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淑民
(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副教授)
在我国,外交活动的形式并不局限于政府外交,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民间外交也是我国的一种重要外交形式与途径。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非常重视民间外交,并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紧扣世界形势的变化,适时提出各具特色的民间外交思想,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世界格局的影响,我国想要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活动空间非常小,民间外交配合政府外交的主要任务是“立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了“人民外交”这种全新的外交形式,主要方针是“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人民外交战略思想的精髓就是“着眼于人民”,“寄希望于人民”,团结世界人民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反帝国主义侵略阵线,为真正和平、平等的国际环境创建而努力。依靠世界人民的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建立最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在促进国家关系发展时,不仅要考虑到政府的立场,更要争取人民的支持。
周恩来在1952年4月30日所作的《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讲话中阐述到:“外交是国家和国家间的关系,还是人民和人民间的关系?外交工作是以国家为对象,还是以人民为对象?我们要团结世界各国的人民,不仅兄弟国家的人民,就是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我们也要争取。但就外交工作来说,则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外交是通过国家和国家的关系这个形式来进行的,但落脚点还是在影响和争取人民,这是辩证的。这一点要搞清楚。”①在多次实际的外交活动中,周恩来不止一次指出,我国的外交活动并不局限于政府,广大人民群众也有进行外交活动的权利与地位。“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不能单靠职业外交家来进行,更多地应该依赖两国人民直接地来进行。”②
正是因为认识到一个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在同一个对外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可能不同,毛泽东、周恩来两人同时认为,国际中两国的外交活动并不一定先要由政府开始,而可以由两国的人民群众建立外交关系来推动两国政府的外交关系发展。在这种外交思想下,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展了全方位的“以民促官”外交活动。中日邦交关系的恢复和发展就是以民间外交为主导,通过两国有识之士长时期的友好交往和不懈努力,“以民促官”,最终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的典型案例。中美两国的“乒乓外交”在促成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并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在“民间先行、以民促官”方针指导下,我国积极地与众多西欧国家、阿拉伯国家以及拉美国家建立起外交关系,在民间往来的基础上逐步同这些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环境的改善,有人认为民间外交已完成使命,可有可无了,今后外交工作的重点应是大力发展国家间的正式外交关系。为此,周恩来及时提出了“官民并举”的方针,并指出开展官方外交可以为民间外交提供更为有利的方便条件,同样,民间外交活动的力度不减,可以继续发挥其在国家友谊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深政府外加合作深度。要和老朋友继续保持亲密的关系,同时采取新的措施与途径,去结交新的朋友。对于已建交的国家,要“通过上层的关系来接近人民群众”③,他鼓励那些长期以来为日中友好做出贡献的日本老朋友为巩固和发展中日两国友好关系继续努力。周恩来曾指出,民间的外交活动内容与形式要多种多样,应涵盖整个人民群众体系。④他常说:“兵对兵,将对将。”各行各业要通畅,同行同业有共同语言,交换意见是很有益处的,所以工农青妇和各方面的专业人员都要重视对外工作。这实际上提出了开展“大外交”、“总体外交”的思想。
毛泽东、周恩来经常会见来自亚非拉各国的民间友人,还多次出席我国民间对外友好团体举办的盛大群众集会,发表了一系列在亚非拉人民中产生深远影响的关于国际问题的重要声明,如《反对美国—吴庭艳集团侵略和屠杀越南南方人民的声明》、《支持多米尼加人民反对美国武装侵略的声明》等,对增进中国和第三世界人民之间的理解信任、维护世界和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1978年之后多次指出,中国的首要任务和最大的政治是经济建设,各项工作(当然包括外交工作)都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从此,中国外交开始由“经济为外交服务”到“外交为经济服务”的转变。
邓小平高度重视民间外交工作。他在1984年曾经提出,如果两国之间的外交活动仅以政府作为主体,而忽略人民群众在外交活动中的权力地位与作用,那么彼此的情感与友谊是不可能深厚、牢固的。⑤邓小平提出要通过民间渠道对外开放,有助于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类资源,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加快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他多次会见外国工商业人士,并促成外国企业到中国投资。我国的民间外交工作正是在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开始朝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前进,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之前,受阶级斗争和国际统一战线思维的制约,我国民间外交受到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论敌友的制约,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与一些在意识形态上有分歧的国家几乎没有什么民间往来,甚至在外交实践中“以苏划线”,大大影响了民间外交工作的开展。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带动与影响下,整个世界格局与国际形势都出现了巨大改变,民间外交得到了超越意识形态的大范围进步,成为新时期的新特点。在对外交活动的基本要求与标准上,邓小平认为不应参加任何国际利益集团,而要与各国都建立外交往来关系。在考虑国家关系时,“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而要“着眼于自身长远的战略利益”。邓小平还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根据这个标准,但凡有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对象、形式和内容,都是中国外交活动的指向。正是在邓小平思想指导下,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障碍得以消除,使民间外交的作用意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民间外交在世界各地拓展了交友的新渠道,形成了交往对象包括发达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在内的全方位格局。
邓小平十分重视外国友人在发展我国对外关系中所起的特殊作用,分别接见了包括日美等国在内的众多国家的民间友好人士。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制裁,邓小平对来访的在各国在野政治家和实业界人士做了大量工作,在会见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伊东正义、坦桑尼亚前总统尼雷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等人士时,耐心地向他们说明中国必须保持稳定的道理和中国政治风波的真相,严正声明中国不容许任何国家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立场,这对于冲破西方制裁和稳定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收到了明显效果。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的任务都发生了新变化,先后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发展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的民间外交思想,提出“以人为本”、开展“公众外交”、“人文外交”、构建“和谐世界”等思想,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又体现了新中国民间外交思想不可分割的连续性。
