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招生规模逐步扩大。桂林洋高校区地域面积大,居住人口多,当前入驻的4所高校占地6400余亩,在校生人数近4万人,按照规划还有3所高校进驻,在校生人数将达10万人,再加上教工人数,人口居住数量将达到中等城市水平。学校规模的扩张与相应资源的配备之间存在矛盾,突出反映在师生比有所降低,传统教育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多校区教育管理的实际需要;传统好的学风、校风在新校区出现弱化倾向;内部保卫机制未及时跟上大学城资源共享、开放办学的新形势;辖区警力配备与管辖校园师生人数不成正比;学校后勤服务人员庞杂,流动性大等。这些情况致使以辖区公安机关和校内保卫机构为主体的治安管理力量超负荷工作,给大学城的治安管理增加了难度,给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挑战。
现代大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还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让教育资源融入社会,因此大学城的发展与所在地区的发展互相融合,成为与当地居民、企业等混合的城镇,这就是各高校的开放办学理念。纵观国外和国内的各个大学城,开放性正是大学城的魅力所在。桂林洋高校区各高校都是开放式管理,允许外来人员自由出入,使各高校师生、务工人员、周边农民,甚至违法犯罪分子都能自由出入校园,给学校的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桂林洋高校区除4所高校外,还有一所中专学校和一所普通中学,周边社会青年与在校学生拉帮结派,以大欺小,以群欺寡,扰乱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的案例屡见不鲜;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工作,在这些人员中,除大多从事经商、务工、服务等工作的人,也不乏一定数量的违法犯罪分子混迹其中。另校园周边形成了很多服务网点,如出租屋、餐馆、发廊、小旅社,还有网吧、烧烤摊、酒吧等,这些地方都是容易引发矛盾纠纷、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治安问题的场所。大学城当前处于教育学习、工农生产、乡村田园、建筑工地、商业住宅等多种行业共存,高校师生、企业工人、失地农民、工地民工、餐饮娱乐服务人员等各类人员共处的格局,情况复杂,给维护该地区治安秩序带来了挑战。
桂林洋高校区处在建设时期,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尚不完善,一是对路面照明设施的配备和管理维护不能满足师生夜间出行的需要;二是校园四周的卫生、饮食、购物、娱乐等条件不够健全,使周边产生了很多小餐馆、烧烤摊、酒吧等服务场所,但是有关部门对这些服务场所的监管不到位,无证经营的情况大量存在,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三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滞后,高校区内的交通状况较差,设计不合理;四是公交路线运力有限,车次偏少,路线单一,难以满足师生的出行需求,特别是节假日出现百人排队等车的情况,也导致了高校周边“黑车”屡禁不止现象的产生;五是大学城周围尚无大型医院,学生发生意外事故救治困难。这些问题,关系大学城师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处理不当,极易引起不满情绪,导致影响治安秩序、和谐稳定的事件发生。
近年来,在桂林洋高校区内发生的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主要是侵财案件,以盗窃、诈骗和抢劫为主。经过省市相关部门整治,盗窃案件有所下降,但是以网络、手机短信诈骗师生的智能化、网络化犯罪案件上升趋势明显。犯罪分子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通过网络、手机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喜好,利用网络等平台,通过发送诈骗短信、信息的方式获取非法利益。这种犯罪手段一旦使用,接收信息人自我的选择是这类案件是否得逞的关键因素,如果不进行举报和情况反映,公安机关就很难发现作案人,而作案人还可以用同一手段欺骗更多的人。这给公安机关防范打击此类犯罪带来了很多困难,也给各高校、公安机关加强此类案件宣传预防工作提出了挑战。
对大学城社会治安的源头管理,还要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抓起,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正趋于多元化。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日益普及,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广,各方面的思潮冲击着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另一方面,大学生现在要面对就业难、宗教信仰、心理健康、恋爱人际关系、贫富差距等各方面的问题,容易产生情绪波动。而学生对社会现象还不能客观全面的分析判断,理性认识不足,思想容易激进,要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较难,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充分整合大学城片区属地社区、公安、教育、文化、工商、城管、卫生防疫等部门以及各高校的治安管理资源,发挥职能作用,针对大学城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一制定方案、明确责任、落实化解、整治和管控措施。及时掌握苗头性、危险性问题和综合治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及早发现、加强疏导、有效控制,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能力,努力消除校园及周边各种不安全隐患,坚决防止矛盾发生及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1.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要定期组织对学校内部矛盾纠纷(如因宿舍管理、伙食管理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因民族、宗教因素引发的矛盾纠纷、因学校劳动用工引发的矛盾纠纷等);校外矛盾纠纷(如校园周边经营商户之间的矛盾纠纷、校园周边经营商户与村民发生的矛盾纠纷等);学校与周边互涉矛盾纠纷(如学校与周边农场、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学生与周边经营摊贩、居民发生的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不留盲区死角。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逐级进行综合研判,分清问题的性质、大小、轻重、缓急。根据研判结果,对矛盾纠纷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分部门落实牵头单位、参与单位、责任领导,组成工作班子,综合运用思想、经济、行政、法律、政策等多种手段,妥善化解。
以NASCET(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实验法)管径法对颈部血管狭窄率进行计算。狭窄率=狭窄远端正常动脉直径-狭窄率在49%以下判定为轻度狭窄,狭窄率大于50%,但小于69%判定为中度狭窄,狭窄率大于70%,小于99%判定为重度狭窄[4]。
