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魁
(内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16064)
论煤矿风险预控管理过程的关键因素和管控要点
孟令魁
(内蒙古利民煤焦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 016064)
阐述了风险预控管理的基本内容,从树立全员风险意识、提高员工风险识别能力、持续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解决安全经验主义,确保危险源管控措施落实到位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风险预控管理过程的关键因素和管控要点。
风险预控 安全意识 危险源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最早起源于美国,在1930年代,由于受到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约有40%左右的银行和企业破产,经济倒退了约20年。美国企业为应对经营上的危机,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在内部设立了保险管理部门,负责安排企业的各种保险项目。当时的风险管理主要依赖保险手段。后期风险管理逐步从金融领域向其他领域延伸,在生产安全领域发展也较为迅速,逐渐成为各行业安全产生管理的有效方法,神华集团2011年颁布实施了AQ/T 1093-201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提出风险预控管理的概念,并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在神华集团内部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风险预控管理是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核心,充分吸收了国际上诸多安全管理及相关管理体系的先进思想,体现了我国煤矿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特征,为解决我国煤矿安全风险管理问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思路、方法和途径,适用于我国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煤矿,这套体系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理为重点,以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为基础,以PDCA循环方法为运行模式,依靠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体系有效运行[1]。
一是做好危险源辨识,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是为了明确管理的范围,只有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才能做到安全管理无遗漏。二是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作用是帮助企业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借助可量化的方法,明确安全管理的重点。三是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研究和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防止危险源转变成为隐患,通过安全技术应用预防隐患产生。制定风险控制标准可以明确管理的依据,制定管理措施可以明确管理的途径。四是执行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贯彻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将风险切实降低和保持在控制标准水平,确保危险源的风险处于受控状态,达到从生产过程中防止隐患产生的目标。该步骤是把安全管理的重心从隐患排查治理转移到风险预防预控的关键环节。为了保障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得到落实,企业需要建立和保持相应的保障制度,这些保障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和安全文化保障。五是做好危险源监测监控,采取适当的监测技术和手段,对工作场所内的危险源进行监视和测量,在生产过程中验证危险源的状态变化,查找隐患。通过认真执行风险控制标准和措施后,确保所有的危险源在受控状态,就需要进一步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跟踪危险源随时间的状态变化,确保管控措施始终有效,危险源始终在受控状态。六是进行风险预警和隐患治理,对发现的隐患启动预警,及时通知到暴露人员和责任单位,由责任单位采取隐患治理行动,进行消警,将危险源的状态恢复到正常。
风险预控管理要想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抓好职工的风险意识培养。风险意识是风险预控管理能够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我们的干部职工要有一个正确的风险意识。如若风险意识不强,或对安全风险管理缺乏正确认识,那么,安全风险管理就变成了空中楼阁。不但对安全生产起不到促进作用,而且将对我们的安全管理造成损害。
风险预控管理实施过程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事故,通过分析间接原因,都能找到安全意识、风险意识淡薄的情况,这也是所有生产企业面临的安全管理困境之一,我们很难使全员都建立较强的风险意识,而且能够主动去识别风险,但要努力把风险意识植根于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贯穿到安全操作的全过程,做到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任何作业都能够潜意识的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通过强化职工风险意识,把安全措施主动地落实到位,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不违章蛮干,确保员工作业安全。
