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更++张新++法爱美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立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的根本工作路线,是贯穿我们党90多年奋斗历程的生命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都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为群众路线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早期党的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是与党的诞生和发展壮大相生相伴的。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工人运动的实践,逐步认识到:要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使其充当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21年7月,“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纲领明确提出“ 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一大”文件中虽然没有直接提“群众”二字,但“工人、农民、士兵”就是“群众”。这些表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群众意识。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已经把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作为行动纲领。
为了把党建设成为一个能够实行无产阶级革命的群众性无产阶级政党,1922年7月党的“二大”《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提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的重要原则。这是已知的党的决议中最早提到群众的概念和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
在曲折的革命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探索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1928年6月至7月党的“六大”作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不是千方百计组织暴动,而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的重要决定。
1929年9月,《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中专门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强调要树立群众观点,重视群众工作,三次提到“群众路线”,即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红军给养及需用品问题也要“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这是已知的党的群众路线的最早的文字表述,也是“群众路线”最早的比较全面的论述。根据“九月来信”精神,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毛泽东作政治报告。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8个决议案,要求红军“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任务”,党的工作要“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古田会议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系统总结和成功实践。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依靠全民抗战成为党面临的新课题。这一时期,我们党系统地思考了群众路线问题。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全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其实质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就是群众路线。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得到进一步发挥、发展和丰富。1945年,党的“七大” 正式把党的群众路线确认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第一次明确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观点正式形成。
梳理历史的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群众路线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建党之始,到解放战争胜利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权,毛泽东同志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以“相信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为主要内涵的群众路线成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
以人为本、取信于民是新时期
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生活的重任。党对“群众路线”作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和实践。
“八大”通过的“党章”强调“党的领导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党能否把群众的经验和意见,经过分析和概括,系统地集中起来,变为党的主张,又经过党在群众中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变为群众自己的主张和行动,并且在群众的行动中对党的主张加以检验、补充和修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群众路线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以非凡的胆识和魄力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特别重视群众路线,在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时候,强调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根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命题,制定了一系列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同志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并以此作为评价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进入新世纪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依据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和推动工作,集中概括了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成为指引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胡锦涛同志在带领全党贯彻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站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高度,把党的群众路线提到了新高度、新境界,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丰富了群众路线的内涵。
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党情、国情、世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面对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党的群众路线视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全党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展示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整风肃纪、取信于民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又一重大而有力举措,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又一次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胡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