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
在我们今天的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学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社会越来越数学化,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是不够的。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解题能力不强,过分依赖于老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阅读能力差导致的,数学教学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数学的特殊性决定了许多学生自学能力差,认为数学阅读很难,许多老师也认为阅读教学很难把握,“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达到数学阅读目标的有效捷径。
一、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
数学阅读往往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使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1.数学语言转化为阅读内容。数学是一门语言:“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无歧义的特点,但数学符号往往内涵丰富,有一定的抽象性,尤其是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跟自然语言差别很大,而在阅读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灵活,这就给数学阅读带来一定难度。阅读过程是一个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内部言语的转化过程,是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数学阅读常要求灵活转化阅读内容,如把一个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或不那么抽象的内容;把用符号语言或图式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文字语言的形式,及把文字语言表述的关系转化为符号或图式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概念法则等。
2.运用多种感官材料营造阅读氛围。数学材料的呈现主要是归纳和演绎,具备一定的严谨性,加之数学语言的抽象性,使数学阅读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记忆、理解、抽象、综合、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都需充分调动才能达到好的阅读效果。
3.读写结合,认真细致,归纳阅读结论。数学阅读应是一种主动式的阅读,要求手脑结合。在适当的地方,通过思维或推理演示、主动预测或概括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去阅读结论。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去。有些教师常在布置作业时才让学生打开课本,学生也只有在作业中碰到问题时才翻开数学课本,缺乏数学阅读的习惯。这种状况减少了学生与教学教材接触的机会,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和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就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我从一些方面做了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学生阅读之前,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设置问题要精辟而具体,要有针对性,新而有趣,要有适当难度,富有启发性。我们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或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二是依据内容定阅读方法。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例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概念是如何得来的?易混淆概念的辨析结论是什么?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还有其它的推导方法?条件是否可以减弱?结论是否可以推广等等。
三是主动阅读,手脑并用。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数学阅读要求一种主动阅读,要求学生主动地去探索结论,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结论,思维的目的不是去印证而是去发现。如: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先用感性材料小木棍摆计算方法,后让学生适当参考课本,再尝试归纳计算方法。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展开,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书写能加快、加强记忆,通过纸笔演算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四是适时进行归纳小结。阅读完后,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要理清脉络,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比较和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便于信息的检索和提取。
五是增强理解,提高速度。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包括通过联想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对知识系统化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善于捕捉数学问题并回答问题。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阅读能力水平的标志,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从而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分析阅读速度慢的原因,纠正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出声阅读、默念等。其次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调动思维的能量。
三、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注意解决的问题
一是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控制阅读进程。时间太长,影响教学进度。也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时间太短,学生来不及思考,阅读也就流于形式。
二是要有足够时间,及时反馈阅读信息。由于学生自身特点,采用提问、练习、互相讨论等方式加强信息交流,如果检查阅读效果时学生配合不够,导致占用了课堂时间。
三是学生主动阅读意识差。要求课内读,更要课外读,不仅读课本,还要学会选择参考读物,让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但是能做到的学生不多。
总之,数学阅读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阅读习惯安排阅读。结合低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弱,采用讲读结合的方式,设置较详细的导读提纲,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相信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是在学生阅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形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俞垛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