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芬+廖文辉
摘 要:武鸣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资源基础条件良好,加上武鸣独有的区位优势条件,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武鸣的文化旅游资源体系是以典型骆越文化为引领的壮乡旅游文化,由此衍生出休闲养生旅游文化、骆越历史旅游文化、壮乡风情旅游文化等内容,在进行深入开发的过程中,在注意遵循一些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灵活活化资源,有利于武鸣旅游品牌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武鸣;骆越文化;开发理念;资源活化
武鸣县作为壮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壮乡”,武鸣山清水秀,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分布广泛,如冬暖夏凉的恒温泉灵水、大文豪郭沫若诗赞“群峰拔地起、仿佛桂林城”的伊岭岩、民国两广巡阅使陆荣廷的私家花园明秀园、雄踞桂中南的广西庐山大明山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优越的区位条件为武鸣赢得了“广西首府南宁市后花园”的美誉。
本文重点探讨武鸣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
一、文化旅游资源梳理
学术界公认,骆越古国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广东省西南部,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的红河流域。骆越文化的源头和中心在中国,主体部分也在中国。这个中心和最早的国都就在武鸣。
壮族古骆越人的后裔在广西大明山南麓的武鸣县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骆越历史文化。武鸣县内具有骆越历史文化特征的遗址至今仍有十几处,其中在马头镇的元龙坡发现了迄今为止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骆越墓葬群,该墓葬群约有古墓500多座。
因此,武鸣的文化资源结构体系是以典型骆越文化为引领的壮乡文化,由此衍生出休闲养生文化、骆越历史文化、壮乡风情文化等内容,如表所示。
总之,武鸣的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资源基础条件良好,加上武鸣独有的区位优势条件,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二、武鸣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念
在旅游开发与规划实践工作中,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既有一般旅游资源开发所需要重视的问题,也存在其独有的开发理念。结合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笔者认为,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未来的开发需要遵循以下理念:
1.文化保护、挖掘与传承并重
近年来,武鸣县已经开始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挖掘工作,如《中国壮乡·武鸣文化丛书》的编写,壮民族的服饰、民居、饮食、古建筑、文物古迹等方面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等等。
但随着文化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不断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仅依靠政府进行保护是消极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由静态的政府维持向动态的经营性繁衍转变,树立发展的可持续的保护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入市场运作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能将之封存不开发,亦不能让过度的商业开发使文化变味。
骆越文化是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亮点,要进一步的巩固武鸣在骆越文化影响区内的核心地位,需要对武鸣骆越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与挖掘,并注重骆越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将其上升为壮乡风貌与壮乡精神的层面上来。
2.文化资源创新转化
判断文化资源是否成功的转化旅游产品,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在游客体验上有所创新,现代人的旅游消费偏好逐渐复杂化和多元化,传统的文化旅游产品已经缺乏明显的亮点,这就要求在旅游产品策划的过程当中,在突出地方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分清主次,紧扣主题,从文化资源转化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进而达到“人无我有”的创新文化体验。
3.产业大融合
201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进一步明确了通过加强旅游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工作思路。旅游产业需要融入到其它产业融合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武鸣县在注重文化项目建设的同时,更须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健康服务业、工业、林业、商业、体育、水利、地质、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鼓励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
4.区域联动发展
武鸣作为广西首府南宁市辖县,县城距南宁市区32公里,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这决定了武鸣需要主动融入到大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当中,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实现区域的联动发展,真正完成自身资源价值的有效转化。
5.社区共享,可持续发展
越是本土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越根植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脱离了社区片面寻求文化资源的开发,将使产品失去灵魂,成为死文化或者伪原生态文化。因此,要引导地方居民主动参与旅游开发,建立新型文化休闲生活方式,实现社区共享,才能把文化资源做活,使得文化旅游资源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
同时,与地方居民的关系是文化资源开发工作的重点,只有通过利益共享,实实在在地为居民提高收入、保障就业等,才能实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武鸣文化旅游资源活化策略
文化旅游资源大部分都是一种无形化的资源,武鸣文化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对旅游者而言,较难直接感受、体验,因此就需要将其进行灵活的资源活化,使之有效的转化为旅游产品,进而巩固武鸣旅游品牌形象,拓展武鸣旅游业发展空间。
