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民 崔晓东
作为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它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包含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在内的世界性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就业状况逐步改善,但就业现状仍不容乐观,就业矛盾十分突出。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笔者试图从社会支持的视角建构就业支持网络,以期为缓解就业矛盾贡献绵薄之力。
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定义社会网络为联结行动者的一系列社会关系;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在调查自杀的社会事实的基础上发现了社会联系程度与自杀之间的关系;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批判文化矛盾时曾谈及社会关系的理性化和非人性化方面;马克思也曾论述人的本质所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不是狼与狼之间的社会,而是由某些个体与组织互动构成的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人生活在社会中,便不是一成不变地演绎着社会角色,而是镶嵌在既定的、具体的社会网络之中。在社会网络中,对于行动者诠释社会角色最有利的便是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和完善。社会支持可以分为客观的物质的援助和主观的精神上的支持等两种,是以行动者为中心、与行动者关联的人们以及彼此的社会互动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华裔社会学家林南认为社会支持是意识到的或实际的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朋友提供的表达性的或工具性的资源。社会支持网络便是意识到的或实际的由社会各方面(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家庭等)对行动者的行动提供表达性的或工具性的资源的网络系统。
在谈及中国的社会关系时,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在我看来,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在差序格局中,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圈子越推越远,同时关系也越推越薄。传统社会中以血缘为载体、地缘为辅助、以家族为纽带呈现“差序格局”分布的私人性支持和改革开放前新中国中以“单位制”为载体的国家性支持都随着实质合理性不断下降、形式合理性不断上升的理性化进程逐渐消失。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寻求整合社会支持网络,逐步改善就业环境已刻不容缓。
从宏观角度看。首先,经济发展水平依然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工业和第三产业高速发展。但是产业之间、区域之间与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其次,结构性失业显著。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众多,可以吸收大量的就业人员,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步入社会寻求就业职位。无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劳动密集型人员,都一时无法胜任高精尖职业;再次,政府的就业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就业时存在的性别、年龄、身体、身份等方面的歧视现象和就业人员(尤其是流动性很大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保险等并没有形成全国联网。关于户籍制度烙印仍然很深,政府改革并不显著;最后,未富先老的国情和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为就业问题带来了新挑战。
从中观角度看。信息社会中信息网络的半封闭性和公民社会中权益代表的缺位对就业人员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在信息社会中,信息非常重要。长期以来很多单位的招聘信息并不公开透明,很难构建一个涵盖面很全的就业网络,并且有部分单位的信息是虚假的。其次,各行就业人员的自组织能力差。大家都在忙碌着日常世界的事情,很少建构自组织,以表达自己的声音。
从微观角度看。首先,背井离乡之下的“边缘化”地位使得就业人员缺少心理情感支持。随着交通的发达,很多人更倾向于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就业。但这不仅意味着离开父母亲戚,还意味着减少了以血缘和地缘为核心的、以家族为纽带呈现的私人性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心理的“边缘化”程度较高。其次,就业人员因自身素质和技术有限,对于工作岗位不能很快适应,技术性支持不足。
完善政府支持网络点。首先,应完善流动性强的打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加强社会保障的执行力度,让社会保障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完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内容的全国联网,使人员流动就业更加方便和自如;其次,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避就业中存在的歧视,保障就业人员在待业、择业、就业等各方面的权益;再次,要深化改革,加强身份证制度,同时减少户籍制度对就业人员的影响。深化改革城乡二元体制,逐步减少就业人员的城乡身份认同,减少“边缘化”的自觉意识;最后,要大力发展经济,这是扩大就业的根本因素之一。大力发展经济,要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同时扶持农业的发展,建立多元化的绿色农业,吸收剩余劳动力。兼顾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强化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提高就业人员的待遇标准,吸引就业人才。
完善市场支持网络点。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应尊重市场自身的规律和秩序,减少宏观调控,让市场中的资源更加活力迸发。就业支持网络的构建是在市场决定性作用发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完善市场支持网络点,需要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建构社会诚信就业支持网。诚信不仅是为人之根本,也是市场经济运营的根本因素之一。建构社会诚信体系,不仅需要就业人员秉承诚信做事,也需要企业等组织以诚信为本。建构诚信指标联网体系,将诚信数量化并全国联网,不仅对个人的诚信一目了然,同时对企业等组织的诚信也要及时更新。
完善培训机构支持网络点。大学生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职场“经验准入”要求等市场需求因素发生变化与大学生适应这个变化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职场经验、就业观念、信息占有、高校分布和专业人数分布等不匹配而引发的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现象。减少结构性失业,需要完善培训机构支持网络点。学校应建立一套目标明确、定位清晰、学科特色、教育专业型的教育模式。企业应建立一套既为在校生提供专业实践教育的岗位,同时针对毕业生将原来的限制学历转变为能力考察的模式。院校的理论教育与企业提供的专业实践教育结合起来,即“2+1模式”(针对专科院校)或“3+1模式”(针对本科院校):2年(或3年)在校的专业理念学习,1年在企业专业实践教育。毕业生自身要在校学习期间,借助学校教育的资源、政府的支持、企业的配合,积极参与联动机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完善自组织支持网络点。权益代表组织的缺位使就业人员在城市中处于失语、失权的状态,所以需要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加强集体话语权。首先,需要各行就业人员建立自组织,以代表自身权益,增强话语权。在网络发达时代,自组织形式多元化,既可类似于工行等实体性组织,也可在网络上建立社区等虚拟性组织。其次,应加强工会和其他社区组织的建构和完善,以帮助就业人员,拓宽其权益表达渠道,增强其话语权。
完善信息支持网络点。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及时传递对于就业人员而言至关重要。完善信息支持网络,首先需要建构一个诚信的、全面的、信息对称的信息支持网络。“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是目前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招聘求职活动的主要模式,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双方拥有的信息并不对称。所以要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实现多元化信息网络,同时建立院校和政企单位供需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及时发布信息消息,更新就业时讯。除利用互联网拓建信息支持网络外,还可以利用血缘、地缘、趣缘、朋辈群体等开辟新的就业信息渠道。
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具有复杂性,解决难度大。逐步消解就业难题,不能碎片化地建构就业支持网络点,必须将各网络点串联成就业支持网络机制,实现各网络点的联动互动。完善就业信息支持网络点也是联动政府支持网络点、市场支持网络点、培训机构支持网络点和自组织支持网络点的重要枢纽。通过信息的流动和交换,重塑以血缘为核心的社会资本优势性的私人支持,建构以政府支持、市场调配、学校培养和自身组织化为基点的工具性支持,同时构建以关注就业人员心理情感需求的表意性支持,以完善链式就业支持网络。只有充分发挥就业涉及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实现多元互动,才能真正形成就业问题解决的立体、联动网络,切实解决就业问题,进而推动和谐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