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节释放善意:缝合医患关系,要手术还要仁心
近日,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贠健受到了媒体关注。他从1999年开始,坚持15年主动给病人留下自己的手机号,让病人有问题随时问。如果不是一位病人打进杭州本地媒体的新闻热线,与他同科室的医生都不知道他的这个习惯。就连他的家人,也是因为他下班后常接病人电话才知道这事的。“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本职工作而已。”贠健说。基本上第一次来的患者,大约2/3他都会留下手机号。现在他每天最多接8、9个电话,几乎都在上班时间。对于有人担心留下电话会变热线的问题,贠医生说他没考虑过,“就想着怎样对病人好,大家将心比心。”话虽少,但其中蕴含的温情却令人感动。
但赞誉的同时,也有人提示“风险”。比如曾发生在河南南阳医专附属第二医院的一起医疗纠纷,正是由医生好心电话指导却事与愿违而触发的,当事医生不堪“医闹”选择自杀,好在抢救及时,才没酿成惨剧。而今年2月发生的一起事情中,因主治的患者意外死亡,医生段建华遭到死者家属殴打,并被迫向死者下跪。直到9月12日,死者家属才在法院的调解下登报道歉。对这个结果,段医生说:“就只能把它当成是一场噩梦,就这样过去吧。”其中的苦涩让人心酸。
也许,正是类似的一次次教训,提醒医生要谨慎热心,学会风险规避。诊断必在医院,常规检查必做……但这样一来,也导致医患之间加强戒备,拉开心理距离。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贠医生的所为确实难能可贵,也让人思考,我们需要怎样的医患关系。
●媒体评点:现代医学并不完美,但生命的旅程离不开它的护佑,医生与患者理应结伴而行、相互扶持。不仅医学要从技术主义歧路上回到人的医学轨道上来,医生要会手术又会心术,理解病人,而患者也要理解和尊重医生,释放善意和信任。只有双方缔结为情感与道德的共同体,有了互信与理解的精神纽带,才能重建以敬畏、悲悯、感恩、利他为基线的和谐医患关系。(姜赟《人民日报》)
◎话题拓展:医者仁心;医患关系;理解与尊重;信任;学会换位思考;小事不小……
(资料来源:《都市快报》《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