1.有形化
需要将无形文化通过物化、场景化等手段实现有形化,如具有神秘骆越文化特征的建筑、骆越历史文化演艺产品、骆越文化景观小品等,采用放大、缩小、变异、嫁接、组合等手法,彰显“骆越风、壮乡情”。
2.情境化
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研究旅游者可能的体验方式,创新特色旅游体验,依据项目的主题和文化脉络,设计情景,营造武鸣特有的旅游氛围,形成体验骆越壮乡的场景和情景空间,让游客触景生情、带情看景,情景交融,充分融入到旅游设计的情境中去,使旅游体验活动更加生动。
3.祈福化
骆越文化在壮民族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基础,将骆越文化进行祈福化打造,有利于武鸣县发掘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成熟的祈福文化旅游产品。
4.游乐化
将深厚抽象的文化资源与壮乡人民的生活相结合,采用灵活的形式,将其策划为具体的游乐化旅游产品,寓文化体验于游乐,更适应大众游客的接受方式。
5.博览化
古老灿烂的骆越文明包罗内容广泛,将其分类打造成若干具有灵活展示和体验方式的主题博物馆或体验馆,面对猎奇心理的旅游者,使其感受壮乡大地上的独特文化。
6.创意化
将武鸣县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打造,既可以满足游客追求体验和参与的深层次需求,又能刺激旅游产品的不断更新,更对其文化资源起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作用。
四、小结
武鸣县旅游资源丰富,紧邻南宁市区,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条件,“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自1980年举办以来,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与声誉,但武鸣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武鸣骆越文化旅游品牌仍需要进一步发掘和深化。
参考文献:
[1]杨永德.旅游规划理论与技术应用[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廖国一.论西欧、骆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J].民族研究,1996,(6):55-61.
[3]唐秋艳.歌圩唱响文化品牌[J].当代广西,2012,(12):22-23.endprint
摘 要:武鸣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资源基础条件良好,加上武鸣独有的区位优势条件,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武鸣的文化旅游资源体系是以典型骆越文化为引领的壮乡旅游文化,由此衍生出休闲养生旅游文化、骆越历史旅游文化、壮乡风情旅游文化等内容,在进行深入开发的过程中,在注意遵循一些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灵活活化资源,有利于武鸣旅游品牌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武鸣;骆越文化;开发理念;资源活化
武鸣县作为壮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壮乡”,武鸣山清水秀,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分布广泛,如冬暖夏凉的恒温泉灵水、大文豪郭沫若诗赞“群峰拔地起、仿佛桂林城”的伊岭岩、民国两广巡阅使陆荣廷的私家花园明秀园、雄踞桂中南的广西庐山大明山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优越的区位条件为武鸣赢得了“广西首府南宁市后花园”的美誉。
本文重点探讨武鸣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
一、文化旅游资源梳理
学术界公认,骆越古国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广东省西南部,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的红河流域。骆越文化的源头和中心在中国,主体部分也在中国。这个中心和最早的国都就在武鸣。
壮族古骆越人的后裔在广西大明山南麓的武鸣县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骆越历史文化。武鸣县内具有骆越历史文化特征的遗址至今仍有十几处,其中在马头镇的元龙坡发现了迄今为止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骆越墓葬群,该墓葬群约有古墓500多座。
因此,武鸣的文化资源结构体系是以典型骆越文化为引领的壮乡文化,由此衍生出休闲养生文化、骆越历史文化、壮乡风情文化等内容,如表所示。
总之,武鸣的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资源基础条件良好,加上武鸣独有的区位优势条件,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二、武鸣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念
在旅游开发与规划实践工作中,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既有一般旅游资源开发所需要重视的问题,也存在其独有的开发理念。结合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笔者认为,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未来的开发需要遵循以下理念:
1.文化保护、挖掘与传承并重
近年来,武鸣县已经开始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挖掘工作,如《中国壮乡·武鸣文化丛书》的编写,壮民族的服饰、民居、饮食、古建筑、文物古迹等方面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等等。
但随着文化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不断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仅依靠政府进行保护是消极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由静态的政府维持向动态的经营性繁衍转变,树立发展的可持续的保护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入市场运作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能将之封存不开发,亦不能让过度的商业开发使文化变味。
骆越文化是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亮点,要进一步的巩固武鸣在骆越文化影响区内的核心地位,需要对武鸣骆越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与挖掘,并注重骆越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将其上升为壮乡风貌与壮乡精神的层面上来。
2.文化资源创新转化
判断文化资源是否成功的转化旅游产品,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在游客体验上有所创新,现代人的旅游消费偏好逐渐复杂化和多元化,传统的文化旅游产品已经缺乏明显的亮点,这就要求在旅游产品策划的过程当中,在突出地方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分清主次,紧扣主题,从文化资源转化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进而达到“人无我有”的创新文化体验。
