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
[摘要]媒体在市场化激烈竞争的态势中,新闻同质化问题日益明显。新闻同质化突出表现在新闻内容的千篇一律,极大地影响着媒体的生存和发展。从文学理论中引入的“陌生化”理论,对于破解新闻同质化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这与新闻报道中的“独家新闻”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如何有效的运用“陌生化”理论,可以从差异化报道、转化思维方式、培养知识复合型记者等方面着手。然而物极必反,过度强调“陌生化”理论,罔顾新闻报道的原则和规律,也会造成新闻失实等危害。
[关键词]同质化 陌生化理论 独家新闻
一、新闻同质化的内涵及危害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媒体走向市场化以来,新闻同质化就困扰着各类新闻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门户网站、博客、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一步加剧了传媒竞争态势,新闻同质化的问题也被进一步激化。
所谓“同质化”原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在商品同质化基础上的市场竞争行为称为“同质化竞争”,可指某个领域存在大致相同的类型、制作手段、制作流程、传递内容大致相同的各类信息的现象。[1]同质化现象在新闻领域主要表现是:(1)新闻报道和版面内容的重叠和趋同;(2)编排手法和版面风格的重叠和趋同;(3)读者定位的重叠和趋同。
但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版面编排与发布形式开始多元化,同质化现象在新闻表现形式上的影响逐步降低。但是新闻内容的增长并未与新闻编排形式、发布渠道的多元化同步增长,新闻内容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新闻表现形式与媒体平台信息承载力的增长。因此,在当下的新闻媒体竞争中,新闻内容质量已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热议的“报纸消亡论”之争中,认为报纸不会消亡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纸媒能够为受众提供优质的信息产品,避免读者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由此可见,无论从新闻的本质意义还是当下的时代背景看,新闻同质化主要是新闻内容的同质化。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下现状来看,新闻同质化尤其是内容方面的同质化,之所以能引起学界、业界以及受众的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其巨大的危害性。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20世纪50年代就影响受众对大众传播节目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而提出的一个公式。该公式为: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公式中“报偿的保证”指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的需要的程度。而“费力的程度”则指得到这则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状况。[2]对于受众而言,新闻同质化增加了受众获取信息费力程度,降低了信息带给受众的价值。而受众为了获取有效信息,则需要从高重复率的新闻内容中寻找有用信息,一方面要耗费大量时间,另一方面受众要花费更多金钱去购买。如此无疑减少了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与新闻产品的使用率。对于新闻媒体而言,新闻同质化抑制新闻市场繁荣,重复性的同质新闻内容浪费新闻资源,降低了新闻生产的利润,给新闻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危机。
二、“陌生化”理论对新闻报道的启示
1917年俄国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在其当年发表的论文《作为手法的艺术》中提到:“诗歌的基本功能是对日常生活的感觉方式所支持的习惯化过程其反作用,诗歌的目的就是颠倒习惯化的过程,使熟悉的东西陌生化。通过陌生化,人的意识得到升华,从而重新构造出对现实的普遍感受”。[3]
“陌生化”理论不仅对诗歌写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样也为新闻媒体的内容生产带来启发。 尽管新闻与诗歌对事物的表现原则不同,但二者都是对现实存在的呈现。“陌生化”理论在呈现事物的理念上对新闻也有指导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对避免模式化的呈现事实,在新的媒介技术体系支撑下新闻内容的表现形式日趋多元,一条新闻不仅可以用消息、通讯等形式刊登在报刊上,还可以用视频的形式发到新闻门户网站,可以用短文本的形式发布到微博上,也可以以音频的形式通过电台播出。视频、音频、图像、文字之间的结合,为新闻表现形式的“陌生化”提供了众多选择,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多元选择仍在进一步丰富。
