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陈晓明
为促进奶业的现代化转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奶业的扶持力度,奶牛的规模化养殖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2008年100 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奶牛存栏数占当年总存栏数的19.5%,2013年这一比例达到了41.1%,但是目前,我国仍有44%的生鲜乳由存栏20 头以下的散户供应,散养模式依旧还占据重要位置。如何真正实现奶牛养殖模式从散养模式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型,一直是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在这方面,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走在了全国前列,于2013年创新性地建设了“齐齐哈尔市现代化奶牛产业试验示范园”(以下简称奶业园区),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014年8月,《中国乳业》杂志社记者就齐齐哈尔市奶业进行了系统调研,深入到奶牛养殖一线了解该市的奶牛养殖业发展情况,并在齐齐哈尔市畜牧兽医局常务副局长齐晓彤的带领下参观了奶业园区。参观过程中发现奶业园区不仅顺利实现了奶牛养殖模式的转型,降低了奶牛场的运行成本,还呈现出四大亮点:农牧一体化、废弃物微生物分解模式、养殖场区确权登记抵押以及培育新型养殖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了现代奶牛示范园区的引领作用,带动齐齐哈尔市整体奶牛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过渡。
奶业园区位于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水师营镇,距离市中心18 千米,租赁草原200 公顷,已批转农业设施用地135万平方米。这里防疫条件、产品销售条件都比较好,周边也有足够的饲草和饲料配套资源,是齐齐哈尔市郊区不错的奶牛养殖区域。2013年7月黑龙江省实施了对新建存栏1200 头泌乳牛的现代化示范场补贴1300万元的补贴政策,基于此,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任玉良副市长提出先期利用补贴资金90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在全省试点建设现代化奶牛产业试验示范园的思路。齐齐哈尔市畜牧兽医局则通过整合工商资本、民间投资以及农户奶牛,开始了奶业园区的建设。截止到2014年8月已建成存栏1200 头泌乳牛的现代化示范奶牛场11个,现在已有牛舍27 栋,每栋牛舍计划存栏400 头泌乳牛。
▲齐齐哈尔市畜牧兽医局常务副局长齐晓彤介绍奶业园区情况
规模化养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粪便和污水,其中没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物质进入水体和土壤,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污染。2014年1月1日我国正式开始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条例》第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基于此,奶业园区从建园初期就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作为准则,通过植入现代循环经济理念、高科技生物工程技术,探寻实现农牧一体化的最佳模式。
齐晓彤告诉记者,首先奶业园区通过合理利用土地,种植达到欧盟有机食品标准的水稻,实现了农牧业的深度融合。奶业园区牛舍间的闲置土地大概有2000 亩,这些闲置土地从未使用过化肥和农药,种植了有机稻田后,不但实现了园区的创收,而且在牛舍间起到了绿化隔离带作用。而有机稻田的栽培使用的是奶业园区利用牛粪微生物酵解技术生产有机肥,这一举措不但解决了园区牛粪的消纳问题,而且将牛粪“变废为宝”。而种植出的有机稻产生出的稻秸和稻壳还可用做牛床垫料,这一系列过程不但实现了园区的农牧一体化生产,而且使奶业园区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另外,奶业园区还与农户联合种植青贮和苜蓿草,解决了园区的优质粗饲料供给问题,增加了农户的收益。
▲奶业园区一期工程
▲水稻试验田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七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科学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的提高。
奶业园区通过将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处理,开辟了破解养殖污染问题的新模式。奶业园区引进微生物降解理论,通过合作,深度研发了“奶牛粪尿舍内微生物分解生产高效菌肥模式”。该模式利用微生物在牛舍内一年可以将万吨粪尿降解至32~37 吨,3年一个周期结束后可直接转化为高效生物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种植。这样不仅解决了奶牛粪尿处理难题,还实现了规模奶牛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
齐齐哈尔市畜牧兽医局对奶业园区内使用“奶牛粪尿舍内微生物分解生产高效菌肥模式”的示范场与园区外未使用“奶牛粪尿舍内微生物分解生产高效菌肥模式”的两家奶牛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奶业园区内示范场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牛场里没有粪堆和尿池、牛舍里没有臭骚和氨气味,奶牛身上没有粪疙瘩,面源污染减量达到了99.63%;第二,牛舍内温度冬季保持在5℃以上,奶牛每天静卧10个小时以上,试验期内奶牛肢蹄病和细菌性乳房炎都没有发生;第三,每栋牛舍舍内日常管理人员由3 人降至1 人,工具为两把铁锨,牛场取消粪污处理工序和建制;第四,进出牛场的车辆只用于拉运草料和牛奶,场区所有的硬化路面上没有牛粪,省去运输“污道”。
虽然生物菌肥技术现在在行业内也存在着争议,因为没有大规模的试验数据证明它使用的可持续性,但无论如何,总需要有人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新技术从开始实施到所有人的认可都需要一个过程,是否真正有效果,我们拭目以待,让事实说话。
▲制作完成的“微生态生物菌床”
▲躺在“高级”菌床上的舒适奶牛
在许多地区,畜牧业已经成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奶牛养殖业在畜牧业的比重也十分突出。但是金融机构对奶牛养殖业的支持力度一直有限,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前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一直以来,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主流是通过抵押贷款,而奶牛养殖业并没有足值的资产作为抵押,奶牛养殖业的资产主要是以奶牛为主,而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奶牛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很难以抵押物作为抵押。在固定资产方面,奶牛养殖业的厂房大多都是牛舍、牛棚、设备简陋,也没有确定其所有权,土地基本为农业用地,但是因为没有流转平台不能成为“有效资产”。难以提供符合贷款需求的抵押物,限制了奶牛养殖业贷款投放额度。