2000年,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成为各政府部门的核心理念。2003年10月,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3月,中国外长李肇星提出新时期的中国外交要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这反映出中国外交理念的进步,并“意味着中国外交哲学从维护整体利益的国家中心主义到关切公民个体权益的转变”⑥。2004年3月19日,外交部在新闻司成立公众外交处,目的在于通过加强外交部门与公众之间互动来引导并争取公众对本国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公众外交的宗旨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外交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其二,人民是外交的基石和后盾。公众外交强调“主体参与性”,即在一个日益民主化和开放的世界中,建立公民利益表达和政策参与的常态机制,要求外交政策过程逐渐透明,使普通民众了解外交的基本运作和政策重点,真正成为外交工作的基础和后盾。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杨洁篪外长提出了要加强与各个国家的人文外交,从本质上增进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了解。⑦从此,人文外交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人文外交是民间外交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人文外交的基本思路与理念,是突出人的作用价值,它结合了文化外交与民间外交这两者的思想精髓。从外交主体来看,“人文外交”注重发挥社会的主动性和潜力,强调非官方的社会和民间力量的参与。从具体方式来分析,人文外交所关注的内容涵盖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各领域,使当代中国外交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从外交目的来看,开展“人文外交”意在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并促使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中国更深入地融入世界。从外交理念来看,它既有中华文化的个性化内涵,又包含“以人为本”的普世性价值。⑧
“人文外交”与“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一脉相承。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向全世界正式提出了建设和谐世界的思想理念与主张。和谐世界理论在本质上是重视民间外交的,正所谓“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万物和谐,贵在人和。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谐世界的核心是世界人民之间的和谐。人类认同的最高层次是人类一家,这需要相互间认同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较之官方外交,民间交流更容易为各国达成国际秩序与利益的共识提供平台。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观。根据中国人民长期革命斗争的经验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毛泽东提出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的论断。他反复强调:“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⑨其中包含人民群众在外交、国际战线和战争中的决定作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始终把“人”和“人民”置于内外政策的核心地位,他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落脚点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发展和深化了无产阶级人民观。在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新理念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新的时代内涵。在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观”的指导下,我国外交活动的思想理念始终扎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重视发展民间外交,体现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是外交的主人”、“外交为人民,外交依靠人民”的“以人为本”外交思想。
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人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渐积累起自己最初的外交经验的。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三大法宝之中的群众路线、统一战线理论对新中国的民间外交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群众路线在外交领域的具体运用,就是坚持外交要依靠群众,人民群众作为外交实践的主体,一切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人民的力量。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只有建立在人民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够持久。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基本方针是: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在统一战线思想指导下,我国民间外交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广交朋友,争取联合与团结一切可以联合与团结的力量,以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对手;把各国的统治阶级同他们的人民相区别,通过民间外交努力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谊;重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展民间外交工作等。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从古代起就重视和发展同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对开展民间外交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对民间外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民本思想。古代思想家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思想,均反映了“民本、民贵、爱民、重民、利民、顺民”等带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至今仍有借鉴之效。例如,新中国的“以人为本”外交思想就是对古代民本思想的传承和超越;二是“和合”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在处理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上,“礼尚往来”、“求同存异”、“协和万邦”。民间外交体现了“和合”文化的精髓。“和合”的精神,是承认、尊重、圆融;“和合”的途径,是沟通理解、和睦相处、共生共长;“和合”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实现“和谐世界”。
【注释】
①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88页。
②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5)》,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第212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543页。
④王泰平主编:《邓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论文集》,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第179页。
⑤李小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拥抱世界—改革开放以来的民间外交”,《求是》,2009年第4期,第55页。
⑥金灿荣、刘世强:“论以人为本的中国外交思想”,《外交评论》,2009年第5期,第30页。
⑦杨洁篪:“奥运后的中国外交”,《学习时报》,2008年10月6日。
⑧金正昆,唐妮娜:“当代中国外交的新路径:‘人文外交’初探”,《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8期,第35页。
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