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建文
和珅,无疑是历史上“能干也能贪”的官员代表。近日细读《和珅传奇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一书,感觉尤甚。
在乾隆一朝,无论对外用兵还是内务治理,大都少不了和珅的身影。这恐怕很难仅用“宠信”二字来解释。
乾隆五十二年,“京师米价昂贵,各铺户囤积居奇”,竞相涨价,市民叫苦不迭。和珅看到这一情况后,认为应由朝廷出手平抑粮价,便上奏乾隆进行“宏观调控”——“清嗣后饬禁,毋得过五十石”,否则,予以查处问罪。这项举措成效显著。
再者,乾隆一朝同国内少数民族以及周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对外交方面的人才需求尤为迫切。和珅兼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文字,自然受到重用。乾隆四十五年是乾隆七十寿辰的大典,西藏六世班禅遣使送来一封书信,表达“欲往称祝”之意。但由于信件系藏文写成,当场无人识得,幸好和珅及时到来,将书信全文一口气念了下来。乾隆听罢大喜,以为“今活佛修书,致达尊愿,实属吉祥之事,特允所请”,即命和珅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下诏,并命其到热河建庙为班禅进京面圣做准备。
和珅以其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出色的语言天赋,在与国外使者的交往中同样游刃有余。乾隆五十八年,受英国政府的派遣,马戛尔尼一行到清朝寻求建立贸易关系,一上岸就为见乾隆要按中国礼仪行跪拜大礼的事闹僵了。一帮子大臣几经交涉都无结果。和珅一出面便迅速出现转机,达成在万寿节庆典行“三拜九叩”之礼、其余则按英国礼节进行的折中协议。在双方的谈判中,对于英方提出在舟山、宁波、天津通商,到北京建立货栈,并免去从澳门贩入货物关税的要求,和珅发问:“足下不是想在大清国土上建立国中之国吧?”让马戛尔尼无言以对。为贯彻乾隆的意图,让英国使臣尽快离去,和珅借使团成员已有三人病死的理由,从体贴对方远涉重洋、水土不服、不宜久留的角度,奉劝马戛尔尼尽早回国。虽然马戛尔尼无功而返,但对和珅留下深刻印象,称赞他“举止潇洒、谈笑风生,樽俎间交接从容,应对自若”。
在文学方面,和珅的才华同样出色。他不仅担任过《四库全书》《开国方略》这些重要典籍的编纂总裁,而且其诗赋也不乏佳作。用清代著名学者钱泳的话来说,就是“诗有佳句可采”。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梦》的发现、解禁与流行,也源自他慧眼识珠。乾隆五十六年,他从党羽苏凌阿处读到《石头记》前80回,很快意识到这是一部绝无仅有的千古奇书,于是找来高鹗两次修改完善,并更名为《红楼梦》,送乾隆御览。果然,皇上爱不释手,一气读完,赞不绝口。和珅趁机请求乾隆解禁出版,从此《红楼梦》经英武殿刊刻聚珍版后流遍全国,风靡一时。
古往今来,像和珅这般心思机敏、头脑聪慧却因投机取巧、贪赃纳贿而终成败类的官员并不少见。这种情况也提示人们,越是精明能干,越要自警自省,越需他人的监督,越需制度的约束,否则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