▲建设中的现代化奶牛产业试验示范园
如何盘活资产,破解奶牛养殖贷款融资这一难题?黑龙江省人大、省政府授权畜牧兽医部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确权登记,即对符合确权登记要求的奶牛养殖场登记,进行确权发证和建立健全养殖场(区)流转机制,使得拥有奶牛养殖场的企业法人或业主拥有像自己房产一样的占有、使用、处置、收益等权力。经确权的奶牛养殖场(区)可以以合法身份参与抵押、租赁、入股、买卖等一系列经济活动。
齐齐哈尔市畜牧兽医局在奶业园区实践了这一确权登记,成为黑龙江省首例。奶业园区内的鹤达四方奶牛合作社新建的两个奶牛养殖场经确权后,得到了由龙江银行发放的500万元贷款。通过对奶业园区的确权登记,突破了畜牧场(区)资产不能抵押贷款的禁区,不仅盘活了资产,还解决了奶牛养殖贷款融资难的问题。
在奶牛养殖成本增加,散户养殖效益下降,肉牛价格高涨等综合因素影响下,部分小规模奶牛养殖户开始退出奶牛养殖业。从长远来看,“谁来养牛”问题日益突出。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此政策影响下,齐齐哈尔市畜牧兽医局依托奶业园区的场地建设,创建了适合中国北方特色的奶牛养殖模式,构建了新型养殖业主体。奶业园区由政府搭建园区平台,由企业资金运作搭建技术、管理、现代化设施,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以专业合作社为骨干,吸纳奶牛养殖大户、家庭牧场等以各种形式进入奶业园区,形成新型的养殖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养殖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有效增强了园区发展的动力,发挥了奶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牛舍
以鹤达四方奶牛合作社为例。为了更好地适应奶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2013年依托于当地龙头企业鹤达天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鹤达四方奶牛合作社。发起人许颖投资2000万元,其他社员共同出资2800万元,通过养殖场(区)确权登记抵押贷款获得龙江银行贷款500万元,建成了存栏2400 头的现代示范奶牛场。
鹤达四方奶牛合作社通过三种方式将散户和养殖大户的奶牛吸纳到奶业园区,第一种方式是按照散户自愿、奶牛优质优价的原则直接通过现金的方式在散户手中购牛,散户的奶牛卖掉之后,拿到现金可以从事别的投资。第二种方式是散养户(10 头以内)按照自愿原则与鹤达天诚签订合同,散户奶牛经评估定价1.5万~2.5万元,合同期为5年,5年期限内,散养户每年以定价的12%获得回报,5年合同满期之后,散养户可以续签合同,也可以拿回本金。合同期限内,奶牛疫病风险和死亡风险都由鹤达四方奶牛合作社承担。第三种方式是与规模50 头以上的养殖户签订合同,将牛折算成现金形式入股,养殖户以现金方式入股,成为股东,享受年底利润分成。养殖户除了获得利润分红以外,还可以在鹤达四方奶牛合作社的奶牛示范场打工,获得工资收入。
所有奶牛入驻园区后,园区实施统一的牛场管理系统、统一的饲料生产与管理、统一的全混日粮饲喂方案、统一的育种方案和统一的生鲜乳销售,实现了标准牧场化管理和集约化的养殖。同时,奶业园区把养殖业、种植业、加工制造业和高科技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奶牛养殖、饲料种植、有机肥生产”为主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在实现农户增收的同时,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富裕,实现了企业、农户、社会的三赢,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养殖大户、家庭牧场、奶牛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养殖经营主体日益显示出发展生机与潜力,已成为中国现代奶业发展的核心主体,是中国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它们体现了改造传统奶业的历史规律性,引领着现代奶业的发展方向,符合提升奶业现代性的基本要求。
目前,奶业园区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根据齐晓彤的介绍,2015年年末,奶业园区计划建成20个标准化奶牛示范场,努力成为黑龙江省科技含量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化牧场集群。齐晓彤告诉记者,希望通过建设奶业园区,在园区内布局适度规模奶牛场,通过市场化配置、政府集中服务、技术和资源共享显著降低奶牛场的运行成本;通过建设奶业园区,实现乳品品质的控制和价格主动权的形成,从而为奶业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
采访后记
齐晓彤——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畜牧兽医局常务副局长。初识他是在2012年飞鹤乳业50 周年庆典仪式上,当时他任齐齐哈尔奶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席间他谈到了他一手创建的奶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以及他如何依托中国电信3G网络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了政府、企业、奶站和奶农四方联合的监管和服务体系,顿时让我产生各种兴趣,《中国乳业》杂志还就这一问题作了一期专访。随后在参与黑龙江省奶业状况调研的过程中,与齐晓彤的交流也日渐频繁,并慢慢开始与他进行更多关于奶业的探讨。与其说是探讨,更多的是倾听,更多的是学习,更多的是对他那份对奶业执着的崇敬。2013年,奶业信息化监管平台成功运行,“奶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也得到了农业部的认可,获得“农业部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认证,得到此认证的全国只有40 家,而在奶牛养殖与奶牛管理领域也仅此一家。奶业信息化监管平台日趋完善之后,齐晓彤又开始了他的奶业振兴之路——创建现代化奶业产业试验示范园。2014年8月,我来到了奶业园区,亲历了他一手培植起来的园区,见证了他作为一名政府官员,使用怎样的方法,又是凭借何种力量,积极做好这个园区。我除了对他的钦佩,更有感于他作为一名政府官员对奶业发展所做的一切。齐晓彤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奶业,逢年过节都是在奶业园区与园区工作人员一起过的,手机里的微信订阅号不是奶业政策管理,就是奶牛养殖技术。他的所作所为都源于他对这个行业执着的热爱,而这份执着和热爱正是中国奶业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