370 411 555 450 617 352 931147242有针对性的攻击 0 51 4 393 3 92 0 103 0 156 8 217 1 35设立检查站 0 0 0 4 0 3 0 7 0 7 1 4 0 5

“伊斯兰国”完整的资金循环除了“资金来源”和“资金流向”两个显性环节外,还有一个“投射影响”隐形环节(参见图3)。

图3:“伊斯兰国”资金循环逻辑图

与传统恐怖组织相比,“伊斯兰国”最擅长的是它对媒体工具的熟练掌控,它不仅利用Youtube、推特、脸书等西方常用社交媒体工具进行“舆论战”,还利用自己建立的电台、杂志等传统媒体工具,实时播报最新战况,全方位、立体式地向外投射影响力,以形成“恐怖效应”,使越来越多的个人、组织愿意直接或间接地协助“伊斯兰国”获取更多的资金,从而形成完整的资金循环,使“伊斯兰国”能够较快地发展至如今的规模。

三、“伊斯兰国”对中国的影响评估与相关思考

(一)新动向:“伊斯兰国”与中国国家安全

“伊斯兰国”的迅速发展对世界各国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也不例外。当前中国特别需要警惕以下两大新动向:一是“东突”势力已与“伊斯兰国”实现事实上的合流,这一趋势对中国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目前“东突”恐怖组织主要包括“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世界维吾尔青年代表大会”及“东突厥斯坦新闻信息中心”等,这些组织均有深厚的国际背景,绝大多数都得到“基地”组织的直接支持。二是积有实践经验的暴恐分子一旦“回流”,将直接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外交部长王毅在参加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峰会时指出:“中东地区冲突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恐怖和极端分子前往参战。他们一旦‘回流’,将对各国、地区乃至国际安全与稳定构成严重挑战。”①外交部:“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新威胁——在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峰会上的发言”,2014-09-25,参见http://www.fmprc.gov.cn/mfa_chn/wjb_602314/wjbz_602318/zyjhs/t1194518.shtml。

在中国逐步推进“丝路战略”的背景下不难发现,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即是经济之路、人文之路,更是安全之路,丝路沿线国家的安全形势对中国国家安全影响深远。具体而言,在陆上丝路沿线地区,“三股势力”、“基地”组织、塔利班等极端组织发动的暴恐事件不断发生;在海上丝路沿线地区,也存在由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派生出的暴力冲突,“基地”组织分支机构在东南亚一带的活动日渐活跃②马丽蓉:《“丝路战略”开辟人文外交新空间》,载《环球》,2014年第2期。,因此对于“丝路战略”,维护沿线地区的局势稳定和国家安全同开展经济合作、人文交流一样重要。

(二)新挑战:“伊斯兰国”与中国海外利益

若干国家的政治动荡和跨国界的民族、宗教、教派冲突,将对未来全球秩序和大国关系造成严重冲击,也必将对中国在该地区迅速拓展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影响造成严重冲击。③王缉思:《“西进”,中国地缘战略的再平衡》,载《环球时报》,2012-10-17。“伊斯兰国”的快速发展既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也向中国的海外利益提出新的挑战。表5显示,“伊斯兰国”实施的暴恐袭击直接损害了中国企业与中国公民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多年来,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海外利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2011年利比亚战争期间的撤侨行动使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应对突发事件、确保中国的海外利益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今年面对“伊斯兰国”的迅速扩张,中国驻伊拉克使馆在第一时间就发布了安全提示,详细告知高危区域,并且协助中国在伊公民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区,这一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针对突发事件,中国已在驻外使领馆、企业和公民三者间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应急机制。

表5:中国海外利益分类一览表①孙霞:《中国海外利益的政治风险与侨务公共外交》,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2年第2期。

(三)新使命:全球治理中的“中国声音”

结合“丝路战略”现实,在海陆两条丝路的沿线地区,由全球能源贮备与需求的中心带、全球分离主义集中带、伊斯兰恐怖主义集结带等所引起的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挑战极为严峻②马丽蓉:《丝路学研究——基于中国人文外交的阐释框架》,北京:时速出版社2014年版,第6页。,“伊斯兰国”的出现及其对地区局势的巨大影响进一步证明,与传统安全问题相比,当前非传统安全更具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更需要沿线各国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球治理之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参与全球治理是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途径之一。201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信峰会期间提出了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亚洲安全观”,既要求强化丝路语境中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共识③同上,第43页。,也尝试在安全领域中提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目前对于“伊斯兰国”的治理,中国提出了“四点方案”,即:加大信息收集与分享,建立反恐数据库和信息交流平台,分享情报资源,强化情报分析;加强网络反恐,坚决封堵利用社交媒介传播极端思想特别是发布暴恐音视频的渠道;切断流动和融资渠道,加强边境管控,阻断恐怖融资;继续推进“去极端化”,在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的前提下依法打击、取缔散布和传播极端思想的场所和人员。①王毅:《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新威胁——在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峰会上的发言》,2014-09-25日,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mfa_chn/wjb_602314/wjbz_602318/zyjhs/t1194518.shtml。结合陆海丝路沿线安全局势,培育“反恐共识”,增强安全合作等,无疑将成为进一步推进中国“丝路战略”的现实基础和重要突破口。

由于“伊斯兰国”的暴恐活动仍在继续,该组织与地区安全局势的发展前景因此仍存在多种可能。但是通过对“伊斯兰国”资金链的分析,可以为该组织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做出较为客观的解释,其重要意义是,在中国试图进一步推进“丝路战略”的现实背景下,“伊斯兰国”的出现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海外利益构成了挑战,但也为中国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的安全合作夯实了现实基础,更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展现“中国智慧”,创造了新的机遇和平台。

猜你喜欢
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丝路
以牙还牙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恐怖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