3.产业大融合
201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进一步明确了通过加强旅游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工作思路。旅游产业需要融入到其它产业融合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武鸣县在注重文化项目建设的同时,更须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健康服务业、工业、林业、商业、体育、水利、地质、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鼓励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
4.区域联动发展
武鸣作为广西首府南宁市辖县,县城距南宁市区32公里,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这决定了武鸣需要主动融入到大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当中,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实现区域的联动发展,真正完成自身资源价值的有效转化。
5.社区共享,可持续发展
越是本土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越根植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脱离了社区片面寻求文化资源的开发,将使产品失去灵魂,成为死文化或者伪原生态文化。因此,要引导地方居民主动参与旅游开发,建立新型文化休闲生活方式,实现社区共享,才能把文化资源做活,使得文化旅游资源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
同时,与地方居民的关系是文化资源开发工作的重点,只有通过利益共享,实实在在地为居民提高收入、保障就业等,才能实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武鸣文化旅游资源活化策略
文化旅游资源大部分都是一种无形化的资源,武鸣文化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对旅游者而言,较难直接感受、体验,因此就需要将其进行灵活的资源活化,使之有效的转化为旅游产品,进而巩固武鸣旅游品牌形象,拓展武鸣旅游业发展空间。
1.有形化
需要将无形文化通过物化、场景化等手段实现有形化,如具有神秘骆越文化特征的建筑、骆越历史文化演艺产品、骆越文化景观小品等,采用放大、缩小、变异、嫁接、组合等手法,彰显“骆越风、壮乡情”。
2.情境化
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研究旅游者可能的体验方式,创新特色旅游体验,依据项目的主题和文化脉络,设计情景,营造武鸣特有的旅游氛围,形成体验骆越壮乡的场景和情景空间,让游客触景生情、带情看景,情景交融,充分融入到旅游设计的情境中去,使旅游体验活动更加生动。
3.祈福化
骆越文化在壮民族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基础,将骆越文化进行祈福化打造,有利于武鸣县发掘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成熟的祈福文化旅游产品。
4.游乐化
将深厚抽象的文化资源与壮乡人民的生活相结合,采用灵活的形式,将其策划为具体的游乐化旅游产品,寓文化体验于游乐,更适应大众游客的接受方式。
5.博览化
古老灿烂的骆越文明包罗内容广泛,将其分类打造成若干具有灵活展示和体验方式的主题博物馆或体验馆,面对猎奇心理的旅游者,使其感受壮乡大地上的独特文化。
6.创意化
将武鸣县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打造,既可以满足游客追求体验和参与的深层次需求,又能刺激旅游产品的不断更新,更对其文化资源起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作用。
四、小结
武鸣县旅游资源丰富,紧邻南宁市区,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条件,“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自1980年举办以来,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与声誉,但武鸣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武鸣骆越文化旅游品牌仍需要进一步发掘和深化。
参考文献:
[1]杨永德.旅游规划理论与技术应用[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廖国一.论西欧、骆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J].民族研究,1996,(6):55-61.
[3]唐秋艳.歌圩唱响文化品牌[J].当代广西,2012,(12):22-23.endprint
摘 要:武鸣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资源基础条件良好,加上武鸣独有的区位优势条件,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武鸣的文化旅游资源体系是以典型骆越文化为引领的壮乡旅游文化,由此衍生出休闲养生旅游文化、骆越历史旅游文化、壮乡风情旅游文化等内容,在进行深入开发的过程中,在注意遵循一些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灵活活化资源,有利于武鸣旅游品牌的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武鸣;骆越文化;开发理念;资源活化
武鸣县作为壮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壮乡”,武鸣山清水秀,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分布广泛,如冬暖夏凉的恒温泉灵水、大文豪郭沫若诗赞“群峰拔地起、仿佛桂林城”的伊岭岩、民国两广巡阅使陆荣廷的私家花园明秀园、雄踞桂中南的广西庐山大明山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优越的区位条件为武鸣赢得了“广西首府南宁市后花园”的美誉。
本文重点探讨武鸣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问题。
一、文化旅游资源梳理
学术界公认,骆越古国的范围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广东省西南部,南至海南岛和越南的红河流域。骆越文化的源头和中心在中国,主体部分也在中国。这个中心和最早的国都就在武鸣。
壮族古骆越人的后裔在广西大明山南麓的武鸣县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骆越历史文化。武鸣县内具有骆越历史文化特征的遗址至今仍有十几处,其中在马头镇的元龙坡发现了迄今为止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骆越墓葬群,该墓葬群约有古墓500多座。
因此,武鸣的文化资源结构体系是以典型骆越文化为引领的壮乡文化,由此衍生出休闲养生文化、骆越历史文化、壮乡风情文化等内容,如表所示。
总之,武鸣的文化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样,资源基础条件良好,加上武鸣独有的区位优势条件,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二、武鸣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念