不容否认,这种形式上新闻陌生化的确让受众耳目一新,并使得受众更好的了解报道对象。但从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看,依靠丰富的采编形式与信息表达手段提高受众的关注度,仅仅是感性认识暂时战胜理性认识的冲动阶段,受众对事物的认识最终要实现由表及里,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受众逐渐归于理性,其注意力终究要落到新闻内容本身。当前蓬勃发展的自媒体便是依靠提供优质的信息内容获取受众,新浪、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也加大了在信息内容生产的投入。新媒体在内容生产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一事实。罗振宇创办自媒体《罗辑思维》,上线至今,已拥有了3000万的播出量,微信里聚集了50万微友;2013年12月腾讯推出的自媒体平台《大家》,依靠240余名作者独家发表了3000余篇精品文章,创造了网络写作圈一个不小的奇迹。“陌生化”理论提出,要让接受者在司空见惯的熟悉事物中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陌生感。“将原有的事物变形,将熟悉的事物过渡到陌生,不断地更新我们对人、事、物、世界、概念的原有感知和认识惯性。它将人们的视觉、听觉、意识、好恶从狭隘的日常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抛弃原有僵硬的、机械的、陈旧的观念”。[4]转而运用再生而非创造的方式找到事物内在的逻辑结构重新编排和整合,使人们即使是面对熟视无睹或者习以为常的事物也能够不断的有新的审美感受。由此可见,“陌生化理论对避免新闻同质化,全面反映事物全貌的启示最重要的是在新闻报道的内容层面。
三、新闻内容“陌生化”的几点建议
从“陌生化”的理论视角出发,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建议:
1.差异化报道 ——视角“陌生化”。
现实生活中,许多新闻事件尤其是那些可预测的周期性重大新闻例如两会、国庆节、卫星发射、体育赛事,记者在对其进行过多次报道后,往往形成一个固定的报道模式,从而导致报道视角的固定化。而读者在经历了好奇、求知的阶段后,往往也对其司空见惯,出现审美疲劳。如此,新闻的功能便大大降低。“陌生化”理论认为,陌生化技巧对事物的“还原”不仅能够使事物褪去所有的认知色彩,而且能够卸去事物陈旧的意义负荷,避免了已有认知对人们的思维束缚,从而使人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准确地认知事物,探索世界的本质与真意。[5]新闻报道同样也可以运用“陌生化”理念与技巧,呈现事物多方面的价值。新闻源于事实,而任何事实都不是由单一领域内容构成的。若把新闻事实放在社会性的宏观系统中, 从客观存在与周边的联系中比较, 从它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因素进行剖析, 便能揭示其背后潜在的价值。[6]简单讲就是要打破固定视角,实现差异化报道。endprint
陌生化理论提出了人们看待事物受认知惯性的限制,而差异化报道便是要打破这种认知惯性。此外,差异化报道也符合当下的媒介生态需要。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采编手段的多元化,使得垄断信息的难度日益加大,新闻来源呈趋同趋势。如要在同源的新闻报道环境下写出独家报道,就必须要对同源的新闻进行差异化的报道,实现同源不同质的报道,给读者带来新的认知,从而吸引读者,扩大自身影响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是复杂的,多面的。单一的报道角度,不仅降低了新闻的价值,还不利于读者全面的了解事物。获得2013年中国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 (《河南日报》2012/12/3日a06版)便是一种对同源新闻的差异化报道。兰考县经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一消息源几乎是所有当地媒体乃至全省、全国新闻单位所共享的,一般情况,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新闻报道多从本地企业数量、税收的变化进行报道,而作者打破了这种固定视角,从劳务输出人数减少入手,反映兰考县经济发展成绩,以兰考县火车站的人流量进行古今对比,内外对比来反映兰考经济状况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让读者获得了对兰考经济的新认识,可以说,该报道打破了人们的认知惯性。因此,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经济发展话题,但记者通过差异化的视角,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陌生化”,迅速的引起了读者的兴趣。
2.谨慎看待经验的价值——思维“陌生化”。
