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则

2014-12-15 21:16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14年12期
关键词:决策行政部门

据《法制晚报》报道: 11月2日下午,河南省淇县城区近半区域停电长达6小时。有目击者证实:停电之前,一个自称电管所所长的人酒后因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便率众打砸一家KTV,并扬言“让你们知道知道电老虎的厉害”。近日,河南省鹤壁市官方网站公开了对事故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并向社会公开致歉。

评论:在狠刹“四风”的今天,电管所所长随便一句话就可以拉闸断电,这只“电老虎”的霸气可见一斑。所以,对那些令人生厌的“苍蝇”,一定要让他们“知道知道”目无法纪的下场,以儆效尤。

据《华商报》报道: 近日,陕西省凤翔县田家庄镇河北村举债70余万元修建了一座进村仿古牌楼和铜牛雕塑。该村党支部书记接受采访时称,河北村要打造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这些“面子工程”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很难争取到上级的拨款和援助单位的支持。

评论:基层负债搞“面子工程”,问题的根子其实在上面。不搞“面子工程”就很难得到拨款和支持,是一句无奈的大实话。近些年,许多地方和部门开展工作,之所以喜欢把粉搽在脸上,与片面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冲动有关,也与政绩考评体系的诸多弊端有关。避免劳民伤财,还需要从上至下切实解决好政绩观的问题。

据《京华时报》报道: 近日,网帖曝出一家房产商给广西玉林市政府领导以及供电局、名山街道等多部门负责人的“送礼清单”。对此,玉林市纪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联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评论:所谓“维护关系”,说穿了就是通过“买路钱”打点相关方面,从而赢得发财“机会”,减少运作阻力。近些年,这种行业潜规则几乎随处可见,以致很多人认为这种违法行为是“理所当然”的。净化社会风气,仅靠倡导是无济于事的,最有效的手段是严肃法纪。

据《湖北日报》报道: 近日,记者历时一个月,随同湖北省黄冈市改革办跟踪还原了一个工业项目在黄冈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流程图。LH科技在黄冈的项目从立项到投产,完成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历时1123天,跨4个年头。具体分解是:立项供地284天,规划报建217天,施工建设442天,竣工验收180天;需办理的审批事项36项,要与15个部门打交道,需15次中介服务。

评论:行政审批慢如蜗牛,与一些部门程序上的形式主义、作风上的官僚主义都有密切关系。减少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既要切实加大改革力度,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同时也需要配套的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改进作风。

据《人民日报》报道: 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向媒体透露,国务院正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条例,对于重大行政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决策负责人,不管调走还是退休,都要终身追究责任。

评论:在不同地方、不同部门,“重大行政决策”有着不同内涵,但无论哪一层级,都应对重大行政决策明确责任人。近些年烂尾工程层出不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即便决策失误也无所谓,反正都能轻松地“拍屁股走人”。“终身追究责任”,可以有效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2012年以来,四川省成都市先后有6名市属国企掌门人因受贿被查处。作为商界“能人”,他们的“成功”故事各不相同,然而,“落马”的原因却如出一辙。中央巡视组在最近一轮巡视中专门提到“能人腐败”,直指一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一把手”的监督缺位。

评论:既能干又能贪,是落马官员群体一个颇具共性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着不慎,毁于一旦。不管你以前做了多少有益的工作,功罪不可相抵。”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只有算好廉政账、当好聪明人,才能走好人生路。否则,必悔之晚矣。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今年最后两个月,全国财政将花掉预算中的近四万亿元。这意味着年末“突击花钱”现象将再次出现。根据《预算法》,地方政府不得编制赤字预算,每年结余直接上交。而地方政府则认为,与其被收回,不如花掉。

评论:大多数受人诟病的现象都与制度缺陷有关。在“不花白不花”心态和防止来年预算缩减的双重动力下,相关部门自然会设法花钱。新的预算制度尚在酝酿之中,希望在其落地之际,亦是本不该存在的“突击花钱”现象终结之时。

据《信息时报》报道: 11月9日下午,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大街上犹如赶集一样热闹。原来,镇江市市长朱晓明携区、镇干部在一家面馆门前接访。当天,朱晓明接待了约60名来访群众。虽然不少诉求并没有现场得到解决,但市长表示已记录在案,事后将继续督办。当地百姓希望这样的活动一年能多进行几次。

评论:市长在闹市区接待上访群众,精神可嘉、勇气可赞,但此举是否“可持续”令人担忧。作为一市之长,其核心职责是统筹全市各方面工作,主要精力应投放到巡视、督办、问责上,促使各职能部门尽职尽责。否则,市长就是有三头六臂,也难免顾此失彼。

[ 编辑:王宇萌 电子信箱:wangyu521724@163.com ]

猜你喜欢
决策行政部门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决策大数据
诸葛亮隆中决策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浅析行政相对人在依法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