在旅游开发与规划实践工作中,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既有一般旅游资源开发所需要重视的问题,也存在其独有的开发理念。结合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征,笔者认为,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未来的开发需要遵循以下理念:
1.文化保护、挖掘与传承并重
近年来,武鸣县已经开始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挖掘工作,如《中国壮乡·武鸣文化丛书》的编写,壮民族的服饰、民居、饮食、古建筑、文物古迹等方面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等等。
但随着文化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不断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仅依靠政府进行保护是消极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由静态的政府维持向动态的经营性繁衍转变,树立发展的可持续的保护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入市场运作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能将之封存不开发,亦不能让过度的商业开发使文化变味。
骆越文化是武鸣县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亮点,要进一步的巩固武鸣在骆越文化影响区内的核心地位,需要对武鸣骆越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整理与挖掘,并注重骆越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将其上升为壮乡风貌与壮乡精神的层面上来。
2.文化资源创新转化
判断文化资源是否成功的转化旅游产品,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在游客体验上有所创新,现代人的旅游消费偏好逐渐复杂化和多元化,传统的文化旅游产品已经缺乏明显的亮点,这就要求在旅游产品策划的过程当中,在突出地方本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分清主次,紧扣主题,从文化资源转化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进而达到“人无我有”的创新文化体验。
3.产业大融合
2011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进一步明确了通过加强旅游业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工作思路。旅游产业需要融入到其它产业融合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武鸣县在注重文化项目建设的同时,更须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健康服务业、工业、林业、商业、体育、水利、地质、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鼓励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充分发挥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
4.区域联动发展
武鸣作为广西首府南宁市辖县,县城距南宁市区32公里,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这决定了武鸣需要主动融入到大区域旅游发展格局当中,准确定位自身角色,实现区域的联动发展,真正完成自身资源价值的有效转化。
5.社区共享,可持续发展
越是本土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越根植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脱离了社区片面寻求文化资源的开发,将使产品失去灵魂,成为死文化或者伪原生态文化。因此,要引导地方居民主动参与旅游开发,建立新型文化休闲生活方式,实现社区共享,才能把文化资源做活,使得文化旅游资源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
同时,与地方居民的关系是文化资源开发工作的重点,只有通过利益共享,实实在在地为居民提高收入、保障就业等,才能实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武鸣文化旅游资源活化策略
文化旅游资源大部分都是一种无形化的资源,武鸣文化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对旅游者而言,较难直接感受、体验,因此就需要将其进行灵活的资源活化,使之有效的转化为旅游产品,进而巩固武鸣旅游品牌形象,拓展武鸣旅游业发展空间。
1.有形化
需要将无形文化通过物化、场景化等手段实现有形化,如具有神秘骆越文化特征的建筑、骆越历史文化演艺产品、骆越文化景观小品等,采用放大、缩小、变异、嫁接、组合等手法,彰显“骆越风、壮乡情”。
2.情境化
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研究旅游者可能的体验方式,创新特色旅游体验,依据项目的主题和文化脉络,设计情景,营造武鸣特有的旅游氛围,形成体验骆越壮乡的场景和情景空间,让游客触景生情、带情看景,情景交融,充分融入到旅游设计的情境中去,使旅游体验活动更加生动。
3.祈福化
骆越文化在壮民族历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基础,将骆越文化进行祈福化打造,有利于武鸣县发掘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成熟的祈福文化旅游产品。
4.游乐化
将深厚抽象的文化资源与壮乡人民的生活相结合,采用灵活的形式,将其策划为具体的游乐化旅游产品,寓文化体验于游乐,更适应大众游客的接受方式。
5.博览化
古老灿烂的骆越文明包罗内容广泛,将其分类打造成若干具有灵活展示和体验方式的主题博物馆或体验馆,面对猎奇心理的旅游者,使其感受壮乡大地上的独特文化。
6.创意化
将武鸣县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打造,既可以满足游客追求体验和参与的深层次需求,又能刺激旅游产品的不断更新,更对其文化资源起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作用。
四、小结
武鸣县旅游资源丰富,紧邻南宁市区,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条件,“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自1980年举办以来,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与声誉,但武鸣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武鸣骆越文化旅游品牌仍需要进一步发掘和深化。
参考文献:
[1]杨永德.旅游规划理论与技术应用[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廖国一.论西欧、骆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J].民族研究,1996,(6):55-61.
[3]唐秋艳.歌圩唱响文化品牌[J].当代广西,2012,(12):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