在新闻报道领域,任何人包括记者受本身认知惯性的影响,对事物的呈现都倾向于从一个自己熟悉的角度展开。例如:雨水这一事物,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视角,农民看到其对庄家的作用与危害,气候学家从中看到冷热气流的相互作用;上班族意识到出行不便。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所处的生活工作情景对其进行认识与判断。因此,记者要勇于打破常规,谨慎看待自己与他人的采写经验,促进思维的“陌生化”。
因为记者的视野与知识构成与他人一样,均要受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影响,因此,要想实现差异化,“陌生化”的报道,就要突破自身的认知体系。在遇到一个熟悉的或者新闻题材时,可以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借助他人的思维与视角,改变对自身经验的依赖。报道《破解富士康员工的自杀“魔咒”》(《南方周末》2010/5/13/a04版)便是借鉴相关领域的专家的思维的成功案例。负责该次报道的前南方周末资深编辑傅剑锋在《<南方周末> “潜伏富士康”报道出台始末》一文中也提到在采访之初,他们认为自己在潜伏者上有优势,能掌握更多富士康内部的资料,会在揭黑报道上比其他媒体高出一筹。但随着对事件了解的深入,他们发现,多数自杀的直接原因都非常私人化,与富士康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很难建立。南方周末的记者们陷入了困境, 随后记者们决定转变思维方式。他们找到了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博士,刘开明是对中国产业工人有良好实证研究的学者。刘开明博士从社会群体这一社会学角度对事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民工二代这个群体融入不到城市又回不到农村的困境。在这一视角的启发下,南方周末的记者写出了重量级的报道《破解富士康员工的自杀“魔咒”》,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3.警惕新闻“陌生化”带来的问题——过犹不及,避免新闻失实。
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陌生化”理论,是一个诞生并应用于诗歌领域的艺术理论。虽然诗歌与新闻在呈现事物的过程中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与诗歌仍有本质的区别。诗歌中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往往超越事物的现实本貌,这并不适用与新闻,新闻报道对事物的描述要忠于事实,新闻写作对“陌生化”理论的运用要遵循新闻报道的原则与规律。
因此,在运用“陌生化”理论提升新闻写作质量的同时,要避免过度运用其中的艺术化手法,防止新闻事实。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信息骤增,许多新闻报道为了在信息的海洋脱颖而出,追求轰动效应吸引眼球,往往采用一些夸张的标题被戏称为标题党。例如2013年6月28日,山东《聊城晚报》刊载题为《李天一他妈的要求高,律师不干了》的新闻报道;媒体使用内容夸张的低俗的新闻标题,有失社会公德,随后即被责令整改。又如2013年10月24日,《黑龙江晨报》、《生活报》分别刊发虚假报道“老汉开房见网友遇到儿媳妇”,并被众多网站转发,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经查,此报道系黑龙江省穆棱电视台记者韦洪基编造。读者在看到这类新闻的标题时,的确会因为“陌生化”的效果吸引,但随着读者阅读的深入,这种失实的报道便会被识破,“陌生化”的效果也随之消失。如此运用“陌生化”理论,不顾新闻源自事实,反映事实的原则,便是本末倒置,哗众取宠,不仅不会赢得受众,反而会让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对刊登该内容的媒体失去信任。
结 语
综上所述,如果合理的运用陌生化理论,促进记者思维和视角的“陌生化”,对于改善报道视角的单一性,从新闻同质化的困境中突围,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增大新闻信息量,提升媒体影响力等多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陌生化理论作为一个在艺术领域诞生和发展的理论,并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到新闻领域,新闻的“陌生化”一旦超过了受众的理解、接受、容忍程度,便会失去最基本的语义功能。因此,只有在符合新闻生产规律的框架下,以遵循新闻真实性为前提,对新闻的叙事视角、发散思维以及媒体机制上进行合理的创新,才能够趋利避害,实现“陌生化”理论在新闻领域的价值。
注释:
[1]陈力峰 郭万盛:《市民类报纸如何走出同质化困境》,《新闻前哨》,2007年第1期
[2]威尔伯·施拉姆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3]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邓小燕:《视觉诗歌中的“陌生化”语用策略》,《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5]杨帆.:《陌生化,或者不是形式主义——从陌生化理论透视俄国形式主义》, 《学术界》2003年第3期
[6]黄德华:《新闻差异性要凸显独特视角》,《新闻前哨》2005年第6期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