2.深入开展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工作。属地管理部门要组织力量,深入校园、村、社区、旅店、出租房、网吧等校园及校园周边地区,对重点高危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重点特殊人员信息库,逐一分析研究重点人员形成的原因、思想症结,因人施策,逐人落实帮助、教育、管控措施,确保不漏管、不失控。一方面,重点抓好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容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违法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管控工作。另一方面,针对大学城居住群体的特殊性,各高校要关心关注学校贫困学生、关心关注尚未落实就业的毕业生等学校内部特殊群体,做好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工作,不让该类人员因情绪不满、思想偏执做出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3.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防止不健康文化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防止危险物品、管制刀具流入校园,防止犯罪分子和高危人员在校园及附近落脚藏身。清理整顿学校及周边非法经营的各种文化娱乐场所、经营摊点、管制物品销售点,以及出租房屋、违章建筑等。集中整顿学校周边的“黑车”拉客和交通秩序混乱问题。加大涉校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对影响恶劣、师生反映强烈的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悲性案件要坚决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保持对此类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要大力侦破侵害学校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案件,对破获的案件,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要密切配合,做到快捕快诉、快审快判,依法从严惩处,并选择典型案件予以曝光,以震慑犯罪,消除影响,警示防范。
4.深入开展校园安全大检查工作。属地管理部门要定期组织对学校及其周边进行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一是检查各高校主要领导履行第一责任、分管领导履行具体责任、班子成员履行共同责任、班主任、班辅导员履行直接责任的情况。二是检查学校安全保卫制度建立、执行的情况;安全保卫机构、人员素质和开展工作的情况;用火、用电、饮食安全和其他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情况;校外因素影响学校安全情况等。对检查出来的隐患和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坚决防止安全生产事故造成对师生的意外伤害。
大学城实质上是知识经济时代城市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大学与城市良性互动、共生共荣的新模式。因此,大学城治安管理没有固定模式可套用、没有既成经验可借鉴,必须结合实际,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治安管理新机制。
1.以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增强做好治安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加大“平安校园”和“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的宣传推广力度,使各高校积极参与创建,通过创建落实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整合各有关部门力量和管理资源共同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要将“平安校园”和“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创建作为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和谐发展的有效抓手,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创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创建工作当成一项确保学校平安、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来抓,从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认识出发,把平安创建工作摆到学校全面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扩大创建面、创新创建内容、完善创建管理机制、增强创建实效,为校园长期安全稳定提供保障。
2.以创新推动为契机,提高大学城治安管理工作的水平。首先要深化警校合作、属地相关部门与学校合作、学校与学校合作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联动协调的工作模式,在治安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信息互通,提高协作配合能力。其次要加快借助科学手段开展治安管理的技防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对新老技防设施要进行科学整合,合理布控,最终建成校园内楼堂管所重要出入口和大门、广场、重点路口监控设施全覆盖的监控网络。第三要深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充分调动学校校卫队员、保安、学生宿舍等楼宇的物管员在校园治安管理和防范工作中的积极性,全方位、多渠道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3.以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为重点,增强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大学城的开放性办学模式和居住人口多的特点,决定着必须把防范和处置校园突发性事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高校要建立突发性事件预警机制,如学校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治安安全、火灾、意外伤害、公共卫生、网络安全等预警机制,便于及时发现学校安全隐患,及时通报信息,有效防止安全危机发生。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原则,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加强对处理突发性事件的组织领导、决策处置和应对保障。特别是要加强大学城片区校园与校园之间的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提升整体的预防能力和整体联动协作的能力。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大学城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大学城片区的规划建设来看,大学城是城市功能的一种辐射和延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一个基础设施良好、配套服务齐全的城市新片区。
