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
9月13日“常青藤计划2014?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推介展”的开幕,将业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青年艺术的话题上。随着艺术生态的不断发展,业界的目光开始纷纷关注到青年艺术领域。几年的时间中,从机构到美术馆,青年艺术项目遍布全国各地。青年艺术家,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在这些项目中得到了展示的平台。
此次常青藤计划由康剑飞、周翊、姜大方3位策展人邀请11位推荐人从200位推荐艺术家中选出88位艺术家参展。展出作品的形式、题材丰富,相对其他青年艺术项目更加全面地展示了来自全国各地艺术家的面貌。多样形式的作品显示了展览的包容性与学术性。但是细看不难发现,此次常青藤计划的参展艺术家中不乏熟悉的青年艺术家面孔。
青年艺术的边界逐渐清晰
随着50、60年代艺术家创作、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稳定,2006年,今日美术馆举办的大学生年度提名展,成为全国瞩目的青年艺术项目。2008年何香凝美术馆举办的全国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也随后跟进。08年之后,全球金融风暴对当代艺术的重创激发了国内组织和机构从新生力量中发掘青年艺术家的浪潮。2011年,武汉美术馆发起“江汉繁星计划”专注70、80艺术家生态。“青年100”项目也在同年推出,作为学术和市场并重的艺术项目,在今天成为谈论青年艺术无法回避的重要活动;2102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CAFA未来展”;关山月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也在2013年推出“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和“亚洲青年艺术家提名展”。越来越多的青年艺术项目各有侧重,全国遍地开花,好不热闹。今年9月开幕的首届“常青藤计划”让我们感受到来自青年的又一股新势力。
观察青年艺术项目的策展人和批评家团队不难发现,上述项目的策展、组织团队存在很大一部分的重合。这就造成了推荐和选拔的艺术家的局限。从本次“常青藤计划”上可以看出,88位艺术家的规模足以展示青年艺术的多样性。但是一些被人熟知的艺术家名字也出现在展览当中。一部分参展艺术家已经在业界内小有名气。而新鲜面孔更多是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
从几个持续的青年艺术项赞助目当中,我们几乎可以划定青年艺术市场的范围。一批70、80后艺术家的轮廓已经逐渐清晰。在关注学术发展的同时,项目选择的艺术家也在艺术市场上表现突出,青年艺术项目的繁荣对青年艺术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常青藤计划”的加入,更加坚定了青年艺术的信心。
关于商业赞助
“常青藤计划”由天津常青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商业支持在这个活动中的身份不言而喻,开幕式现场,不乏来自商界的嘉宾。而商业赞助在我国的艺术赞助当中稍显薄弱,特别是官方美术馆在提及商业赞助的时候往往遮遮掩掩,这不单与美术馆的运营机制有直接关系,与美术馆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平也息息相关。
关于艺术与商业的问题,策展人吕澎以他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观的场景。而官方美术馆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却总是迟步不前。与此相对,民间美术馆在赞助的问题上就开明的多。在自负盈亏的民营美术馆机制下,艺术与商业的合作更显得名正言顺。
国家文化政策的不完善是商业赞助在我国艺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障碍。西方国家健全的免税制度和优惠政策使企业有理由去投资公益艺术项目而同时获得切实的税费优惠。此次常青藤计划以商业公司命名,后续的活动可能一直由此公司支持。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赞助,而更像是常青藤公司主导的公益性展览。今天国内的艺术项目支持,更多来自国外大型企业的赞助。在理念和学术上赶超西方国家的同时,背后运营机制的问题似乎更是亟待解决的重点。
策展人杭春晓在展览的研讨会上提到:“这个展览要怎么一届一届的办好,把这种好的品质持续下去,保持住‘常青藤’这个词在青年人当中的影响力,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青年艺术家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体发达且机会众多的时代,有才华就不会被埋没。在青年艺术项目层出不穷的今天,青年人心目中自然会有自己的标准。而谁能走的更远,要看机构、艺术、策展人甚至是商业机构的共同努力。