因此,建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是推行风险预控管理的必要条件。风险意识一旦在每一名干部职工的头脑中形成,必将对其在安全生产中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风险意识越强,越能正确认识安全管理重要性,将提升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岗位安全自控、互控能力;反之,则将对安全生产造成负面作用。建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更是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即使安全管理基础很好,安全生产装备很先进,如果缺乏风险意识的内在支撑,没有正确的风险意识,都有可能使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流于形式,从而对安全风险预见不明、分析不清、措施不利、管理无效,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近几年,尽管煤炭生产企业风险预控管理工作不断深入推进,但从大量事故原因分析来看,仍然有较大比例是因为风险识别不全面导致的,究其根本,是作业人员、管理人员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无法完全识别出所有风险,因此提升管理人员、员工风险识别能力对风险预控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抓好理论教学。针对培训任务、培训要求和员工知识水平、基本技能,精心组织理论教学;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合理精减教学内容。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职业卫生、安全生产案例、危险源辨识等知识有机融入理论教学,重点讲解设备构造原理和工艺流程,帮助学员掌握必需、必要的岗位知识;理论培训全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采用案例分析法、分组研讨法组织教学,注重强化教师和学员之间互动,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基本功训练和现场实训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抓好实操培训。让人员掌握操作本领的培训理念;“以安全培训为切入点,以强化实操训练、观看安全展示及演示多媒体教学为载体,以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实地教学演练、深入一线现场实地观摩现场操作为手段,以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培训管理思路。可以推行“师带徒”制度,“徒弟看着师傅做,师傅指导徒弟做,师傅徒弟一起做”的“师徒平行作业法”,实现师徒相长,共同提高。
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依据“贴近生产、贴近安全、贴近效益”的原则,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大赛活动,通过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技术氛围,激发职工努力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业务素质。
在美国的两天试驾过程中,我一直试着理解全新航海家的新形象。告别了“MKX”,放弃了飞翼式前脸,航海家的新征程中仍然需要面对不少挑战。直到2018年11月,林肯在开启全新航海家预售的同时,也发布了“静谧之旅”的全新品牌理念,我才开始想到了一个最适合全新航海家的标签—平静。正如“静谧之旅”的英文是Quiet Flight,对于全新航海家来说,平静就意味着力量。
目前国内各煤炭生产企业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危险源辨识工作,但并没有真正杜绝事故的发生,这也使我们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预控产生怀疑,但如果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多数事故的产生是因为危险源没有管控到位而导致的。因此风险预控管理要注重过程管控。
一是要开展岗前员工安全状态预控,确保员工安全上岗。要对通过家属协管、同事监督对员工饮食、睡眠、情绪、身体状态、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管控,可以建立温馨状态预控卡,由家属或同事对以上指标进行评价确认,再由班长、区队领导复核,确保员工具备安全上岗的条件,减少因生理、心理因素导致的违章行为。
二是班前会布置任务的同时要进行风险识别,对重点风险管控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将班前会作为开展危险源辨识的重要环节,区队领导在布置当班重点工作任务的同时,必须对作业过程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识别,提出管控要求,使相关人员对当班作业存在的主要风险有初步的了解,并责令跟班队领导、班组长进行重点盯防。
三是上岗前要编制现场风险预控表,明确当班作业过程存在的危险源及管控要求。为了方便员工查阅和记忆当班作业过程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管控措施,可以编制现场风险预控表,由技术员提前编制固定岗位和工种的现场风险预控表,对新增危险源和班前会重点辨识的危险源,由员工进行补充和完善,将危险源和管控要求录入当班现场风险预控表中。
四是进入工作面前进行开工前风险评估,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可靠。编制了《开工前风险评估记录本》,将采掘工作面系统性和作业环境方面需要管控的风险项目罗列在开工前风险评估表中,每班作业前,由跟班队领导、安检员、瓦检员按照评估表项目对工作面存在的安全风险逐一进行排查和确认,具备开工条件的,方可允许员工进入工作面作业,确保开工过程风险管控到位。
五是作业前进行现场风险预控,确保作业过程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将作业现场风险预控分为固定岗位和集中作业活动两种方式进行预控,员工到达作业地点后,根据现场风险预控表中罗列的危险源及管控要求,对是否能够有效落实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确认,使作业过程存在风险得以超前预控,同时对已出现的危险源采取消减和管控措施。
六是临时变化工种或新增工作任务要受控,履行变更管理制度,重点进行监管。针对井下作业任务、环境、工种频繁变化的情况,制定了工作任务变更监督管理办法,责任单位作业前,针对变更内容辨识危险源,制定管控措施,填写现场风险预控表,送交或电话通知调度室,调度室通知安检科指派安检员进行重点盯防,确保变更作业过程均得到有效管控。
七是多级监管要跟上,逐步从制度管理向习惯、自觉行为转变。为确保员工按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和现场风险预控,可以建立安检员、班组长、区队管理人员、矿督察组四级考核机制,重点对现场风险预控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通过高频次的监督考核,让员工杜绝侥幸心理,基本能够做到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和现场风险预控工作,逐步从制度管理向习惯、自觉行为转变。