1.健全大学城城市配套基础设施。要全面配套完善大学城的路网、电网、气网、水网、通讯网,以及路灯、污水处理、垃圾中转等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基本生活服务保障功能,使师生能够享受与其他城市社区相同的高品质生活,减少乃至避免因基础设施不配套造成不便或产生安全稳定隐患。要适度超前规划建设与大学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医疗、住房等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幼儿园、小学、中学,科学设置社区卫生所、学校医院、大型医院,有序配建学生宿舍、教工住宅、居民小区,真正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住有宜居,让广大师生能够在这里安心的工作、学习、生活。要结合“公交都市”建设计划,在配置公交资源时,优先向大学城倾斜,做到公交线路、发车班次、运营车辆“三增加”,彻底改变目前大学城公交运力不足、师生出行困难的境况。
2.整合大学城教学科研基础设施。要坚持“教育资源共享化”原则,利用大学城内高校毗邻且开放办学的地理优势,实现教学科研资源的内部共享和外部共享。内部共享,即大学城内高校在图书馆、实验室、科研实践平台等硬件资源上互相开放,在教学课程、科研项目、师资人才上共建共享,实现高校之间教学科研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广大师生平常不用出大学城就能够完成多方面、宽领域、高层次的学习、科研、交流、历练。外部共享,即大学城与周边城市社区有机结合,倡导大学资源向社会开放,实现教学科研资源利用最大化,使高校科研成果与城市产业链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大学师生员工与周边城市居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大学城片区与其他功能片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推动形成和善共处、和睦共荣、和谐共赢的社会氛围。
3.强化大学城公共安全基础设施。要高度重视大学城公共安全建设,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同安排、同部署。切实加大对大学城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确保足额及时到位,并保持每年都有一定的增幅。要把“增加大学城警力配备、升级大学城警用设备”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增加警察编制、增设警务岗亭、增配警用器械,为维护大学城社会治安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同时,要立足于“校园管理社会化”,引进有资质、有实力、有信誉的保安公司、物管公司,加强安保力量的培训和配备,做到大学城内保安巡逻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加强大学城的治安管理工作,促进大学城和谐稳定社会局面的形成,必须从源头上避免治安隐患的发生,从源头上减少不和谐因素的出现,从源头上创新社会管理。
1.加强自身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公安机关要通过狠抓训练、模拟演练、思想政治教育、民情社情教育等方式,努力锻造一支素质优良、专业出众、熟悉情况、爱岗敬业的民警队伍,形成确保大学城平安稳定的专门队伍和专业力量。各高校要强化三大安全稳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校园治安管理力量的综合素质,促进全员参与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工作。一是以学生教育管理为主的日常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要强化高校班主任、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强化班主任、辅导员安全管理负责制和自身安全防范能力,以此加强对学生的日常安全教育管理。二是以保卫队伍为骨干的值班巡逻队伍建设,根据不同校园的特点,合理划分区域或网格,针对区域内的防范重点,科学设置安全保卫岗亭、巡逻路线,加强值班巡逻工作,提升安全、保卫队伍的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以学生公寓为主体的安全监管队伍建设,要加强学生公寓值班人员、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办事能力,实行24小时定点安全监管。
2.加强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追求大学城治安环境改善的同时,必须不断地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通过各种宣传教学、实习考察、各种讲座和安全教育,让学生提高警惕,学会自我保护,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使学生自觉地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形成遵纪守法、爱党爱民、爱国爱校的自觉性。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增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能力。通过举办人文学科讲座,拓展社会实跋活动,发挥学生社团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3.集思广益,积极协调解决民生问题。当前大学城治安管理中的重点难点,如无证经营摊点、黑车拉客等,要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针对大学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周边城中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与学生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在依法管理的同时,要注重疏导引导,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引导、援助和培训工作,探索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要充分考虑高校师生的生活需求问题,在周边配套设施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要创新理念,研究政策法规,对相关经营行为尝试建立临时市场准入、限时经营等规定和制度,设定权利义务,既加强依法管理,又注重规范引导,探索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
[1]朱怀宏.社会治安防控多元共治模式的实现路径探索:对社会治安防控群防群治模式的优化和改进[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3(5).
[2]姚兵.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考[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