危险源辨识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找到危险源才能确定风险管控对象,进而建立基于风险预控管理的体系或机制。为了确保危险源辨识全面,必须持续开展危险源辨识和评估工作。
一是定期开展危险源再辨识工作,定期对危险源的全面性及管控标准、措施的符合性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并重点结合当年同行业事故案例和本单位安全事件、主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补充完善,确保所有风险得以全面识别,为员工现场风险预控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对各生产系统中存在的重大、系统性危险源,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或其他方法进行系统性危险源辨识工作,从矿井供电、运输、通风等个生产系统进行辨识,形成系统性危险源管控方案,通过技改、管控等手段最大程度地降低系统性危险源的风险值,制定并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确保系统性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是特殊作业项目、重大风险任务前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例如新设备、设施、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或有重大改变时、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收尾、回撤,采掘工作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富水区、过空巷,排放瓦斯、大型设备安装与检修、高空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交叉作业、变更作业等作业项目前要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或规程。
经验主义使员工认为已知风险能够接受,导致部分任务、活动未能开展危险源辨识或未能严格执行管控措施,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风险预控管理要克服经验主义,但绝对不是否定经验,安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对做好工作确实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但各级管理人员、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不能盲目的坚持以往的习惯性做法和经验,要认真分析作业过程存在的风险,杜绝有意和无意识的违章行为。
一是要解决客观因素,减少习惯性违章的滋生,煤矿、区队层面要从生产组织上、作业环境、作业工具、作业强度等方面,根本解决易滋生习惯性违章的客观因素;
二是要持之以恒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手段,构建遵章守纪的安全文化氛围,抓好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增强防范事故的能力,为减少习惯性违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坚守规章制度、杜绝违章指挥,“三违”能够被遏制,关键是领导,要以领导为龙头,从各级领导抓起,不搞特殊化、不讲特殊原因、坚决执行各项管理规定,起到示范作用。
四是要打造过硬的安全监管队伍,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经验丰富、懂技术、作风扎实、任劳任怨、敢于管理的安全管理队伍,树立安全管理的权威,促进企业的安全持续稳定发展。并且各级领导要重视这支队伍的发展,支持他们的工作。
五是消除习惯性违章要重点抓好三类人,抓好班组长管理,班组长必须起到带头作用,主动反三违,敢于抓“三违”。对班组内责任心差、安全意识差、好偷奸耍滑、习惯性违章的人员,班组长、队领导要特别对待,重点监管;对连班作业、身心疲惫的人员。
六是消除习惯性违章要抓好重点时段,交接班时间,人员有着急下班的心里,往往投机取巧,易发三违;夜班员工精神状态偏差,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力度较弱,易发三违; 这两个时段,要求区队长、班组长抓好人员管理,监管单位要定期组织检查。
七是消除习惯性违章要提高“三违”成本,找到员工的弱点,或罚款、或脱岗培训、或亮相、或找家属谈话,等等都是要让员工从心里上承受不起。
危险源的辨识和管控措施制定的过程,也是对风险预控管理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通过危险源辨识使安全管理有的放矢,使企业安全管理、技术管理、机电管理、培训、考核等各项工作能够做到基于风险的考虑,能够明确管控的方向和目标。将评价结果作为编制或修订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应急预案及其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依据。
因此,企业每年要对风险管理标准和措施进行一次梳理,基于风险管控的需求,确定下一阶段需“重点开展培训内容、修订完善的管理制度、实施的技术项目、增设的安全防护设施、采取的强化管理措施等工作内容”,从而制定风险管理工作计划,并进行闭环管理,达到提升风险管理水平、消减风险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风险预控管理是解决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科学方法和有力工具,要重点抓好风险预控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企业内培养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理念的安全文化氛围,在全员范围内建立较强的风险意识,通过规范开展危险源辨识、强化过程管控,真正建立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机制,才能真正做到事故的预先控制,杜绝事故的发生。
[1] 郝贵,刘海滨,张光德.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孟令魁(1962—),男,汉族,内蒙古乌海人,大专,采煤专业中级职称,现就职于神华乌海能源公司利民煤焦公司,从事安全管理工作,职务为安全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